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坝美术馆是C+ Architects建築設計事务所为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設計的主展示场馆。作为整个展览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建築,其本身即是一件大地艺术作品。在远离都市文明的山中,建築師利用自然中的经验,通过对大地景观稍加施工,使人重新注意自然并回归到自然中去。

▼鸟瞰图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1.jpg

漂浮在山中的光环

由于美术馆的预留建设用地位于一个微耸的山坡上,照顾来访者处在不同高度时对建築形体的感受显得尤为重要。

▼建築位于微耸的山坡上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2.jpg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3.jpg

▼立面与景观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4.jpg

为了回应大地艺术的主旨,建築師設計了一个椭圆环形主展廳,由入口接待、员工办公、零售空间和特别展示等4个功能体块将其托起,并利用山势消解掉首层的体量感。来访者无论是从山坡下方仰视,还是在山上的观景平台俯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椭圆环形主展廳。整个美术馆从不同角度看都像是漂浮在场地中,尤其到了晚上,在照明的映衬下,更像是一个漂浮在山中的光环。

▼建造过程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5.jpg

▼庭院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6.jpg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7.jpg

方向感的消除

站在场地中央向四周展望,每个方向都有不一样的景观,完全被自然所环绕。因此,建築師希望将美术馆作为风景的延伸,让来访者一直保持像在自然地形中可以朝任意方向行走一样的状态,即設計一个自由连续的、消除方向感的建築。

▼自由连续的、消除方向感的建築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8.jpg

▼来访者可朝任意方向行走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9.jpg

通过首层功能体块分隔出的灰空间,人们可以随意进出中心庭院,如同穿梭于自然之中,模糊了建築的界限,也减少了其对自然和人的压迫。建築師将主展廳内部的剪力墙与展示墙结合在一起,除了可以分隔空间和集成设备管线,更重要的是让整体结构显得更加轻盈,消隐的建築边界也使展廳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连续视野。

▼首层灰空间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10.jpg

▼二层主展廳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11.jpg

▼消隐的建築边界使展廳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连续视野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12.jpg

▼剪力墙与展示墙结合在一起,使展廳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连续视野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13.jpg

▼楼梯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14.jpg

▼二层视野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15.jpg

自然、建築和人的互动

美术馆作为非日常空间的代名词,艺术品和参观者都被限制在相对独立的空间里,而懒坝美术馆的設計则开放了建築,让艺术品、自然和人在同一场景中共存。

▼艺术品、自然和人在同一场景中共存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16.jpg

▼建築外观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17.jpg

▼玻璃幕墙立面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18.jpg

椭圆环形主展廳使用了大片的玻璃幕墙,人们在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同时,可以从360度方向感受山中风景,赶上起雾的天气,如同漫步于云雾中,更能够获得完全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体验。参观者来到中心庭院参观、休憩时,会发现椭圆环形的建築边界把天空风景限定在一个固定的画框里,好像一件大地艺术作品。

▼来访者可以从360度方向感受山中风景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19.jpg

▼云上的美术馆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20.jpg

▼总平面图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21.jpg

▼首层平面图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22.jpg

▼节点剖面透视图
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云上的美术馆-23.jpg

项目信息:

設計方:C+ Architects建築設計事务所

主持建築師:程艳春

設計团队:薄忱、曹鹏飞、陈律名、刘见龙

结构設計:张锦斌、汤理达

项目类型:文化建築

时间:2018年3月- 2019年8月

地点:重庆

建築面积:3000平方米

摄影:C+ Architects建築設計事务所,武隆·懒坝美术馆,Gao Tianxia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