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莒为少昊之后,东夷重要的一支。建国以来考古发现的沂水南洼洞、日照秦家官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莒州博物馆效果图
,说明远在数十万年以前鲁东南地区已有人们在此劳动生息。此后,这一地区发现的众多的距今2万年至1万年前的细石器文化遗存说明这里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区之一。
莒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是山东东南部地区的文化中心和代表。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发达的莒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古代历史文明遗存,文物胜迹更如群星璀璨。莒地古城堡遗址达十几处,古遗址、古墓葬已发现1291处。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图像文字,把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推了1500余年。凭借着辉煌的历史和影响力,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始建于1976年的原莒县博物馆到2005年馆藏文物达1200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200余件,不少是举世罕见的一级文物。但是随着莒县经济文化的发展,莒县博物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进一步宏扬莒文化,打造莒文化品牌,提升莒县文化品位,更好的展现城市形象,于2005年开始筹建新馆——莒州博物馆。
莒州博物馆总投资7500万元、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馆藏文物20000余件,位于县城东部新区,紧靠县城主路振兴东路,交通便利,相关配套齐全,区位优势显著;另一方面,展览大楼共分四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展览空间增大,展出文物由原来的800余件增加至目前的2000余件;同时,整个展区设计、展览方式更为科学,使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方便游客参观,同时还增加了休息区和排椅供游客休息。
展厅布置莒州博物馆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馆内设莒文化陈列、刘勰纪念馆、名人字画、文化瑰宝、历代石刻、革命史等6个专题展厅,成为融文物陈列、书画展览、文物修复与保护、学术研究、旅游接待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其中,莒文化陈列包括东夷序曲、文明曙光、莒国春秋、城阳史影四部分,系统展示了莒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久远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