本帖最后由 小刀 于 2011-8-6 13:28 编辑
开篇首先将为大家展现Steven MA非常精彩的个人综述。
以下的第一人称“我”均为STEVEN马子聪
近10多年来,个人风格已经成为先锋建筑的动力来源之一。建筑可以与任何人对话,建筑足够开
放,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和逻辑来体验和认知建筑。
参数化设计成为20世纪中叶的主流。是否因为太主流而不是先锋。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不喜欢它。
Ten Points on Xuberance Xuberance的10个要点
节点与细部 [几何性上]
系统演化为其他系统 [逻辑细胞>器官,器官们>系统,系统们>全体]
连贯[完美]与不一致[缺陷]
突变的增量阶段 [多重转换]
阈限的形式 [不协调/笨拙]
清晰易读的复合形体
书法化与可持续美学
多方向性 [迷向]
协同效应 [能源相关设计]
让人兴奋的内容 [快乐和有趣]
Inspiration 灵感
中国书法以及中国现代水墨画是我从儿时起的爱好。80年代,在学校里我用毛笔写字,我想我是最
后一代使用并依然使用毛笔的中国人。从那个时代起,毛笔的使用范围已经慢慢缩小到很微小了。
第一行:中国的书法与绘画逻辑与审美所传达出的意义与美
Modern Chinese Ink Painting by my mentor [Anita Lau_HK]
第二行:中国现代水墨艺术 / 我的导师,来自香港的Anita Lau的作品
Modern Chinese Ink Painting [Personal Work]
第三行:中国现代水墨画 / 个人作品
在我重心转移到建筑之前,我画了好些年的现代中国水墨画。潜意识里,我的作品总是反映出绘画
的影响---产生的形象具有强烈的对比性和高精度细节的特征。当一个中国建筑师用这样的理念来
做“中国建筑”,也许非常具有挑衅性。在未来,我想进行更多的尝试,并将其纳入设计过程中。
Chinese Revolution 中国革命
我认为中国的建筑师还有建筑需要得到国际上的承认。为什么在我们国家修建筑要用外国建筑师。
我们需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要有自己的声音,现在是时候去奋斗,去产生影响力。
SY(E)NERGY SWIRLS 协同漩涡
这两个交错的漩涡带为香港——深圳海关提供交通分流。漩涡流体具有不同的尺度部分。自然飞舞
的建筑形体形成人性化的坡道和沿空间的节点中枢。漩涡具有的长度延长了人们在场地上的通行时
间,通过这样的流通形式缓和了极紧张的拥塞。能效外表皮创建了一个有活力,变化的基础设施空
间。表皮上交织着种植物,沿形成了交通带形成绿色的条带。具有生命力的表皮形成向上草坡和可
休憩的绿色屋顶。
创造出由内至外无限活力的循环空间。漩涡的交叉立体组合还为与建筑紧密联系的植物园和水广场
带来荫凉。
宏伟的进程庆祝着两城市间的相互到访。独特的过境体验与众不同。
东,西东部,西部的外表皮全年接受太阳能,以促进绿化种植物的生长。为了协调热量的吸收,垂直绿
化,屋顶绿化,水幕带融为一体,共同组成外皮。东侧外皮遍布众多百叶,充分利用东风,以形成
交叉通风和有利于建筑散热。
南,北
南立面安装了大部分太阳能电池板,在任何时间,包括冬季都接受最多的太阳能。在北面,接受相
对少量的太阳能。
方向
南北方向上导向链接香港和深圳,并正面迎对城市,迎接令人兴奋的到达或者离别,庆祝展览和庆典。
展望
架空交织的形体,在东部形成开放空间,在西部拥有不同层次的视野,人们沿着螺旋通道行进,可
以有一个连贯的,清新的空间体验,并能轻松和愉快的欣赏边境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