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烂尾楼而来的BAC艺术社区
BAC(Baita Art Community)是一个大型烂尾楼改造项目。它摒弃了传统商业体大拆大建的模式,聚焦于转塘艺术人群的内核,采用低成本、高创意的更新策略,重新定义了社区商业形态,华丽转身成为“艺术赋能商业”的标杆案例。BAC的创新艺术、自然质朴,和山野的理念不谋而合。继之江花园创始店后,BAC店是山野品牌在杭州的第二家店。主理人王飞与观堂设计张健再次携手,将共同的户外爱好更深一步融入这家新店。

▽项目概览©黑水

vsszan198286041225561.jpg vsszan198286041225562.jpg
▽山野咖啡在BAC的落位图© BAC

vsszan198286041225563.jpg
山野的铺位坐南朝北,北面正对一片小树林,越过树林便是中国美院,视野非常开阔。西面是BAC社区的多功能空间,大台阶的设置为各类演出、分享会提供了自由开放的场所。
▽山野咖啡©黑水

vsszan198286041225564.jpg vsszan198286041225565.jpg
▽室内概览©黑水

vsszan198286041225566.jpg

庇护所概念
多年以来的徒步、登山、露营让我们意识到,在户外、在一望无际的旷野/高原/草甸上,危机无处不在,一座庇护所的存在可以遮风挡雨,抵御外界危险,提供安心与舒适的休憩场所。山野BAC店的设计便从中提取出“庇护所”概念 —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人撑把伞。

▽珠峰东坡徒步路上© 周健

vsszan198286041225567.jpg
▽夏特古道©黑水 /张健

vsszan198286041225568.jpg
▽即便漏风漏雨© 张健

vsszan198286041225569.jpg
我们从庇护所的人字屋顶中提炼出斜坡元素,在山野店铺西北两面的顶端插入,屋檐依据功能将立面做到最大限度开放,在BAC的水泥建筑里人为建起一间庇护所。
▽在建筑的西北两侧插入庇护所屋檐©GTD

从心理层面,坐在屋檐下人们更具安全感;从商业角度,延展的屋檐形式让店铺具有了更强的识别度。
▽檐下的木质结构也是建筑美学©山野 /黑水

vsszan1982860412255610.jpg vsszan1982860412255611.jpg vsszan1982860412255612.jpg
▽折窗搭配屋檐©黑水

vsszan1982860412255613.jpg
▽将庇护所概念延伸至室内©黑水

vsszan1982860412255614.jpg
屋檐表层选用紫铜材质,与水泥建筑、木梁结构形成差异化,也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紫铜慢慢氧化变色,历久弥新。
▽紫铜材质©黑水

vsszan1982860412255615.jpg

用质朴打造空间记忆
对于空间,我们追求质感与自然,追求沉淀与厚度。BAC原建筑以水泥和金属为主材,我们延续了水泥现浇的肌理,结合原有的管道,将顶面、立柱梳理干净,同时选用木、石、皮、纸等天然材质进行碰撞,大多保留其原有的形态纹路,适当控制硬与软、冷与暖之间的比例,打造出置身于山野之中的自然感。

▽将空间梳理干净©黑水

vsszan1982860412255616.jpg
▽混凝土、木、皮在空间的碰撞©黑水

vsszan1982860412255617.jpg
▽风化木台面和木凳面中和了混凝土的刚硬©黑水

vsszan1982860412255618.jpg
▽在硬与软、冷与暖之间达到微妙的平衡©黑水

vsszan1982860412255619.jpg
▽不同材质间的碰撞©黑水 /张健

vsszan1982860412255620.jpg vsszan1982860412255621.jpg
梳理完整体空间,继而对细节逐一推敲,目之所及、手之所触,皆有念想。
— 未经打磨的风化木吧台和木门
— 镶嵌于地面、墙面的石块
— 暖黄的皮质吧台灯
— 天然鹅卵石的门把手
— 致敬央迈勇神山的标牌
▽致敬神山央迈勇的logo标牌©黑水 /张健

vsszan1982860412255622.jpg vsszan1982860412255623.jpg vsszan1982860412255624.jpg
▽你能想到© GTD

vsszan1982860412255625.jpg

在大开大合里探求商业动线
山野BAC店呈大开大合四方格局,东南两面实墙,西北两面立玻,如何使之形成有效商业动线?我们尝试在西与北的交汇处、用混凝土模拟庇护所搭建一间小屋,一来此处风景优美,可远眺象山,二来为顶部两片屋檐交汇处,顺着顶部由室外自然过渡到室内,引导客人汇聚于此。

