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停车场不再单调,这里多了景观平台,形成有趣生动的景观
5年前|上海建联|建筑设计|100%
...的空间效果和保留停车功能的需求,停车场的上方增添了景观平台。通过台阶的设置,大平台成为内庭院空间的延续,从而形成不同标高的公共空间体系,而台阶也成为内庭院举办户外活动时的观众座椅。平台上布满了错落有...
预览图片
2 / 海南生态智慧新城数字市政厅 | 素朴建筑 | 2021 | 中国
1年前|archdaily|建筑设计|100%
...的综合开放性功能,从热带地区气候策略出发,引入自然景观台地,以及一系列高低贯通的院落、室外中庭和冷巷体系,与不同建筑功能空间体块相互嵌合设计,借鉴东方园林庭院系统的抽象原形,塑造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立...
预览图片
3 / 2017 ASLA 住宅空间設計荣誉奖:电报山住宅空间景观,旧金山
5年前|设计灵感精选|建筑设计|100%
... ASLA评奖委员会 项目概述 PROJECT STATEMENT 电报山住宅空间景观設計消除了业主和辽阔景观之间的屏障,扩大了现有坡地住宅空间的入口广场和外部空间。而这一切得益于設計師为来访者精心安排的戏剧性的景观序列。在这段从人...
预览图片
4 / 山西大同经开区招商展廳方案設計
5年前|设计时报|设计情报|100%
...湖景区对面,交通便捷,风景优美。深厚的底蕴,优美的景观,独特的区位赋予了这个场所特殊的场所精神。 顺应能源革命,推动大同经济“清洁、安全、高效”的发展是这个展馆的特殊使命。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场所精神和...
预览图片
5 / 西川生态公园景观设计 | 翰祥景观 | 2023 | 中国河南
1年前|序赞精选|景观设计|100%
...提供日常生活所需与城市目的地。 ▽区位分析图© 河狸景观摄影 ,设计挑战与回应 ,在上游灌溉渠不断的污水泄洪压力下,西川不仅面临环境改造与生态修复的重大课题,更要求这种修复具备自然永续的能量,满足经济...
预览图片
6 / 南山别处民宿,重庆——南山中的隐士
5年前|设计灵感精选|民宿设计|100%
...农舍的原貌,并原建築对其进行结构加固改造。在原建築景观,营造出轻松惬意的场景空间外空间。这里设有可供家人朋友聚会,个人体验或工作的起居室、小餐廳、六间風格各异的客房和棋牌等活动室。 ▼沿着蜿蜒的小路便...
预览图片
7 / 漫游白色切片,上海之鱼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 | 2021 | 中国上海
3年前|archdaily|建筑设计|100%
依托 270 度全方位环湖景观视野,改造项目在原有的建筑体量之上置入多级白色切片,形成从湖面到天空连续的漫游系统,串联起多级观景平台,带来步移景异的立体观景体验。同时,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互通,以特色功能引入...
预览图片
8 / 建築師在停车场上盖了个大屋顶,大人孩子都玩得不想回家
5年前|大寒酒话|建筑设计|100%
...的空间效果和保留停车功能的需求,停车场的上方增添了景观平台。 通过台阶的设置,大平台成为内庭院空间的延续,从而形成不同标高的公共空间体系,而台阶也成为内庭院举办户外活动时的观众座椅。 平台上布满了...
预览图片
9 / 天目湖馥裕度假酒店 | 金石景观设计 | 2023 | 中国江苏
1年前|序赞精选|酒店设计|100%
...而居,拥有不可复制的自然环境资源。 ▽鸟瞰图©河狸景观摄影 酒店占地3200平米,业主用了十年时间来维护这片土地,场地上遍植各种名贵苗木;包括黑松、大阪松、原生紫薇、造型腊梅、日本杜鹃、羽毛枫、石枫等。可观...
预览图片
10 / vivo深圳总部办公楼竞赛方案設計
5年前|贝克街的札记|建筑设计|100%
...双向八车道,南侧则是规划中的两车道道路和滨海公寓,景观视野十分优越。另外,规划条件是容积率为12,限高150m,覆盖率55%。建築体量因此而庞大,并且有严格的高度与面宽的比例限制,如何让建築更和谐地融入城市环境是...
预览图片
11 / 山东省荣成天鹅湖湿地公园景观廊及观鸟塔
5年前|AR发布|建筑设计|100%
...湿地东北角,此处背靠一片茂盛的黑松林,面朝整个湿地景观。建築在场地中的形象可以被理解为一座“桥”和一座“塔”:水平向的景观廊长71米,如同湿地上的一道长桥,架空漂浮在柔软的土壤和水流上,最大化地保持了自...
预览图片
12 / 武汉严西湖畔绿地 | 承迹景观 | 2022 | 中国湖北
2年前|序赞精选|景观设计|100%
...的印象派画作。 ▽场地环境© 王宁 ▽场地印象© 承迹景观 面对这幅“画作”,我们希望人们在与之为伴、远眺欣赏的同时,还能够进入画中成为它的一部分,由赏画的人变为入画的人。于是我们以湿地为中心,依现状竖...
预览图片
13 / 珠海斗门区景观
10年前|点燃secai|建筑设计|100%
景观塔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斗门特有的水文化,以跃鱼的姿态象征斗门的富饶和蓬勃发展的前景。同时,景观塔采取中轴对称的设计手法,满足多角度和全方位的观赏需求。 塔身中部膨胀,释放更多的内部活动空间,塔身整体...
