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2、当您下载文档后,文档只能用于自身学习,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标有原创标识的文档下载后不能进行编辑与传播。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判断与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机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摘要(系统识别):
施工测量方案
二、
工程概况
北京××科研实验大楼工程位于北京市××区××路××号,地
处三环以外。建筑场地面积1761m2首层面积1809m2,总建筑面积
29052m2,分主楼和裙房(裙房主要为地下环形车道),主楼地下二层,
地上十六层,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一简体结构。建筑物檐高59.65m,
总高度为65.40m;室内外高差450m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
51.70m。
主楼:基础为平板筏基,埋深-10.75m,C15砼垫层100mm厚,
底板1500mm厚。一层、二层、三层外轴线尺寸为41.16×43.96m,
四至十六层外轴线尺寸为41.16×35.90m,内设四部电梯,两座楼梯。
裙房即地下环形车道,为旋转式坡道分上下层,共两座,坡度为
=9.12%,旋转外墙外半径10.46m,内墙内半径为5.74m,底板厚
250mm,顶板厚250mm,墙厚260mm,出口设防倒塌棚架。
2.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2.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m以上,故对布
设控制点无影响。由于汽车坡道后期施工(待主体结构完工后)、南侧
场地做临设及材料堆放用,所以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北侧原有混
凝土地面上,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施工场地不受影响,东西
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
2.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
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2.3根据甲方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
2.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
工,设置控制轴线1、6轴,B(A轴用于地下)、F轴(G轴用于地下)
及北侧汽车坡道过圆心的南北向、东西向为控制轴。
2.5根据测绘院提供的BM1、BM2(西侧及BM3(北侧)三点高程控制
点数据(具体数据详见测绘成果资料)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
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且埋于冻土层0.5m以
下。
2.6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
型。
2.7、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2.8、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
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3.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DD2进
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红外测距仪DM一A5检测,经校核无误
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四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3.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
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
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
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3.2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人护坡桩
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四点(每一个方向不低于一点),校核无误后方
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
范围之内。
3.3±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3.4±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
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
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
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
层校核,因±0.000以上结构采用竖向与横向一次性砼浇筑施工,在固
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00mm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
且必须校核无误。
3.5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小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
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
3.6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它墙体、门窗洞口尺寸。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