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3530615109 于 2017-10-9 14:56 编辑
9月12日,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特邀建筑界泰斗伊东丰雄大师作学术讲座,华旻设计事务所的两位合伙人有幸被邀请作嘉宾。伊东丰雄大师通过几个案例讲述了“曲水流思”的理念。我们注意到,大师在表达他的理念的方式上,大量运用了“参数化设计”技术手段。
会议现场-伊东丰雄大师
会议现场
大师当然不会把技术内幕讲那么细,但作为内行,我们自然是要去琢磨门道的。下面,我们就伊东丰雄大师所设计的台大社科院图书馆和台中歌剧院这2个项目从参数化设计的角度进行技术解读。(本文中除现场照片外的全部图片都是华旻设计事务所根据伊东丰雄大师的设计重建,非大师的原创)
“树干般的柱子,
是借由具备自我衍生规则的设计算法配置而成。
看起来如植物般的双重螺旋,
在保持彼此距离的同时也长出复数的节点,
而两个螺旋的交汇之处变成了柱子的基点。
然后再将基点间做柏洛诺伊分割,
进一步决定出个别的屋顶板材的形状。”
——《建筑家伊东丰雄 永远热情、
前卫的【冒险家】》
台大社科院图书馆
时值伊东丰雄先生来深交流
我们亦对伊东丰雄先生的“台大社科院图书馆”
进行了一次再推敲式的解读
项目概念模型的再构建
以探寻其设计中逻辑构建的奥秘
·以下为我们的再构建模型:
伊东丰雄先生的设计强调“流变”
讲求从现下脱离了生命规律的横平竖直中
重新返回于不断流动圆融的自然状态之下
同“曲水”一般
用自然的活跃的变化之美
来赋予建筑以生机
在台大社科图书馆的项目中
我们不难看出
伊东先生运用了两个具有自然性质的生成系统:
Fibonacci(斐波那契)和Voronoi(莫洛伊法则)
以其作为控制依据而得到了最终的形态
·下面我们来演示再推敲的逻辑构建过程:
1、“借由具备自我衍生规则的设计算法配置而成”
“黄金的螺旋”自然之美的规律摘取
利用Fibonacci(斐波那契)螺线的规律
我们通过递归算法来获得了分布依据的主干
并利用一定的随机运算
做出了最初的布点
2、“看起来如植物般的双重螺旋,
在保持彼此距离的同时也长出复数的节点”
基于最初的分布点
我们继续利用Fibonacci(斐波那契)
获得了“植物般的双重螺旋”的分支
并根据相邻关系通过循环的旋转进行了分布优化
同时在每条旋臂上获得规律性的节点
3,“而两个螺旋的交汇之处变成了柱子的基点。”
通过交集判定的运算
我们获得了所有曲线的交点
来作为生成柱子所必要的参考点
以及后期各个天花部分的划分依据
4,“再将基点间做柏洛诺伊分割,进一步决定出个别的屋顶板材的形状。”
我们将所获得的所有节点
通过Voronoi(莫洛伊法则)运算
切割出具自然美感的多边形
之后对多边形进行圆滑性处理获得细胞般的图元
最后我们制作出树状般的柱子
生成出体量获得最终形态
II. 在台中歌剧院项目中
伊东先生则应用了一种重复连续衔接的曲面结构
——极小曲面
来作为建筑的主要结构
台中歌剧院
#极小曲面
是一种数学曲面
其变化柔和,错综复杂的形态
充满着神秘感
运用相应的数学式
我们通过程序判定的方法来获得拟合面
通过圆滑处理来获得曲面形态
* 值得一提
先生的“台大社科院工程”
其施工时间长达3年之久
设计时长更是长达2年
施工前分了4个阶段进行模型的试验以及测试
非线性的造型亦使用了FRP模具花费了很高的成本
严谨的技术要求
使得施工期间进行了多次测试
整个工程项目造价之高昂
幸得多方的理解与支持
工程才得以顺利的完成呈现
台大社科院图书馆结构图
伊东先生不断探索人,自然,建筑之间的关系
其精益求精的设计精神,严谨的施工要求
在粗放高速的国内市场下
是同作为参数化设计者的我们所应学习的
我们将学习先生的精神与态度
并自主研习将
参数化设计技术
BIM模型信息化技术
二者相结合
在将来呈现出更为优美、严谨的作品!
结语:HMD華旻室内設計事务所一直致力于BIM技术的研发及推广。除了在设计的全过程中使用BIM技术外,我们还与深圳的大型装饰企业一起,合力研发BIM设计对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和升级。
本文为 HMD華旻室内設計事务所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