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2、当您下载文档后,文档只能用于自身学习,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标有原创标识的文档下载后不能进行编辑与传播。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判断与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机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摘要(系统识别):
第47卷第5期
建筑结构
Vol.47 No.5
2017年3月上
Building Structure
Mar.2017
南京青奥中心超高层酒店塔楼结构弹性分析
李森,任庆英,刘文珽,杨松霖,
董贺勋2
(1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4;
2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南京210005)
摘要]南京青奥中心超高层酒店塔楼结构高度224m,为B级高度超限高层,采用了密柱框架核心筒体系。外
围框架柱从17层开始设计为斜柱,底部谫力墙中配置了型钢。简要介绍了该工程的结构体系,并对弹性计算结果
进行了分析。结构整体及构件设计采用性能化设计,主要抗侧力构件满足中震不屈服,并对结构关键构件进行了
对比分析。
[关键词]南京青奥中心;超高层结构:弹性分析;斜柱;转换桁架
中图分类号:TU973,TU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48X(2017)05002105
Elastic analysis for structure of super high-rise hotel tower building of Nanjing YOC
Li Sen',Ren Qingying,Liu Wenting',Yang Songlin',Dong Hexun2
(1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Group,Beijing 100044,China;2 Nanjing Branch of Huasen Architectural
and Engineering Designing Consultants Co.,Ltd.,Nanjing 210005,China)
Abstract:Super high-rise hotel tower building of Nanjing YOC is a 224m-high out-of-code building of B-evel height
required in code.The structural system is dense-column frame-corewall structure.Inclined columns are used in the
periphery from 17th floor to the over stories.Section steel is set in shear wall at the bottom stories.The structural system
was introduced briefly and elastic calcul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The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rinciple and
method were applied in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member design.The principal lateral resistant members meet non-yielding
requirement under fortification earthquake.The key members of the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
Keywords:Nanjing YOC;super high-rise structure;elastic analysis;inclined column;transfer truss
1
工程概况
混凝土核心简
南京青奥中心山位于建邺区江山大街北侧,金
沙江东路南侧,扬子江大道东南侧,燕山路南延段西
侧。该项目由办公酒店塔楼及会议中心组成,总建筑
钢梁
面积约50万m2,地上约37万m2,地下约13万m2。
建筑造型
外轮廓
其中办公酒店塔楼地上总建筑面积约25万m,地
下约4.2万m2,分别由超高层酒店塔楼和办公塔楼
钢管混凝土柱
及裙房构成。超高层酒店塔楼:地下3层,地上58
斜柱
层,建筑总高度249.500m,使用功能为会议酒店,客
房层总建筑面积约9.6万m2;裙房地上5层,地下3
层,首层至5层为会议酒店配套餐饮、娱乐、康体服
务用房,地上建筑面积3.7万m2,屋面高度27.5m,
裙房与塔楼地上部分通过结构缝分开,自成体系。
图1建筑效果图和剖面示意图
建筑效果图和剖面图示意见图1。
规范取包络值。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二
2结构体系和结构超限情况
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
2.1结构体系
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
该工程结构大屋面高度为224m。根据其外形
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特征周期值为0.45s。
及功能特点采用钢管混凝土密柱框架钢筋混凝土
基本风压:1.1×0.40=0.44kN/m2(重现期为50
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外框密柱采用矩形钢管混凝
年),地面粗糙度为B类。由于本项目外形复杂特
殊且塔楼高度超过200m,最终风荷载按风洞试验和
作者简介:李森,硕士,工程师,Email:lisen@cadg.cn。
?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2
建筑结构
2017年
土柱,柱间距6m,从17层开始,平行四边形建筑平
的对应位置不同,本工程横向钢梁与剪力墙连接形
面斜边的柱由垂直柱变为斜柱,内收折线角度为
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预埋件直接与混凝土墙
1°,折线柱间距4.5m。结构最大高宽比7.6。典型
体连接,另一种是与边缘构件中的型钢连接,如图3
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2。
所示。
核心筒的部分剪力墙边缘构件埋设钢骨,便于
钢框架梁与混凝土核心筒相连接。对于无翼缘单片
剪力墙,它可增加平面外刚度,避免出现平面外错
断,并改善平面内的受压区性能,提高延性)。同
时,可以有效地增大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型钢
布置示意见图4。
200
2.3超限情况
0
结构大屋面高度224m,超出混合结构框架核
心筒体系建筑最大适用高度180m,高度超限
20%。且存在以下不规则项:个别楼层位移比超
过1.2,属平面不规则;左侧首层车道位置两根柱不
图2典型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能落地,属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局部楼层最大外
挑约3m。
核心筒平面基本呈平行四边形,位置居中。针
2.4抗震性能目标
对X,Y两个方向抗侧力混凝土剪力墙长度的差异,
针对以上超限情况,本工程采用如下抗震性能
在Y方向(墙体较短)控制墙上开洞数量,在X方向
目标及构件性能水准,见表1。
(墙体较长)特意增加墙上开洞数量。并在核心筒
3结构弹性分析
外周剪力墙中埋设钢骨。核心筒混凝土强度等级由
本工程结构整体采用SATWE2010软件进行计
低区到高区采用C60~C40,核心筒外墙厚度从下到
算,使用MIDAS Building2011进行校核。计算模型
上由1200mm渐变到400mm。塔楼典型框架柱截
如图5所示。抗震分析时考虑了扭转耦联效应、偶
面尺寸从下到上为1300×1300~900×900,方钢
然偏心以及双向地震效应。由于塔楼各层楼面规
管柱内混凝土强度等级由低区到高区采用C60~
则,开洞率很小,且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验算结构
C40。楼盖体系分两种,核心筒内部采用钢筋混凝
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其相应楼层位移的平均
土梁板体系,核心筒外部采用钢梁+组合楼板。
值的比值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计算时,外围框架
2.2结构体系分析
在笔者的另一项研究中[2),采用柱距4~8m的
四种结构方案,对柱距不同但框架柱总面积相同、核
心筒剪力墙完全相同的70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
了比较分析。随柱距增大,结构基本周期、最大顶点
位移及最大层间位移角随柱距的增大而明显增大,
外围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减小,框架承担的剪力增
(a)预埋件连接
(b)型钢连接
大,结构的空间整体作用减弱,刚度减小。且当框架
图3横向钢梁与剪力墙连接节点大样
柱距大于6m后,结构侧向刚度较柱距小于6m的结
③
⑤⑦
构体系有很大程度的削弱。因而在不采用伸臂桁架
600060006000
600060006000
加强层的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中,6m柱距是较
为合理的布置方案。
通过对采用弹性板6假定的模型分析,在只考
虑恒载、活载的标准组合下,17层以上的1°内收折
线角斜柱对核心筒墙体的推力与普通框架柱对核心
6000
简墙体的推力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增大,因而不需要
采取特殊的加强措施。根据楼面钢梁与核心简墙体
图4核心筒型钢平面布置示意图
?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