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3.jpg

艺术家的自宅常需要将工作需求和生活状态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兼顾工作、会客、起居,还能用作展览——平常人家不太会关注的功能。

北京的一位艺术家邀请左通右达建築工作室完成自宅建築改造,她的家位于一栋五层公寓的顶楼,家中保留了现有露天庭院,创作空间又保有绝对的隐私感,对于作画的位置,光线的角度和视线所及的景象,都经过业主和設計師的斟酌考量。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4.jpg

露天庭院夜景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5.jpg

大画室

在此之前,左通右达建築工作室的创始人王旎和张大为,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参与实践了场景空间設計,他们一直试图用設計打破和消解东西方文化二元对立的隔阂,工作室“左通右达”的名字灵感就源于《千字文》中“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6.jpg

左通右达建築工作室创始人王旎和张大为

而这个项目的挑战在于,原有结构的承载力限定了空间需要腾挪转移。空间梳理之后,王旎和张大为重新定义了建築和庭院,组织安排了动线和垂直交通。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7.jpg

流线及结构分析图

在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全新的计算之后,新增荷载控制在9吨之内。設計的全新钢结构被‘绑’在原混凝土框架结构之上,避免对原结构产生负面影响,并起到一定的围箍作用。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8.jpg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9.jpg

功能分区图

在空间规划和动线上,由主入口开始向内延伸的公共区(会客,展览),向半公共区和私人区域(起居,画室)过渡。

展览/会客空间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10.jpg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11.jpg

每个空间性质的转化,通过轨道移门的开启和关闭,窗的位置和玻璃透明度,结合楼梯和走廊的过渡空间,来引导访客对于空间的可见和可达性。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12.jpg

与展览/会客同在一层的餐厨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13.jpg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14.jpg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15.jpg

一层的卫生间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16.jpg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17.jpg

首层会客区大面积使用深灰色纳米混凝土地面以及墙面,手工打磨的颗粒感配合颜色木纹的纹路和光泽,整体压低会客区的色调,与庭院的淡灰绿色真石漆形成场景空间外的对比,强调从室外投射进入的自然光给空间带来的精神体验。

由一层走廊转向楼梯上二层,空间的色调开始转淡,浅灰色墙面和同色木地板,配合天光强化进入私人工作区前的情绪准备。

工作空间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18.jpg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19.jpg

在工作区域,設計師为艺术家設計了三个画室,通过新增钢结构来控制层高,开窗和房间的尺寸,同时通过自然光和墙壁的反射对画室光环境的影响,营造了氛围各不相同的创作空间。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20.jpg

二层的三个画室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21.jpg

工作室

二层整体使用浅灰色纳米混凝土地面和灰白色墙体,落地玻璃幕墙让光线作为空间唯一的表情,为工作区带来静谧和纯粹。

现在,从楼梯跟随脚步上到顶层庭院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22.jpg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23.jpg

为了增加空间的隐私感,内向庭院中新增建築立面的幕墙起始标高为5.6米,这意味着首层会客区的视线高度上没有任何开窗,让整个庭院成为一个均质的露天展览空间。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24.jpg

立面背后由隐藏一层通向二层大画室的楼梯过渡空间,玻璃幕墙结合庭院和天光作为一个自然采光的玻璃盒子,以此来过滤直接进入大画室的自然光,使得画室光线更加柔和。天光渲染了由一层公共/半公共空间,过渡向画室和私人空间的情绪变化和仪式感。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25.jpg

空间气氛和情绪的过渡,通过材料的颜色,材质和光线混合构成第二次转化。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26.jpg

拥有三个画室的艺术家自宅,视线停落的地方都是细腻的景致-27.jpg

三层露台可俯瞰大画室和庭院,夜晚从玻璃幕墙漫射出的光线,作为城市景观,渲染了整个建築的气氛。

55这个数字对于业主而言代表特殊的意义,所以这个项目的名字是Apartment 55(A55)。A55从設計到建造完工为期三年,在这个限制条件极其苛刻的项目中,設計師尝试最大限度地为建築空间带来与功能相宜的变化和节奏,感知和形式,轻盈和沉重,光影和颜色,希望这些交织在一起的综合体验,连同业主创造的艺术一起,缓缓降临。

项目地点:北京

基本功能:住宅空间/工作室

建築规模:300平方米

建成年份:2019年

场景空间設計:左通右达建築工作室

主创設計師:王旎、张大为

設計团队:杨树军、寿大光、范意任

结构設計:刘粟

施工团队:大有和诚建築软装设计

主要材料:纳米水泥(Soluzioni Microverlay)、家俱(CASSINA)

摄影師:孙海霆

END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