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垣入画

1石林小院.jpg

苏州名园——留园中有个园中园,面积不过四百方,叫石林小院,可谓园中极品。这个鹤所东庭的小院系清代乾嘉年间寒碧庄(即留园前身)主人刘恕在嘉庆十二年(1807)特意借用了宋代词人叶梦得在湖州的“石林精舍”的名字所建,可与揖峰轩共赏墙垣空窗的佳境意向。

3明代文征明《兰亭修褉图》.jpg

2石林小院的平面动图.gif

在此小院中,廊房被拆散为墙垣,或正或斜,有断有续,对景借景,可坐可游。就空间感知而言,庭地颇小,九宫布局,曲折通幽,又完全不为几何所囿,空间变幻几近无穷,观者于行游之间,移步换景,竟有深远不尽之感。

4.jpg

5.jpg

6.jpg

网上搜得一学术论文,用纯数理的形式分析石林小院,通过面积、视角等计算数据、百分比进行分析并得出公式……不觉可笑:如果设计可以抽象成数理化的数据,那替代人类做设计的日后也一定是机器人了。

7.gif

8.jpg

9.gif

山水入画

中国园林建筑从北宋郭熙提出“不下筵堂,坐穷泉壑”的身体感受开始,便进入了行、望皆如画,居、游皆入画的阶段,将谢灵运的“山居栋宇”拆散棋置于山水远近之间,以空间的变化愉悦感知,忘化生死流变的时间恐惧,并于随后所聚合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的文化力量之中,对后世中国文人精神的陶冶,也大致与西方宗教的功用类似。而以行、望、居、游为标准的山水园林的“入画”姿态也成为有别于西方驯化自然的抽象景观和日本人化自然的“如画”景观的关键。

10.jpg

11.jpg

12.gif

城市山林

尝游襄阳米公祠,其中有一处湖石嶙峋状,上有刻碑“城市山林”字样。针对杨万里提出的“城市山林两难兼”而书写的“城市山林”匾额,便是米芾最大的贡献,无论园林,还是赏石,都是古代文人亲近自然、师法自然、崇尚自然的一种表征,而他的砚山也预示着一种小中见大的宇宙观。

13.jpg

14.jpg

15.gif

16.jpg

所谓城市,俗世生活功名场也;何谓山林,文人逃避功名隐逸地也。城市与山林相互媾合,彼此映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忽然意识到,被文人们置于园林建筑中最高追求的“深远不尽”,其中的“深远”是空间经营的目标,而“不尽”则是对时间不尽的思索与对栖居诗意的追求。

17.jpg

18.gif

19.jpg

20.jpg

一方山水

当下中国设计界,寄望用西方现代理性精神来普渡众生的“海龟”们,和提倡回到过去的诗情画意的“土炮”们,两派各持己见,交锋激烈。前者妄自菲薄、矫枉过正;后者又略显清高,成仙成佛,毕竟过去是回不去了。

21.jpg

29.jpg

这个小小的项目以材料和建构的真实性,主动适应的工业预制化和商业化快速搭建的营造模式,以及对环境友好性为设计出发点,设计师重拾儿时山林间玩耍的童真和乐趣,精心营造的游览路径,令观者在游走、发现之旅中能够体验和感知自然,并由此获得愉悦和安心。将场地内的空间与场地外的场景分为佳俗——佳则收之,俗则屏之,若虚若实,若即若离。

22.gif

23.jpg

24.gif

25.jpg

26.jpg

自陶渊明以来,为普通人以身体感知为基础的日常注入诗意,已有1600年历史,或许,灵感与将来都在这深藏于国人心灵深处的“一方山水”之中。

27.gif

28.jpg

30.jpg

31.jpg

32.jpg

33手稿图.gif

34平面图.jpg
35分析图.gif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画王·大理石2019广州设计周展馆
设计总监:彭征
主案设计:谢泽坤
设计团队:夏声悦、郑瑾萱、叶子荣
设计单位: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企业网站:www.cocopro.cn
项目业主: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
业主团队:画王·大理石品牌策划组
项目地点:广东广州
设计时间:2019年11月
竣工时间:2019年12月
设计面积:91M²
主要材料:铁丝网、白色石子、水磨石、地毯、


一方山水-共生形态.rar
56.27 MB,下载次数:43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冰之汤2020-4-23 13:28:08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xu5292020-4-24 08:38:54
感谢楼主分享!~!~!
jujian90162020-4-24 09:49:10

感谢楼主分享!~!~!
詺芸2020-4-24 10:53:09
感谢楼主分享                                                                                    
迪啊哈?!2020-4-24 10:59:37
学习了 谢谢分享  
听风逝夜话江南2020-4-24 16:54:30
看了半天总结一句妈的智障
昀木川2020-4-26 09:40:24
如果设计可以抽象成数理化的数据,那替代人类做设计的日后也一定是机器人了。这个是必然的趋势吧,谢谢分享!!!
范怼怼2020-4-26 12:01:50
咦?这个展好眼熟啊  广州设计周的时候见过~
尚辉马仔2021-1-12 14:12:29
我以前看帖基本不回帖,后来我发现,这样不但会花掉我的金币,而且不厚道。于是我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个帖子,就复制上去,以表达我对楼主的谢意,把帖子顶起来,顺便帮自己挣点金钱。学习中,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