预览图片
14 / 龙泉山镜高空平台 | BUZZ庄子玉 | 2023 | 中国四川
1年前|序赞精选|建筑设计|100%
...建筑物,对它的设想理应是“流动的”,“消融的”,“景观的”。建筑深处龙泉山顶的自然环境之中,但主观视角又在俯瞰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级超大型都市。 ▽项目与城市关系© BUZZ庄子玉工作室 故而,如何通过“人工...
预览图片
15 / 智利塔尔卡观景平台
13年前|charliexu|景观设计|100%
...个平台被分为两部分,较低的平台嵌在陡坡中,在广阔的景观中强调了海浪孤独的听觉感受。 楼梯通往底部岩壁,由一系列木条组成的挡土墙同时还作为屏障包围住了游客。高处的过道通往一个开放平台,参观者可以在这个...
预览图片
16 / 三代家庭住宅 | 即作建筑 | 2022 | 中国北京
2年前|序赞精选|居住空间|100%
...妹房临近父母房,其推拉长虹玻璃立面面对与中庭并置的景观走廊,可有选择地开启,让内部空间向外蔓延,与公共空间和父母生活空间建立物理和视线的互动。 侄子的房间位于父母房的楼上,由于当地建筑高度的限制而顺势...
预览图片
17 / Aarhus Vand供水公司总部 | CEBRA | 2022 | 丹麦
1年前|序赞精选|建筑设计|100%
...置的茎干上耸立着类似睡莲的圆形平台。这些平台与外部景观、材料、色彩和植被一起融入建筑设计中,营造出一种踏入清澈湖底的错觉,光线从睡莲的花瓣和纤细的茎间透射下来。 ▽中庭空间©Mikkel Frost ▽类似“睡莲”的...
预览图片
18 / 生态智慧新城数字市政厅 | THAD | 2021 | 中国海南
6月前|序赞精选|建筑设计|100%
...的综合开放性功能,从热带地区气候策略出发,引入自然景观台地,以及一系列高低贯通的院落、室外中庭和冷巷体系,与不同建筑功能空间体块相互嵌合设计,借鉴东方园林庭院系统的抽象原形,塑造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立...
预览图片
19 / 盒子的律动 | 广州南湖山庄高层住宅空间
5年前|AR发布|建筑设计|100%
西侧景观低点 摄影:陈小铁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路东侧,此地块背山面水,东面靠山,可以看到美丽的山景,西面,南面视野比较开阔,可以望到波光粼粼的南湖及广州市区,地块垂直高差达118米,拥有得...
预览图片
20 / 寻求新建築与乡村景观的融合——大发天渠游客中心,贵州
5年前|设计灵感精选|设计情报|100%
...村并没有可传承的典型传统建築形式,而山、河、苍翠的景观是它最大的资本。因此,大发天渠旅客中心的設計以另一个角度切入这个人文贫瘠的场地: 不强加符号式的传统建築元素,而是强调与自然环境和谐衔接。大发天渠旅...
预览图片
21 / 那拉提草原游客中心 | 启迪设计 | 2023 | 中国新疆
1年前|序赞精选|建筑设计|100%
...呼应,宛如一个微缩的空中草原。建筑延续了草原的有机景观,模糊了人工与自然的边界,使得建筑与自然有机融合。 ▽基地区位分析© 合一工作室 ▽那拉提草原美景© 中国西部旅游 ▽屋顶的起伏与远山呼应©章鱼见筑 ...
预览图片
22 / 淝河中央智慧公园社区中心|空间塑造,内外共和
5年前|AR发布|建筑设计|100%
...过程 △建築体量围合的城市半开放空间 交流空间 通过景观台阶引导向上,便是空中庭院。設計師采用挑空的手法最大限度的为周边居民创造出一个日照及光线俱佳的活动平台。为了保证空间的舒适性,建築師与结构工程師共...
预览图片
23 / 日本 | 东京工业大学Hisao & Hiroko Taki广场 | 2020 | 隈研吾
3年前|隈研吾|景观设计|100%
...,而地面上的部分则形成一座绿色的山丘,与周围的校园景观融为一体。“屋顶”由一系列种满植被的台阶与露天平台组成,与相邻图书馆绿色的百叶幕墙产生共鸣,共同创造出一处生机勃勃的绿色“山谷”。而此处作为校园内...
预览图片
24 / EID Architecture公布了华侨城第二总部大厦的国际竞赛方案
5年前|AR发布|建筑设计|100%
...人们交流互动体验的同时,提供休憩、购物,贴近自然的景观环境与空间体验。 △项目涵盖总部办公、精品酒店、公寓、展览、剧场以及配套商業等 △模仿自然梯田的层叠式平台 随着层叠式的平台继续向上延伸,企业总部...
预览图片
25 /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中心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2018 | 中国四川
2年前|archdaily|建筑设计|100%
...包含游客服务中心、国际交流中心、荷叶宾馆改造、林卡景观、白水河和翡翠河驳岸加固、立交桥及引道建设等。作为景区标志性建筑及门户,项目建成后,将为每天最多4.1万人次游客提供交通接驳及保障性服务。该项目建设单...
预览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