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缘起
海街11号民宿完成于五年前,当时采用的增设阳台改变外立面的策略改变了当地原有方块形民宅的局限,带来了新的内外感观。随着海街11号的名声鹊起,这种设计策略在随后的几年逐渐在当地演变成了一种立面风格,村里后来新建的房子几乎全都是三开间的白墙方窗。当时想要通过简洁的立面效果来扭转村民们兴建”欧式别墅”的这个目标,竟然迅速地实现了。

▽视频©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1.jpg
▽水平线条的海岛民宿©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2.jpg

然而,一次尝试的成功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村里继续争相盖房,家家户户都希望能从旅游市场分一杯羹。几年时间,这个小海湾里的民宿数量增长了三倍之多,随着大批粗糙的自建房落地,小渔村又开始变成另外一种杂乱。这种无节制地发展带来的矛盾在一些年后就会表现出来:房子越建越多,但是缺少高品质的度假居所;渔村环境的日益嘈杂也会降低海滩自然资源的优势;人们会争相涌入下一个目的地,这里的发展将有可能变得不可持续。

▽通过外阳台带来的立面语言© 唐康硕

vsszan187382261056233.jpg
▽民宿入口© 唐康硕

vsszan187382261056234.jpg
▽通往大海的景观台阶© 唐康硕

vsszan187382261056235.jpg

空间整理
海街11号民宿也在这个时候迎来了扩充的机会,是不远处前后相邻的两栋方形三层民宅,夹杂在海滩上新建的十几栋房子中并不起眼。靠山的房子刚浇筑完主体结构,靠海的房子外立面已经完成;山边楼比海边楼的地坪高1.5米,改造要求对原民房不能有任何扩建和形态改变。

▽改造策略©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vsszan187382261056236.jpg
▽夜幕降临时的松弛感©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7.jpg
▽客房和观海前院©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8.jpg
▽拾阶而上的民宿©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9.jpg
▽海边楼局部©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10.jpg
▽茶饮店的观海前院©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11.jpg
▽观海前院©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12.jpg
▽观海前院的遮阳棚下©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13.jpg

我们将海边楼和山边楼的院子分离,面对海的院子完全对海滩打开,设置了茶饮配套的开放休闲场景;位于中间的山边楼院子作为民宿酒店的内院,和山边楼底层的大厅相结合。设计通过对台阶景观的处理建立了一条从海边通往中间院子的通道,利用高差拾阶而上到达中间院子的公区大厅,同时,一个空中的浮桥从中间院子直接联系着海边楼的二层。原有的海边楼台阶被改成了一个面对大海的长条形泳池。

▽底层景观和室内外空间联动©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vsszan1873822610562314.jpg
▽山边楼立面©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15.jpg
▽山边楼餐厅入口©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16.jpg
▽海边楼的天桥看向院子©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17.jpg
▽中间院子的民宿入口©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18.jpg
▽伸向院子的雨棚© 唐康硕

vsszan1873822610562319.jpg
▽餐厅的外廊下©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20.jpg vsszan1873822610562321.jpg
▽院子里的夏日清凉©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22.jpg
▽渔村小院一隅©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23.jpg

综合考虑了房间观海体验和成本控制之后,海边楼在保留了原有立面方窗的基础上做了简单的立面调整;而山边楼则采用了如斯坦因住宅一样的水平长窗作为立面语言,长窗和上方的通长遮阳板带来的强烈水平线条让建筑从周围同质相似的房子从跳脱出来,抵抗着周遭肆意发展带来的杂乱。

▽水平长窗©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24.jpg
▽从下沉庭院仰望山边楼©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25.jpg
▽水平长窗© 唐康硕

vsszan1873822610562326.jpg
▽白色天台©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27.jpg

材料语言
该项目的“材料化”(materialization)定义了一个更加内敛和人性化的使用场景,这主要是得益于江浙地区曾经大量使用的水泥类质感墙地面,以及其中形态、色泽各异的骨料带来的微妙变化。这种传统材料混合着轻建造的多层板和金属板,给渔村气质做出了一个当代性的表达。

▽渔村日常和游客采风©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28.jpg
▽茶饮店©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29.jpg
▽茶饮店的框景©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30.jpg

1,水磨石+水洗石
这是八九十年代南方常用的建筑地面和墙面材料,我们尝试使用了两种水洗石和四种水磨石的效果,用在公区、走廊和客房内部。餐厅和茶饮店采用了黑色沉积岩经过冲刷而形成的乌石作为骨料,与白色和灰色的水泥结合。

▽面对院子的餐厅©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31.jpg
▽餐厅里的黄昏光线© 唐康硕

vsszan1873822610562332.jpg
▽餐厅面对院子横向展开©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33.jpg
▽面对庭院打开的长窗© 唐康硕

vsszan1873822610562334.jpg
▽内外空间的连接©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35.jpg
▽面朝大海的客房©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36.jpg

