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星悦荟」

以“社区”之名重新定义“商業”...

“社区商業,不仅仅是一个购物广场,其更大的内在价值是来自对日常生活的回应。从这一角度来说,社区商業一定蕴含着巨大的日常叙事能量。”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1.jpg




在本项目中,我们着眼于马桥记忆、环境营造、邻里关系,“時光”为主题,展开三步設計策略,打造一个集商業和居住于一体的、具有归属感的生活场所。

方案首先根据不同的年龄人群,对空间进行划分:属于家庭的“鱼戏间”、属于年轻人的“马跃堂”、属于老年人的“雁归里”、属于所有人的“蛙鸣时”。而后又通过“時光”将其串联。追溯着旧时马桥的弄堂里巷记忆,通过建築的围合,形成街巷的空间形态。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2.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3.jpg

从运营角度出发的思考...



》环境背景:家与城市之间,过渡空间的消逝

在上海马桥的旧时记忆里,飘荡着竹笋鲜味的弄堂间、支起一张张饭桌边胡同口,承担着家与城市过渡空间的功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城市的联系,都在这方过渡空间内得以萌芽生长。

而如今一座座钢筋水泥拔地而起,诸如三室两厅的住宅空间单元将人与城市的距离拉开。曾经亲密的人际关系变得愈发疏远,人们对于城市的归属感,也变得淡漠起来。

》基地现状:具备文化和人口优势,但社交场所局限

项目所在地——上海马桥,被誉为上海的“龙脊之地”,是上海最早的人类文化发源地,旧时的特色建築、石桥以及街巷空间承载着上一代人的记忆。

然而,经过现代化的大拆大建,弄堂里巷已消失不见,马桥区域俨然变成了一个“钢筋水泥”聚集区,周边覆盖着如保利雅苑、万科城等多个住宅空间区。

在这里居住的多为三口之家,儿童和老人居多,但社交场所较为局限。仅有万科城金街一处商業场所,并不能满足周边居民的购物休闲需求。

》概念生成:打造具有归属感的全龄化社交场所

基于此种现状,在設計之初,我们就希望把此地打造成一个具有归属感的全龄化社交场所。通过“归属感”实现增强客户黏度、提高消费频次、培养生活习惯的目的。

“归属感”从何而来?从心理层面来解释,“归属感”即是个体与所属群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认同,而这种联系则包括与地区的联系,与他人的联系,与环境的联系。转换到当下本案的設計语境之中,即对马桥文化与记忆的挖掘、邻里关系的重建以及舒适空间的营造。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4.jpg

PART ONE:商業区——龙湖·星悦荟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5.jpg

鱼戏间

属于家庭的時光

“那时候的日子过得很慢,一家老小在闲暇之余在屋沿下、格栅旁、水洼边谈天嬉戏,一呆就是一天,生活如游鱼一般欢脱而自由。”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6.jpg

△“鱼戏间”水塘概念图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7.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8.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9.jpg

△“鱼戏间”水塘实景图

在設計中,一条蜿蜒的游鱼水景,把人们从入口引入了商業街的核心地区。池底印刻着游鱼和涟漪的艺术化图案,勾起人们对旧時光的回忆。

水景也在在传统旱喷基础上增加了微地形,增强了孩童玩耍的乐趣。头顶的大屋顶正好为此处遮风挡雨,大人们在边上的座椅休息聊天,享受陪伴孩子的時光。

马跃堂

属于年轻人的時光

“在这几栋小楼里集结着五湖四海的朋友,他们结伴成群,自由地像一匹匹野马,工作、运动、游戏,愉快的時光永远过得那么快,怎么抓住它的尾巴呢?”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10.jpg




△“马跃堂”時光客栈概念图

“马跃堂”对应着龙湖集团的“冠寓”产品。龙湖冠寓是龙湖集团推出的集中式长租品牌公寓,为年轻人这一城市的中坚力量创造更加优质的生活体验。从这一点出发,也让我们在設計中更关注年轻人的喜好和乐趣,为青年人创造更多的弹性活动空间。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11.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12.jpg

雁归里

属于老年人的時光

“居住模式的改变,让中国传统社会中那种紧密的邻里关系日渐消失。但反过来想一想,也许只需要一个宜人的公共空间,让人聚起来,这种关系又会被找回记忆。”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13.jpg

△“雁归里”小广场概念图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14.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15.jpg

△“雁归里”小广场实景图

我们在天桥下、在花池边留出了许多空旷的场地,就是为了触发各种年龄段的人群活动。

比如广场舞,这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健身活动,更是一个聊八卦的社交神技。上方的天桥,也正好成为绝佳观众席。正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在舞蹈的踱步和往来的招呼中,失落的邻里关系被重新建立起来

蛙鸣时

属于所有人的時光

在街道空间内,设置了餐饮空间外摆,将20米的街道尺度划分为动区和静区,再配以景观座椅,整个街道尺度完美模拟了儿时街边店的亲近感,使人们在这儿找到一份归属。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16.jpg

△“蛙鸣时”街边店概念图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17.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18.jpg

△“蛙鸣时”街边店实景图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19.jpg




PART TWO 住宅空间区——龙湖·天琅
“绿意、花香、净水......一切让人愉悦的自然事物都值得我们在設計中反复推敲,在适宜的地方展现出它最大的魅力,带给人们舒适的体验感。”
在「龙湖·天琅」住宅空间区,一条如意水轴,将大门入口、叠水平台、入户空间、宅间空间这四进景观空间的层层串联,营造出丰富的归家体验。

一进 · 尊贵大门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20.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21.jpg

入口采用现代化的手法,用强烈的线条感打造了一个现代简约風格的大门。线条从外向内,层层推进;褐色的光面材质,在光线的照射下,隐透着金色的反光。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22.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23.jpg

进入门府之后,由路沿涌泉指引,由一条狭窄的直行小道,一路到达二进空间中的景墙叠水。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24.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25.jpg

二进 · 礼仪之轴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26.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27.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28.jpg

一方水潭,两处流水,演绎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灵动感。几何形的水池层层堆叠,从最高一层流下的清水潺潺;阵列式的涌泉,带着来自地底的光扑叠翻滚。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29.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30.jpg

三进 · 游憩宅间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31.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32.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33.jpg

侧边的繁花竞吐、绿意盎然,黑色水磨石打造的水钵在水声潺潺中,显得静谧而纯净。驻足仔细聆听,生活的素净,还有一种万念皆无的通透,弥漫至周身的细胞里。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34.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35.jpg

四进 · 绿巷入户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36.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37.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38.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39.jpg



寻找「归属感」的游鱼 | 龙湖·星悦荟-40.jpg




在最后一段归家旅途中,树林阴翳,花草盎然,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感觉。走在其间,享受阳光洒在肩头,生活就好像有了香香暖暖的味道。

「部分社区商業研究报告由上海龙湖提供」

项目名称:上海龙湖星悦荟/龙湖天琅

项目地址:上海闵行区 银春路富才路交汇处

项目规模: 星悦荟商業区域景观面积14500.0㎡ 龙湖天琅住宅空间区域景观面积10500.0㎡

設計/竣工:2017 / 2019

开发单位:上海龙湖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