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670747950 于 2013-12-7 23:16 编辑

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观复古典家具博物馆联合主办,“凿枘工巧”——中国古坐具艺术展将于2013年12月12日至2014年1月5日在北京举行,展出地点为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52a1860a0b1cdc6498000001.JPEG
52a1860be744f90def000001.JPEG
52a1860c0b1cdc24cf000001.JPEG
坐是一种本能的行为,但其背后却隐含着更为深邃的社会内涵。“坐”与“坐具”的发展历程反映着中国各时代人的状况、是最鲜活的历史地域文化代表物。
展览以中国古代坐具为展示主题,荟萃了来自海内外藏家手中真品珍藏,展品时间跨度自辽金至民国近千年,展品近百件,并配有中国家具高科技多媒体演示。力求细致、科学、全面地呈现中国古坐具艺术基本完整的体系和样貌,将传统文化精髓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展现,传达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意境,使大众正确认识家具文化、理解家具艺术,推动中国家具文化研究与发展。

此次展览及后续成书,对中国古代家具历史与文化艺术研究、收藏、大众教育、文化创意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推动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的发展,发掘民族文化精神,彰显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独特个性;另一方面,中国古坐具作为人类文明共同的文化财富,加强其与世界的关联,扩大传播度,让世界共享人类文明成果。
相信,每一个走进这个展览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享受文化与智慧的洗礼,开启一段发现美的观途。

附:凿枘工巧坐具展部分展家具
黑大漆南官帽椅

规格:长 60 厘米     宽 48厘米     高 92厘米
材质:榆木/披灰/黑漆  
出处:山西(晋南地区)
时间:17世纪

此椅整体造型朴质凝练,光素无饰,具儒雅之气。矮靠背,宽坐面,侧脚收分适度。三弯式靠背板依合人体斫制而成,各部曲线恰到扶持。其扶手线条曲转流畅,烟袋锅榫卯处转折自然,与波折微妙的鹅脖相接,形韵俱佳。
通体批灰、髹黑大漆,除在腿、枨处有少许漆皮伤损外,其余部位均保存完好。其漆质上乘,色泽古雅沉穆,且得数百年造化,断纹满布,梅花断、牛毛断等纹络纵横。此椅出自晋南地区,明味十足,造型与工艺不让同时期的黄花梨制器。

52a187ee0b1cdc6db4000001.JPEG
52a187ef0b1cdc01ff000001.JPEG
黑大漆麒麟纹圈椅
规格:长 60.5厘米    宽 48.5厘米    高 97.5厘米
材质:榆木/披麻灰/黑漆
出处:山西(晋东南地区)
时间:16世纪

圈椅形体端庄沉稳,雍容大气,布局经营繁简得当,加之工匠的精湛制作,使艺术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此组圈椅,处处制作精良,历经数百年风雨,尚能保存完好,磅礡面世,当属罕见。


其材质为山西本地所产榆木,披麻、挂灰、髹黑大漆,断纹密布,因部位不同呈牛毛断、小蛇腹断等。
椅圈三接,靠背横竖材皆起剑脊棱,四抹,最上部为如意形开光,中间为麒麟纹花板,上下为剑环式开光内嵌骨板,下部亮脚两头翘如云头。C形或S形连帮棍,前后腿上沿皆设成对挂牙,垂至椅面,中上段雕为卷草。椅面冰盘沿上打洼,下收凹线,隐见棱角。椅面下四周皆为高拱罗锅枨顶刀把牙的做法,这在椅具中较为少见。

此组圈椅制式别具一格,距今为止所发现近似者之数量(包括残缺的)不过几十件,且年份不一。综合考证,此椅应为明代中晚期晋东南官家旺族所有。

52a187f00b1cdc1db5000001.JPEG
52a187f20b1cdc2c60000001.JPEG
52a187f20b1cdc3e79000001.JPEG
黑大漆描金彩绘靠背椅
规格:长 63 厘米   宽 50 厘米   高93厘米
材质:榆木/披灰/黑漆描金彩绘
出处:山西

明《遵生八笺》曰:“禅椅较之长椅,高大过半。”此椅椅面宽大,软屉,直靠背,可容跏趺坐,为打坐之用,故亦可称之为“禅椅”。

此椅为榆木所制,椅面四平,前大边因年久磨损、风化,边角已呈圆形。壸门牙板,中设分心花,雕琢刀法爽利,腿足中部上翻花牙,挖缺做,与内翻马蹄腿呼应,马蹄下有承足。宽阔的弧形靠背,圆形直搭脑,以荷叶斗栱式腿足承托;后背三攒,上部如意开光内镂雕卷草纹,中镶素板,下设壸门亮脚;两边分设卷草纹海棠形开光及壸门亮脚;两端抱鼓墩,地栿、抱鼓、站牙,一应俱全。

