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3.jpg

伦敦的一家避难所因为它的設計最近备受关注。布置温馨简单,桌椅舒适亲切,窗边和桌面散落点缀着绿植,不知道还以为是社区里提供简餐的咖啡店。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4.jpg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5.jpg

宽敞明亮的环境和简单温馨的布置会减少人们的焦虑和窘迫感。

这家庇护中心位于北伦敦伊斯灵顿,“无家可归”的人可以在这里寻得一处床位、一个可以清洁洗漱的淋浴间、一顿温热的饱餐。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6.jpg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7.jpg

淋浴和洗漱间。

庇护中心原先是一座废置的超市,改造时部分水泥墙壁、红砖墙被保留下来,场景空间的管道也没有进行特别的遮挡,直接露在外面。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8.jpg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9.jpg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10.jpg

为了让这里不像一家机构,而是有家的感觉,有限的经费用来采购舒适的椅子、暖黄的照明设备和厨房炊具。圆桌铺上了当地家家都喜爱又常见到俗气的桌布。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11.jpg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12.jpg

桌布上的纹样用了家里爱买的蔬果图案。

庇护所内的設計由当地事务所Holland Harvey Architects完成,他们称来此接受庇护的人为“客人”,为了服务好这里的客人,他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13.jpg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14.jpg

根据调查,与隐私相辅相成的是透明感,大面积的落地窗让往来的人可以通过窗户望见这里,人因为交流而放下戒备,获得情绪上的慰藉。

和我们平常想象的不同,这里不只是流浪汉的救济站,还可收容暂时不知/不能/不想回家的人。

有的人因为赤贫流落街头,有年轻人无法负担高昂租金需要暂时找个住处,更有人有不错的收入,只是想来这里坐坐,休息一下,找一份家的感觉。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15.jpg

庇护所甚至还提供办公桌。

据設計師调查,庇护中心一度曾有3成的“客人”都有全职工作,但渴望热情和被接纳的环境而来,这里更像是给生活临时充电的地方,因此設計師也十分重视平衡明亮与隐私之间的关系。

伦敦庇护所的花样不止这一处,今年早些时候当地曾举办了一次設計竞赛,专门征集为年轻露宿者提供收容住房的方案。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16.jpg

竞赛获奖的方案,将废弃的火车站改造成庇护所,来自Morris + Company建築事务所。

过去五年间,伦敦露宿街头的人数翻了一倍。

城市无家可归人数骤升使机构危机感倍增,废弃的大型建築物慢慢都成了建築師改造的对象。还有建築師专门研制活动安置房,比如伦敦事务所Reed Watts設計的木板条拼插组装的床铺。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17.jpg

这些低技制作的活动房曾被放在德普特和惠灵顿,建築師还为它注册了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让更多人可以无偿复制使用。

编译参考

http://hollandharvey.com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https://morrisand.company

END

伦敦流浪者的庇护所,明亮温馨,比民宿更像第二个家-18.jpg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