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一扇扇拱门之後,来到第二座舞台「创作教室」,我们留给孩子一个白白净净的空间基底,只摆了几张桌椅和收纳柜,其余就交由师生一起讨论及规划,每个学习区要设置在哪,分别有探索光和物体关系的灯箱游戏桌、以各式乐器抒发情感的音乐区、透过积木训练肢体协调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建构区等等,小朋友提出,为了避免盖到一半的积木模型被推倒,建构区要远离主要动线安排在角落,是不是很聪明呢!近期他们也开始研究织毛线和捏陶艺,将松散的材料融入创作,练习倒、舀、穿、揉、捏、压等精细的小肢体动作,其实他们比大人想像中,会的事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