整器淳朴凝重、古风扑面,细细观察,尚可于靠背、座面下牙板等处,发现残留的漆灰痕迹,上面描金红色花卉纹样依稀可见,显然该椅当初为黑漆彩绘之作。其漆层与灰层均较薄,源于靠背结构复杂、雕饰精细。薄漆薄灰既对器物起到了保护与装饰作用,又可使细节得以充分体现,故常施于雕琢精细的器物之上。

52a187f5e744f92d02000001.JPEG
52a187f60b1cdc43d0000001.JPEG
52a187f803e0435986000001.JPEG
明代黑漆交椅

产于华北,在椅类之中,交椅有可能是最独特又最如谜的。其造型像汉人的半圆凭几或者方椅靠背与湖人的马扎底座联姻组成的。交椅最早出现的应该始于辽宋时代,跟其他的传统椅类晚到两三百年。究其来源已无从考证,不管究竟从何演变而来,在慢慢地发展过程里,最终已不再是平常百姓所能够使用的家具;其使用者的地位逐步提升,最终达到了顶峰,为达官贵人所专用,皇帝和贵族们在宫外出游之时经常用到,是他们当作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传世的明代交椅罕见,尤其圈背的样式;此把扶手流畅而卷头自然。攒框的靠背如意开光与亮脚充满与简洁。下面的铁铰钉,脚踏,与托尼都有难得的元配状态。整体的形貌有明代贵族的气势。

52a1899ae744f938ca000001.JPEG
52a189980b1cdc639d000001.JPEG
52a1899703e043690b000001.JPEG
清代早中期南官帽椅
产于华北,此椅子即南官帽椅的样式,又有清雅文气的容貌。高狭窄之靠背与大弧形塔脑有温柔高僧的独点。 52a1899ce744f96426000001.JPEG

清代中晚期榉木圆椅
产于江南,明清时代,圆凳与圆椅都是传统的样式。绘画中的不少,但是传世的罕见;尤其是圆椅。此把有不大而有小姐的气质。圆靠有卷头背板与拐攒接围子。圆坐彭腿有拐子浮雕与内转卷足。

52a1899d0b1cdc4988000001.JPEG
紫檀“风光和雅”嵌大理石拐子扶手椅
清乾隆 长67厘米、宽53厘米、高105厘米
通体饰拐子纹,线条简洁,背板凸雕“风光和雅”。下嵌云石,与文字情趣相和,整体端庄。

52a18a430b1cdc67dc000001.JPEG
紫檀嵌大理石仿藤鼓凳
明晚期  直径36厘米,高48厘米
圆形大理石面心,上下各饰一圈铜钉,仿藤编效果,费工费料,造型经典,浑圆饱满。
52a18a460b1cdc1a90000001.JPEG

52a18a4a03e04336f7000001.JPEG
黄花梨镂空福字纹四出头官帽椅
明晚期  长61厘米、宽50厘米、高113厘米  
靠背板上做文章,上部镂空“福”字,中间嵌长方瘿木,下部镂空如意云头,工艺独特,整体大气。

52a18a4be744f9065b000001.JPEG
紫檀宝座
清乾隆  紫檀福庆龙纹象足宝座,观复博物馆藏。

52a18a53e744f97512000001.JPEG
黄花梨双龙纹交椅
明晚期  长63厘米、宽45厘米、高101厘米
前身胡床,宋代定型,用料讲究,靠背板雕如意云头,椅身雕双龙纹,多处使用白铜件,使之坚固。 52a18a4ee744f94e8e000001.JPEG

剔红花鸟纹南官帽椅
清中期  长61厘米、宽48厘米、高113厘米
通体剔红,靠背及座面均饰花鸟,富丽精致,观赏大于实用,古人生活奢华,此为例证。

52a18a5103e0437fdd000001.JPEG
紫檀西番莲纹扶手椅
52a18a530b1cdc6a8c000001.JPEG
“凿枘工巧”——中国古坐具艺术展_52a1899d0b1cdc4988000001.JPEG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季枋2013-12-8 14:16:06
此帖甚是精彩!!!!!!
duan72232013-12-9 22:04:05
好贴,   看见了历史的痕迹!
jingjinglin0772013-12-24 11:38:08
好好好,学到东西了
SYY5202014-2-28 11:23:25
不错,还是中式古典家具有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