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3.jpg

腾冲和顺古镇,「安之若宿·山」是一家位于坐落在老街上的新锐精品民宿。

一纵狭窄而又曲折的山坡及一片山顶上的地块中,平面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倒「L」形。一端处于闹市,一端隐于云天,中间仅由不足几方的细窄坡道维系。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4.jpg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5.jpg

方向的转折和高差的跳跃,使场地区域间关联性变得十分薄弱,给建築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沿街立面的分毫必争,建築師戚山山选择了一种与世无争的姿态,以退为进地去寻找建築的空间和尺度。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6.jpg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7.jpg

入口被隐藏,立面被消解,屋顶的“存在”也被重新定义。

建築沿着山坡顺势爬升,屋顶覆盖在山坡上,沿着视觉动线折层而上。原本隐于房屋聚落背后的山林被打开,和近处的建築形成一个全新的三维立面。这是中国宋代山水画中的正观立面,犹如范宽在《溪山行旅图》中虚构的层次叠加的山水世界。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8.jpg

卧倒的立面成为了一个人们可以停留、谈论或者摄影的街边合院,而不再是一家民宿的简单界墙。逼仄的小街动线瞬间被打开,社会性的主题被引入其中,重新唤醒了古镇邻里街巷的脉络。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9.jpg

飞檐走壁,恣意江湖

「安之若宿·山」屋檐与地面之间微启的入口,将旅人引入场景空间的一个「另世界」。

在这里,屋顶、墙体、立面和地面的界线被模糊,空间是一个“场域”而非被传统梁柱切割的“房间”(Architectural Field vs. Architectural Room)。建築内部的功能和动线逐一应对山的走势,餐廳、酒吧、表演、茶台、阅读、文创,顺地势依次排开,上下相连。时间被纳入场域之中,活动的场景在不断的发生、互动。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10.jpg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11.jpg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12.jpg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13.jpg

STUDIO QI置入了一把“天梯”去应对场地自身20米的巨大高差,从市井街巷直通云霄,总共133阶,让整个上山过程充满了“问道”的仪式感,也让上山过程变的清晰。

更重要的是,天梯也成为了串联横竖两幅场地的核心线索,增强了场地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连接天梯的顶端是另一条穿梭于山林间的“飞廊”,把回房的动线架空于山中,光影的交错好比山间的一涧溪水,呈现出山林应有的姿态。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14.jpg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15.jpg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16.jpg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17.jpg

飞廊11种图解中的五种

STUDIO QI的主创建築師戚山山,主修建築学与经济学,辅修艺术史学和物理学,「安之若宿·山」的十五间客房运用“2.5维建築手法”去应对复杂的场景关系,寻找最佳视觉景观面。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18.jpg

戚山山

进入客房,墙体多维度延展的几何趋势,和低浮在地面上的家俱物件,把视野和焦点推向窗外的四时风景。墙、床和浴缸的角度位置互相交错,引导身体的挪移和视线的转换,捕捉多维度的景致和记忆。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19.jpg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20.jpg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21.jpg

在这里,建築墙体和空间界线的微妙关系被探讨和试验。墙并非牢不可破,有时是一面脆弱的屏障,在瞬间可以被柔软的光影打散或消失。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22.jpg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23.jpg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24.jpg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25.jpg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26.jpg

每间客房都运用了2.5维“微墙体”空间手法(类似于浮雕和强透视相结合的方式),使主要侧墙微微凹折,发展出另一个不经意的空间,随着昼夜光线的变化交替,时间被引入,空间开始错位,变得不可丈量。人的方位和视觉成为两组不同的线索,光影、记忆和故事在这里发生。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27.jpg

客房2.5维空间策略示意图

从进入「安之若宿·山」开始,时间不再是线性发生的,空间也不再是规矩方正的。2.5维,不是被动套用经验,而是用微弱的界线,构建新的视觉记忆,提倡关于体验和感知的可能性。

- 更多图纸 -

立面图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28.jpg

剖面图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29.jpg

平面示意图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30.jpg

客房视觉和功能关系示意图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31.jpg

公共区域,动线关系示意图

建築師在20米高差的山坡放了一把“天梯”,在这里住店可以飞檐走壁-32.jpg

END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