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江边的风物食集是Under clouds 半山腰餐饮品牌在上海的第二家店,选址为西岸梦中心。餐厅建筑面积728平方米,位于黄浦江边,坐落在始建于1920年、曾是亚洲最大水泥厂的上海水泥厂旧址,从店内望向江畔则是江岸运输码头船坞(梦船坞),也是原上海水泥厂运输水泥的码头。而西岸梦中心的背后,则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上海国际传媒港。曾经的工业遗产如今焕发新生,成为城市商业与文化生活的全新地标。

▽建筑立面©王尚

vsszan189142251113501.jpg
▽入口长桌©王尚

vsszan189142251113502.jpg

从石崖到码头,延续山的“朴实”,用夯土、木石、红砖、混凝土的力量,筑成可停留的山岸,每一溯金沙江的水,都奔涌向黄浦江的入海口。从云南(长江上游)到上海(长江入海口),从食物到风物,继承遗产的厚重,融合自然的“丰饶”,我们一边回源,一边前流。这,是我们对“半山腰”上海西岸梦中心店的愿景。

▽散座区©王尚

vsszan189142251113503.jpg
▽就餐区细节©王尚

vsszan189142251113504.jpg

自然质朴的亲近感
滨江步行道旁,吹着黄浦江的微风,门店紧邻江岸运输码头船坞,同时与前滩CBD遥相呼应。设计之初我们从品牌故事和场地历史出发,希望打造一个既跨越时空,也跨越距离的对话,将云南的人文风情与上海西岸的历史气韵,伴随着涛声细语融入消费者的就餐体验,就此拉开“半山腰”上海西岸梦中心店的序幕。

▽风物就餐区©Icy

vsszan189142251113505.jpg
▽散座区©Icy

vsszan189142251113506.jpg vsszan189142251113507.jpg
▽散座区©王尚

vsszan189142251113508.jpg

空间设计手法上,通过建构具有“丰饶”感的多层次空间,打破零售与用餐空间界限的风物食集以满足丰富的业态形式。我们定义了以船厂为焦点的历史轴线和以滨江风景为体验的景观轴线,历史轴线联系了室内半私密区构筑,风物区和老船厂,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对话,也是这个空间介质中基于风物与料理(云南-风物食集-上海)的对话,而景观轴线也在视线上联系了餐区和滨江景观。

▽风物就餐区©Icy

vsszan189142251113509.jpg

材料运用上,我们思考上海的底色是人与钢筋混凝土森林背后都市的故事,而云南的则是人与大自然共生的状态。在黄浦江畔翻新后的水泥厂的“梦中心” ,我们期望在一个水泥建造的盒子里,用自然与半工业化的语言建构一个独特的就餐体验空间。

▽风物区©王尚

vsszan1891422511135010.jpg
▽风物区©Icy

vsszan1891422511135011.jpg

通过自然材料的工业(在地)化演绎,由水泥厂与云南餐厅两个场域提取两种原生主材:水泥,红土。两种材料经过工厂加工后得到:混凝土 、红砖,作为贯穿整体空间的主要材料。在餐区以红砖为主混凝土为辅,在风物区以混凝土为主红砖为辅,回应主题半生不熟,即材料和食材一样,都需要在地加工完成,隐喻一个来到大城市生活的云南人的状态。再基于不同的空间属性,在局部和软装上结合不同的原始自然材料和绿植。

▽风物展览区©Icy

vsszan1891422511135012.jpg
▽风物展览区©Icy

vsszan1891422511135013.jpg vsszan1891422511135014.jpg
▽风物区细部©Icy

vsszan1891422511135015.jpg vsszan1891422511135016.jpg vsszan1891422511135017.jpg

户外空间材料上采用混凝土砖、红砖、石头,景观的加入凸显出了自然的野性生长,给予户外的粗野感。立面上,半山腰餐厅用“红色混凝土板”替换掉原有的落地窗和墨绿色石材,让整个餐厅在街区里显得别具一格,富有生机。触摸墙面能感受到天然材料的力量感,当上午的阳光照射墙面,凹凸的材质感被光影强化,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同时在不同的时间段,阳光让不同的景观倒影呈现在墙面上,在半山腰餐厅的立面上进行着光影创作。

