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是位于京郊一处109.0㎡的公寓,背靠山色,自然又有生命力。房子是女儿专为父母退休生活购置,希望他们能在这里与自然相伴、轻松生活。长辈二人虽是已知天命的年龄,但身强体健,心态也很年轻态。他们想要一个时尚的家,希望孩子们能够常常回来一起小住,两代人交谈间的语气和眼神都充满对彼此的关照。所以,在设计上我们没有局限于适老化装置,而是聚焦于舒适的居住体验和未来适老设计的预留上。

以「准适老房」作为设计切入点,我们重新解构封闭的居室布局,以满足子女偶住的需求,视觉体验营造惬意时尚的空间氛围;拉通洄游动线,调动空间互动关系,形成自如行走体验;从主卧延伸至玄关的走廊串联起方便的生活基能,又形成一条「生命动线」,在未来长辈需紧急就医时能够快速转移。流动的「生命动线」贯穿整个设计,让家的故事在空间内得到呈现,由着建筑结构转化为家人间的情感延伸。

▼住宅原始状态
vsszan185689161938312.png vsszan185689161938313.png

户型图

原始户型是三居,两间次卧位于同侧;家居动线不畅,各空间封闭且独立;入户玄关过于局促且没有遮挡;家中常住人口为父母二人,女儿偶尔同住,三间卧室,只需保留两间即可。

▼改造前后平面图
vsszan185689161938314.png vsszan185689161938315.png

设计后

After


1. 打开原始封闭的独立空间,由一条洄游动线串联起玄关、干区、客卫、主卫、家政柜。入户豁然开朗的同时功能齐备,消解了走廊与靠墙空间的浪费,空间也变得开合自如。
2. 将并列的两间次卧打通,成就一个拥有衣帽间和梳妆台的女儿房,家人共享空间形成联结。
3. 打开原本狭窄封闭的厨房,以开放式展现自由状态,餐岛组合形成了丰富的功能组合。
4. 主卧通过滑轨移门划分区域,关闭是内向的休憩空间,打开后与主卫搭配形成套房。

▼总分析图
vsszan185689161938316.png
玄关


原始玄关一览无余,木格栅屏风划定空间边界的同时引入光线;深色悬空收纳柜,上方储存不常用物,底部放置常穿鞋;浅色收纳柜上的置物台便于随手放置小物;镜面移门方便开合且可用于仪容整理,上下格栅延伸至公区与保持空间语言一致,解决引光问题,过滤归家前的疲倦情绪。

▼玄关光线层级
vsszan185689161938317.gif
▼入户屏风划分区域
vsszan185689161938318.png
▼餐厅对向玄关视角
vsszan185689161938319.gif
▼玄关概览
vsszan1856891619383110.png

厨房Kitchen厨房每个功能区域都能合理且便捷地满足不同需求。岛台在厨房的中间位置,与餐桌组合,促成了中心的洄游动线,形成一种流动的体验;吊柜充分利用了纵向空间存放厨具;电气柜嵌入柜内方便使用,同时保持整体视觉统一。

▼细部
vsszan1856891619383111.png
▼厨房概览
vsszan1856891619383112.gif
餐厅


我们将原本客餐厨打通,促成开放式格局,以丰富空间的使用场景。餐桌与岛台相连,满足多人同时用餐;同步建立的收纳柜,为厨房用具提供储存支持,内嵌冰箱便于随取随用;上方横梁使用弧度包裹,让空间看起来更具连贯性;形成一种开放自在的体验感。

▼餐厅概览
vsszan1856891619383113.png
▼细部
vsszan1856891619383114.png
客厅


玄关顺延而来的墙体上下方均采用了木格栅,贯穿至客厅深处,空间视线自然延伸。融入墙体的隐形门连接公私区;斜切电视柜顺应行走状态的同时增加视觉层次;客餐厅间弧线转折优化了空间过渡方式;客厅的地毯、圆几、沙发、纱帘交错围合,为家人提供了一个松弛的互动区域。

▼客厅概览
vsszan1856891619383115.png
▼视觉统一
vsszan1856891619383116.png
▼细部
vsszan1856891619383117.gif vsszan1856891619383118.png
走廊


走廊直通主卧,两侧功能分别建立。其中洗手台,为出门前和回家后清洁提供便捷;客卫搭配移门轻松开合,满足多样使用状态;组合洗衣机和烘衣机有序节省空间,让家事变得更加高效快捷;走廊连接客厅和玄关,行走路径灵活多样。次卫上下方透光格栅,既可以补充照明又能够增加空间通透感;收纳柜上方封闭,存储日用品,下方留空,放置杂志便于查阅;内置灯带可以随心调节,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走廊行走状态
vsszan1856891619383119.gif
▼走廊动线概览
vsszan1856891619383120.png
▼走廊通往玄关
vsszan1856891619383121.gif
▼走廊通往主卧
vsszan1856891619383122.gif
▼次卫移门开合
vsszan1856891619383123.gif
▼次卫概览
vsszan1856891619383124.png
▼上下格栅内置玻璃 光线穿透
vsszan1856891619383125.gif
▼收纳柜
vsszan1856891619383126.png
▼走廊与玄关的链接
vsszan1856891619383127.png
▼走廊移门开合关闭
vsszan1856891619383128.gif
▼走廊概览
vsszan1856891619383129.png
主卧


主卧考虑到走动尺度的预留,在床尾搭配一组悬空柜,以便随时置物;移门旁的薄柜,用于存放二人的贴身衣物;床体后方柔和的床头背板,调动了疏松的氛围;移门打开则作为套房使用,关闭是安静的私享区;木色交错的空间,让休憩感也愈发纯粹起来。主卫采用干湿分离的布局,通过玻璃移门将洗浴区和马桶区分隔开,提高空间的使用率,满足家人不同需求。

▼概览
vsszan1856891619383130.png
▼正向视角
vsszan1856891619383131.png
▼细部
vsszan1856891619383132.png
▼移门开合自由
vsszan1856891619383133.gif
女儿房


次卧的空间可以细分为休息区和衣帽间。休息区背景墙的以深色打底,调和出安静和放松感;侧面的不锈钢置物架,自由放置自己喜爱的展品;衣帽间通顶的灰色玻璃高柜让柜体的存在感被降至最低,衣物饰品一目了然;女儿不在家居住时,阿姨也依然可以充分利用预留的梳妆台,去到她的空间打扮整理,在空间上形成联结。

▼女儿房概览
vsszan1856891619383134.png
▼次卧置物架根据需求自由组合
vsszan1856891619383135.gif
▼置物架细部
vsszan1856891619383136.png
▼休息区正向视角
vsszan1856891619383137.png
▼细部
vsszan1856891619383138.png
▼衣帽间
vsszan1856891619383139.png
▼衣帽间概览
vsszan1856891619383140.png

空间内自由穿行的洄游动线,作为日常行走路径,融入了许多基本功能,每天高频使用。同时,也作为一条「生命动线」,为未来的紧急时刻争取时间。既有对空间细致的考量,也关怀了家人间的情感交融,蕴生出空间的生机。

▼动线行走状态
vsszan1856891619383141.gif

项目名称|《山居》
项目地址|中国 北京
室内面积|109.0㎡
完成时间|2023年6月
设计团队|TEN DESIGN 行十设计
设计总监|张威
参与设计|张浩天
内容监制|小木同学
内容编辑|雪静
项目摄影|刘岩


    • 转自:行十设计
    • 图片©行十设计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