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 日和设计
有些人一早固定冥想练瑜伽,有些人上工前会先喝杯咖啡,也有人习惯清晨出门慢跑再去工作,这些日复一日的生活仪式,不仅让日常变得有趣、有意义,也像为身心做好开机的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尽管我不是那麽强迫的人,有时拍照还是需要透过一些前置的物品和行为,营造拍摄的仪式感,让我更加进入状况。今回就来谈谈几样形塑我工作仪式感的重要元素。
空间/ 共生制作
音乐:创造沈浸式的感受
人类是非常倚赖视觉和感官的动物,音乐、现场氛围跟气味,都会影响个人在空间的感受,并且有助於创作。於是拍空间时,我会尽量配合场域类型,控制和强化上述几个方面,让整体执行能达到加分的效果。
以前我到现场会先放音乐,基本上我不会乱放,大多就空间调性选择相似的感受播放。举例来说,偏古典的空间,我可能就不会放太现代跟电子的类型,但若是拍摄酒吧、俱乐部,设计感比较强烈的场所,便会搭配节奏性较强的音乐或电子乐让我融入情境,增强对环境的感知。
空间/ 禾睿设计
空间/ 于我国际
空间/ 金普顿大安酒店
除此之外,拍摄咖啡店、面包店、餐厅等商业空间,有人在里头做一些相关的产物,是件很有帮助的事!像是拍面包店的时候,厨房正在烤面包,你周围溢散着面包纷纷出炉的香气;烘培的味道又香又暖,甚至还有人端出来给你吃,那整个当下的工作气氛就会舒服而愉悦。假使没有营业,现场也缺乏面包辅助,它就宛如少了一点灵魂,尽管同样是面包店,但那种热腾腾上架的幸福感,还是稍微有落差,难以贴近真的有人在烤面包的样态。
空间/ 崧琳设计
咖啡:给自己转换的时刻
有时我一天会喝很多咖啡。除了咖啡本身的效力,它也会让我在拍照时比较沉静,而且很多时候可以充当心情和状态的转换。
偶尔在现场觉得有点累,我们如果突然离开会显得很奇怪,可是当我有一杯咖啡,我就可以跟客户说,「不好意思,我先去喝个咖啡等下再回来拍」,趁机为自己置入一个转场。抑或是案场拍到某个阶段,「那我们休息一下,喝个咖啡」,就像是一记顿号,适时让大家在不同的场景区域做转换,休息之余也重新调整。所以就我而言,咖啡在工作上是很好用的辅助物。
空间/ 新澄设计
空间/ 伴境设计
鸭舌帽:躲进隐蔽的创作时空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麽鸭舌帽也是构成工作仪式感的物件之一?
不晓得大家是否也是这样,我认知中的艺术创作,其实是很个人,甚至私密的事情,创作的过程应该是自己跟自己对话,呈现关於「我」的感受。倘若这时有人在旁边的话,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干扰。然而拍照这件事又满赤裸裸的,我们不太能杜绝他人出现,问问题、闲聊等等,所以我就会需要其他东西的辅佐,让我能更加专注。
空间/ 崧琳设计
戴鸭舌帽就跟戴口罩一样,允许我藉机稍微躲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我戴很低的时候,其实看不太到人家在看我或在干嘛,口罩也是,你会感到宛如被包覆在一个温暖的天地,处於被保护的情况中进行创作。
空间/ 禾睿设计
说明流程:建立互信让拍摄顺畅
最後一个,虽然不是物品,但也是我工作上之必须 ㄧ「说明流程」。
大家虽然知道要拍照,但并不晓得你接下来的流程和方式,而我通常会有自己习惯的做事流程,也较不喜欢他人去打坏这个 flow,所以我大部分时间会主动先跟别人介绍我的作法。例如我会从哪边开始拍?拍好之後,什麽时候可以跟客户讨论一下,还有关於事後修图调整的内容 ...... 因为客户有很多问题,而大家并不太会像学生举手发问,相对就容易有些突如其来的疑问打断拍摄。因此这些东西如果可以事先说明好,我们去主导一个情境的话,对双方都是一个比较好的体验。
空间/ Zoom Hairstyling
空间/ 伴境设计
我们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心情,有时 good day,有时 bad day。状况好的时候,受到的干扰是很少的,但是如果状况没那麽好,可能是前一天刚拍完很操劳的烧脑案子,前一天比较晚睡等等,心情上难免有些起伏,又或者现场无预期的状况造成较不适的干扰,一定会影响到创作思绪。那除了用专业跟经验来处理之外,我想就是尽量帮自己营造舒适圈,有音乐、帽子压低低的... 透过各种方式的介入,找到现场创作的平衡。
空间/ Draft Land
空间/ 昂衍设计
空间/ 觉知造所
空间/ 执见设计
其他 Jamie 专栏文章
Jamie Yelo关於摄影师这个称谓,其实我没有太多意见,因为这是大家认识的我。但说穿了,我是个喜欢创造的孩子,对创作没有特爱的工具,却有特别的热情。认真起来打拼时有个老灵魂,但对於创新与体验,永远像是实验室里的小朋友。我想分享我怎麽看我的摄影师工作,以及工作上的点点滴滴。Jamie Lo- 转载自:Hey!Cheese
- 图片©Hey!Cheese
- 语言:繁体中文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