▽入口外摆区©王尚

vsszan1891422511135018.jpg

风物区材料上采用混凝土多,红砖少,结合耐候钢的金属感,增添零售的精致感。作为Under clouds 半山腰餐饮品牌第一家引入风物零售+餐饮的店,设计之初我们就考虑在轴线上和原有码头船坞联系,在空间地域和时间上对话,因而风物零售空间与就餐区中间的空间流线旋转了45°。而风物区作为一个带有展销属性的空间,将吧台作为开放式的岛台,可以让每一个顾客以参与制作食物的方式进入餐厅,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去了解品牌,了解云南,丰富了就餐形式,也将温度赋予了空间。

▽包间©王尚

vsszan1891422511135019.jpg

餐区的入口设计
公共用餐区材料上采用混凝土少,红砖多,结合木质家具,营造用餐的温馨感。用餐区分为户外开放用餐区,室内开放用餐区,室内半私密用餐区。首先在入口处打造一个现代的长桌,过渡风物区和餐区的联系,而长桌宴是云南少数民族聚落常有的聚餐形式,每当村里有重要仪式或者招待外人的时候举办,因此也寓意着半山腰对每一位来客的重视。

▽入口卡座©Icy

vsszan1891422511135020.jpg vsszan1891422511135021.jpg
▽入口长桌©王尚

vsszan1891422511135022.jpg

开放餐区过渡到半私密餐区,采用钢丝吊挂红砖进行隔断,错落有致的悬挂红砖仿佛跃动的音符,为就餐空间注入了灵动与趣味,赋予整个环境一种轻盈而富有韵律的氛围,通过局部的抬高也创造了不一样的就餐空间,让用餐的客人产生视觉联动。吊顶采用GRC木纹混凝土,打造一个用现代语言来设计的“原始木屋“,沿墙布置景观绿植,通过材料和食材的气味把用餐的人带入云南的乡土气息之中。

▽砖块细节©Icy

vsszan1891422511135023.jpg
▽砖块细节©Icy

vsszan1891422511135024.jpg vsszan1891422511135025.jpg

包间材料上采用混凝土地面与红土墙面,采用红色的夯土是回归砖的本源,在材料上通过解构–重组–再解构的手法为“半山腰”上海西岸梦中心店的故事结尾,同时木制的吊顶和灯光的搭配也营造聚餐的松弛感。

▽风物展览区©Icy

vsszan1891422511135026.jpg vsszan1891422511135027.jpg

除此之外,照明团队基于天气、时段、时间的变化,调试出适用于不同用餐场景的“光环境”转换。无论是正餐、悠闲的下午茶还是夜间漫不经心的酒局,食客都能在舒适的氛围中享受当下。

▽夜间餐厅©Icy

vsszan1891422511135028.jpg
▽夜间立面©Icy

vsszan1891422511135029.jpg

运营方半山腰是源自云南的生活方式品牌,主打以自然本真的料理定位提供放松的饮食体验。设计团队也是来自云南、游历世界后扎根长三角的设计师。我们秉承一种云南少数民族来到大都市的“半生不熟”,试图把“山里人”走出大山深处的一种懵懂状态带到这个空间中。相比梦中心其他店面的精致,我们反而采用了“半工业化”的方式去反衬原始本真的风物在高度发达的城市中的“半加工”状态,期望建构一个城乡二元交融的新风物体验空间。

▽轴测图©平介设计

vsszan1891422511135030.jpg
▽平面图©平介设计

vsszan1891422511135031.jpg
vsszan1891422511135032.jpg vsszan1891422511135033.jpg vsszan1891422511135034.jpg vsszan1891422511135035.jpg

项目名称:黄浦江边的风物食集
项目类型:室内设计
项目设计:2024.01-2024.06
完成年份:2024.08
项目策划与管理:张本盛,倪文明,木木
设计团队:
平介设计:李宗键,李筱葳,王蕴伟,张莹,吴江,吴斯,李宣亚,李若妍
苏州大学:杨楠,肖湘东
苏州同采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软装设计):徐飞,宋颖
北京光舍光度照明设计有限公司(照明设计):韦绍博,陈琳玉
苏州市匠行花艺设计有限公司(园艺设计):谢俊溪
上海领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方):廖承忠,张曾成
合作方:
外立面GRC挂板:素造建筑
包间仿夯土艺术涂料:inlabism研何
项目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西岸梦中心4号楼
建筑面积:728.0㎡
摄影版权:Icy,王尚
客户:半山腰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阿茂_design2024-9-26 08:27:50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HZ小青年2024-9-29 15:10:40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nuannuan01472025-5-16 17:08:13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