▽山野咖啡平面布局©GTD

vsszan1982860412255626.jpg
▽庇护所式入口©黑水

vsszan1982860412255627.jpg vsszan1982860412255628.jpg vsszan1982860412255629.jpg
值得一提的是,在入口的顶部我们特意做了立体内凹处理,既化解了顶点直角的尖锐,也暗合庇护所之上、点亮一盏明灯的寓意。据前逻辑,吧台设立在庇护所入口的延长线上,客人可以最短动线入店点单,也便于店员总揽全局、更好的提供服务。
▽细部©黑水

vsszan1982860412255630.jpg vsszan1982860412255631.jpg
▽吧台细部© 汤汤 /张健

vsszan1982860412255632.jpg vsszan1982860412255633.jpg

畑野渡的现场创作
畑野渡先生(Wataru Hatano),和纸艺术家,1995年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油画系,1997年在京都黑谷学习和纸制作,2015年开始与国内外设计师合作,将和纸用于建筑空间。山野BAC店专程邀请畑野先生为之创作。 为了让传统和纸完美融入山野咖啡新空间,畑野先生决定在现场即兴创作,他先用手工将和纸裁剪至最佳比例,再以双层叠压粘贴的方式,打造出带有自然褶皱的台面基底。 在创作过程中,畑野先生运用柿染工艺打底,呈现出沉稳的大地色调,随后用陶土颜料在表面勾勒出连绵的山脉轮廓。最终呈现的12米长吧台,犹如一幅群山起伏的画卷被巧妙地融入空间之中。

▽畑野渡先生© 山野

vsszan1982860412255634.jpg
▽畑野渡先生的现场创作视频©山野

vsszan1982860412255635.jpg vsszan1982860412255636.jpg vsszan1982860412255637.jpg
畑野先生通过细腻的绘画技法,营造出晕染渐变的柔和视觉效果 — 从深灰过渡到雾白,由清晰渐变为隐约。他以点状颜料描绘出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山间的云隙光效果,为整个作品赋予了远眺天空般的诗意氛围。
▽畑野渡先生的落款(姓:畑野ハタノ©黑水

vsszan1982860412255638.jpg vsszan1982860412255639.jpg vsszan1982860412255640.jpg vsszan1982860412255641.jpg

艺术融于生活
山野咖啡热爱艺术,传播艺术,继畑野渡先生外,持续引入与各艺术家、品牌的合作。如日本玻璃艺术家荒川尚也,中国皮具艺术家刘江,中国陶艺家王珏良、韩国咖啡品牌Antracite(无烟煤)等。

▽荒川尚© 山野

vsszan1982860412255642.jpg
▽荒川尚也的玻璃器皿© 山野

vsszan1982860412255643.jpg
▽刘江的皮灯©刘江 / 黑水 /张健

vsszan1982860412255644.jpg vsszan1982860412255645.jpg vsszan1982860412255646.jpg
▽王珏良© 山野

vsszan1982860412255647.jpg
▽王珏良的咖啡器皿©山野

vsszan1982860412255648.jpg
山野还自主研发了一款白瓷杯,选用矿物泥和矿物釉,采用景德镇1330度的高温技术,烧制出三种大小不同的规格,用于不同种类的咖啡出品。
▽韩国咖啡品牌 Antracite(无烟煤)© 汤汤 / 张健

vsszan1982860412255649.jpg vsszan1982860412255650.jpg

包容自在的城市庇护所
将松弛自在的山系生活带入社区,在现代都市中构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庇护所,遮风挡雨,交流共享。当城市长出这样的角落,我们便有了不着急回家的理由。

▽山野咖啡© 王飞 /汤汤

vsszan1982860412255651.jpg vsszan1982860412255652.jpg vsszan1982860412255653.jpg
vsszan1982860412255654.jpg vsszan1982860412255655.jpg vsszan1982860412255656.jpg vsszan1982860412255657.jpg vsszan1982860412255658.jpg vsszan1982860412255659.jpg vsszan1982860412255660.jpg

GTD 新作 | 城市中的庇护所 — 山野咖啡 · BAC店
项目名称:山野咖啡 · BAC店
项目面积:150平米
竣工日期:2025年5月
空间设计:杭州观堂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标识设计:三三视觉设计
工程施工:杭州大匠工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和纸制作:畑野渡
标识制作:0sign 零叁标识
灯光照明:一纳夫/弯道制作/见合灯光
家具供应:态度家具
景观绿植:去野 · 二旦植物工作室
主要材料:混凝土、紫铜、老木板、手工艺术漆
空间摄影:黑水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