2,灰泥和水泥
灰泥和水泥墙面是曾经乡村地区一种朴素又常见的饰面方式,我们在诸如餐厅和茶饮店的公共接待区域采用了水泥批刮的墙面和顶面效果;在客房走廊和客房内部采用了褐色的灰泥,与海边的礁石和沙滩色彩相呼应。

▽餐厅局部©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37.jpg
▽山边楼楼梯入口©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38.jpg
▽公共区域的材料语言© 唐康硕

vsszan1873822610562339.jpg
▽民宿接待区的材料碰撞©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40.jpg

3,多层复合板
暖色的多层板在室内空间中被反复使用:楼梯栏板、长凳座椅、公区和客房等等,从而形成了一个嵌入式的固定家具体系。多层板的木面质感与水泥质感形成对比,给近人尺度带来了更加温暖舒适的效果。

▽山边楼楼梯处的材料使用©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41.jpg
▽海边楼挑空走廊的天光©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42.jpg
▽海边楼楼梯间© 唐康硕

vsszan1873822610562343.jpg
▽山边楼楼梯间© 唐康硕

vsszan1873822610562344.jpg
▽山边楼楼梯间© 唐康硕

vsszan1873822610562345.jpg
▽山边楼楼梯© 唐康硕

vsszan1873822610562346.jpg

4,金属材料——钢格栅+铝板
金属材料设计灵感来自于村里随处可见的钢结构遮阳棚,在经过设计处理之后运用于中间院子延展的钢格栅雨棚,以及院子连通到海边楼二层的天桥。银灰色的金属材料能够给白色的建筑立面带来年轻活力、和有时代感的气息。

▽天桥和院子© 唐康硕

vsszan1873822610562347.jpg
▽天桥细节©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48.jpg vsszan1873822610562349.jpg

也有南风
在这样有自然风景的乡村环境中的项目,迄今为止最难解决的问题,是游客和当地人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和存留当地文化的预期。一方面,人们希望体验一片原汁原味的渔村小海湾;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能够随处找到熟悉的城市生活中的习惯和种种便利。

▽餐厅的廊子©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50.jpg

在渔村风貌已经几乎被三开间白房子整体置换了之后,面对新的设计命题,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空间整理和材料塑造,从小处着手,提供一个稍加“精致化”的民宿体验,以契合人们对于当下新的海岛生活的想象。同时也能够借助这个项目的实现探讨一个慢速松弛的休闲方式,基于樟州村这片海湾的长久发展。

▽泳池© 朱雨蒙

vsszan1873822610562351.jpg

如果说之前的海街11号营造出了生活化的民宿氛围,二期“有南风”则多了一份度假的轻松愉快。沿着步道拾阶而上,感受“南风之熏兮”的夏日清凉。看着院子里的上上下下和人来人往;茶饮店前荡秋千的大小朋友们;夜幕降临时海街和沙滩上的年轻男女…一切都仿佛是枝裕和的电影里一样,不过是平静生活的片段,温情细腻、娓娓道来,却有一种源源不断地力量,推动着我们的步履不停。

▽入口雨棚和海滩对望© 唐康硕

vsszan1873822610562352.jpg
▽海岛渔村区位图©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vsszan1873822610562353.jpg
▽首层平面©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vsszan1873822610562354.jpg
▽二层平面©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vsszan1873822610562355.jpg
▽建筑立面图©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vsszan1873822610562356.jpg vsszan1873822610562357.jpg
▽场地剖面关系©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vsszan1873822610562358.jpg
▽主要墙身节点©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vsszan1873822610562359.jpg
vsszan1873822610562360.jpg vsszan1873822610562361.jpg vsszan1873822610562362.jpg vsszan1873822610562363.jpg vsszan1873822610562364.jpg vsszan1873822610562365.jpg vsszan1873822610562366.jpg vsszan1873822610562367.jpg vsszan1873822610562368.jpg vsszan1873822610562369.jpg

项目名称:海街11号·有南风民宿酒店
项目地点:舟山市朱家尖樟州村
方案和深化设计: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设计团队:唐康硕,张淼,贺宁彦,李瑶
建筑面积:院子740平方米,建筑72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23.05-2023.10
建设时间:2023.10-2024.06
建筑材料:铝板,钢格栅,多层复合板,水磨石,水洗石,水泥
建筑摄影:朱雨蒙,唐康硕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JOKER—XC2024-6-26 15:23:42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syhgdesign2024-6-27 01:45:34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HZ小青年2024-6-27 10:06:35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阿茂_design2024-7-23 08:21:39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