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寺原来是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969年(北宋开宝二年)宋太祖赵国乱来征河东后驻跸镇州(后正定),到城西由唐代高憎自觉禅师创建的大悲寺礼佛时,得知寺内原供的四丈九尺高的铜铸大悲菩萨毁十五代后汉契丹犯界和后周世宗毁佛铸钱的两次劫难,加之听信寺僧“遇显即毁,迢宋即兴”之谶言后,遂敕令于城内龙兴寺重铸大悲菩萨金身,并建大悲宝阁。971年(开宝四年)兴工,至975年(开宝八年)落成。并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大兴扩建,形成了一个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膳的宋代建筑群。龙兴寺遂跃为“河朔名寺“而倍受历代封建皇室的重视。元代曾多次赐金重修,并赐田亩、经卷、长明灯钱资助寺院的经济和佛事,致使龙兴寺僧徒增多,规制完善,日臻隆盛。著名高憎胆巴曾一度住持龙兴寺,并施白金千两重修大觉六师殿。明万历年间救修寺内主要建筑和佛像。清朝康、乾二帝出巡曾多次于此驻驾,拈香礼佛,以祈皇图永固。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至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至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两度奉敕大修,并于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在西侧增建帝王行官、形成了东为僧徒起居之处、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达到了鼎盛时期。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赐额“隆兴寺”,并被誉为“海内宝刹第一名区”。[3]清朝末叶至民国年间,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战争频仍,隆兴寺也随之颓败。1858年(清咸丰八年),西路的行宫被天主教堂侵占,中、东两路建筑也是殿阁倾堪,僧堂损漏。寺院游僧日少,门庭冷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隆兴寺受到了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保护。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53年成立专门文物保管机构至今,国家屡拨巨款对寺院进行修葺和扩建,使古刹逐渐恢复其盛世风貌。[3]自1974年以后,先后有田纪云、薄一波、李鹏、李瑞环、吴阶平、彭冲、彭佩云、钱其琛、江泽民、迟浩田、姜春云等70多位国家领导人莅临隆兴寺,2001年11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隆兴寺时,对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给予高度评价并题词留念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toryww2012-12-3 18:50:41
兴寺占地82500平方米,寺内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被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中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中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此外,寺内东北侧还建有集文物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明清代园林——龙腾苑。[4]
布局
  隆兴寺主要建筑分布于一条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寺前迎门有一座高大琉璃照壁,经三路三孔石桥向北,依次是: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御书楼(遗址)、大悲阁、集庆阁(遗址)和弥陀殿等。在寺院围墙外东北角,有一座龙泉井亭。寺院东侧的方丈院、雨花堂、香性斋,是隆兴寺的附属建筑,原为住持和尚与僧徒们居住的地方。
大悲阁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後部。阁前古柏参天,阁後老槐吐翠,周圉苍松、百花环绕,景色清幽宜人。阁高3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旧名“佛香阁”、”天宁观音阁”。据记载,该阁始建于968-976年(宋初开宝年间)。大悲阁内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是中国保存最高的铜铸观音菩萨像。像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各臂分持日月、净瓶、宝塔、金刚、宝剑等,可惜两侧4o双铜手臂均被毁,已改为木制,仅前胸两臂为原铸。观音像神态自若,比例均匀,衣纹流畅,线条细腻,颇具宋代艺术风格。据寺内一通宋碑记载,其铸造程序是:先铸好基础,然后分七节铸造大菩萨。第一节铸下部莲花座,第二节铸至膝盖,第三节铸至脐下,第四节铸至胸部,第五节铸至腋下,第六节铸至肩膊,第七节铸至头部。最后添铸四十二臂。菩萨的手均为木雕而成,其上裹布,一重漆,一重布,然后用金箔贴成。
上世纪40年代重修
  1944年重修大悲阁时,拆掉了两侧的御书楼和集庆阁,建筑面积较原来缩小了三分之一。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的宋代壁塑也已无存。阁内有楼梯直达顶层,可凭栏纵观正定古城风光。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此阁,吟诗咏赋,留下了许多美好诗篇。元代诗人萨都刺诗云:“眼中楼阁见应稀,铁凰楼檐势欲飞,天半宝花飘关道,月中桂子落僧衣。高擎玉露仙人掌,上础银河织女机,全赵堂堂遗物在,山川良是昔人非。” 大悲阁前,东侧为转轮藏阁(藏经楼),西侧为慈氏阁。转轮藏阁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平面近似方形。阁内正中安置木制的直径七米、八角形的“转轮藏”(即转动的藏经橱):中间两根金柱各向左右让出,其梁架结构,作出由下檐斗拱弯曲向上与承重梁衔接的弯梁,上层梁则有大斜柱(叉手)的应用,是早期木构建筑中的杰作。慈氏阁与转轮藏阁大体相似,阁内采用永定柱造和减柱造的做法,是其建筑结构上的特点。特别是檐墙一周的柱子均采用永定柱造的做法,是国内保存宋代建筑中的孤例。阁内二米高的须弥座上,立有一木雕像,高七米,为弥勒佛形象,或称“慈氏菩萨”,是宋代遗物
storyww2012-12-3 19:15:37
隆兴寺
正定---隆兴寺_1.jpg
正定---隆兴寺_2.jpg
正定---隆兴寺_3.jpg
正定---隆兴寺_4.jpg
storyww2012-12-3 19:16:03
隆兴寺
正定---隆兴寺_5.jpg
正定---隆兴寺_6.jpg
正定---隆兴寺_7.jpg
正定---隆兴寺_8.jpg
storyww2012-12-3 19:17:14
隆兴寺
正定---隆兴寺_9.jpg
正定---隆兴寺_10.jpg
正定---隆兴寺_11.jpg
正定---隆兴寺_12.jpg
正定---隆兴寺_13.jpg
storyww2012-12-3 19:18:20
隆兴寺
正定---隆兴寺_17.jpg
正定---隆兴寺_14.jpg
正定---隆兴寺_15.jpg
正定---隆兴寺_16.jpg
storyww2012-12-3 19:18:51
隆兴寺
正定---隆兴寺_18.jpg
正定---隆兴寺_19.jpg
正定---隆兴寺_20.jpg
正定---隆兴寺_21.jpg
正定---隆兴寺_22.jpg
storyww2012-12-3 19:19:24
隆兴寺
正定---隆兴寺_23.jpg
正定---隆兴寺_24.jpg
正定---隆兴寺_25.jpg
正定---隆兴寺_26.jpg
正定---隆兴寺_27.jpg
lili80172012-12-6 21:23:37
屋檐,斗拱,垂花门,经典,在中国古建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天到晚瞎逼忙2012-12-8 16:57:07
有时候出去佛家/道家/等~感觉人多的类~完全没有看楼主照片心情那么平静~哦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