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刀 于 2011-9-6 13:13 编辑

建筑理念

不到一年时间,这个教会庇护所,联通教堂大厅以及辅助空间出现在了下奥地利镇海恩堡。建筑的
形状宛若一个巨大的钟表,屋顶的“表”依靠四个钢柱支撑。另一个重要的语言是祈祷室的上方,其弧
形屋顶的设计语言源自罗马风格的藏尸骨罐子,设计师将此语言用现代数字工具转换成一个符和时
代的造型。

这个项目的特殊的地方也在于对光及透明度的发挥。扭曲屋顶的三个巨大天窗将光线引入室内。三
个天窗的数量三,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概念契合,可以理解为一个“蓄意的巧合”。教堂本身不仅仅是
一个神秘和宁静的地方,在这个快节奏的媒体时代,其具备了社会开放空间。

玻璃在一角围合出儿童空间,这里充盈着阳光。

会堂位于背后,打开折叠门,两个空间便合二为一,打开窗户就能看见街区景色。
教堂,圣器收藏室,牧师办公室和其它附属空间与广场的雕塑钟楼共四个主要元素组成了这个建筑
群。

与蓝天组的其他项目一样,教堂的屋顶在造船厂加工完毕,只有造船行业的技术可以执行这种复杂
的几何金属加工。依靠造船厂加工方式也使人联想到了柯布西耶(并非因为他的拉图雷特神玛丽修
道院项目而联想到他)



技术说明:

屋顶采用单独体系钢结构,外敷8MM厚弧形立体表皮。建筑其它部分结构框架在各处加工好后运往
海恩堡镇的现场进行组装,修饰。室内与屋顶完美结合。外面自由形体,高达20米重八吨的钟楼也
是使用造船技术修建,仅仅以8—16mm厚的钢壁结构支撑,结构深埋入混凝土地基。



蓝天组设计---马丁路德教会_v (1).jpg
蓝天组设计---马丁路德教会_v (2).jpg
蓝天组设计---马丁路德教会_v (3).jpg
蓝天组设计---马丁路德教会_v (4).jpg
蓝天组设计---马丁路德教会_v (5).jpg
蓝天组设计---马丁路德教会_v (6).jpg
蓝天组设计---马丁路德教会_v (7).jpg
蓝天组设计---马丁路德教会_v (8).jpg
蓝天组设计---马丁路德教会_v (9).jpg
蓝天组设计---马丁路德教会_v.jpg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and19662011-10-27 16:42:09
金屬的鐘樓造型很棒,禮拜堂上方的金屬造型有些不太能接受!
小刀2011-10-27 17:11:50
sand1966 发表于 2011-10-27 16:42
金屬的鐘樓造型很棒,禮拜堂上方的金屬造型有些不太能接受!



蓝天组曾经说过:建筑必需燃烧!

他们说:我们要建筑拥有更多元化;我们要建筑流血损耗及运转甚至被打破,建筑应是燃烧的、如针刺的、强拉及撕裂的,建筑必须象河流一样具炙热的,流畅的,艰涩的,尖角的,抗拒的,活泼的,麻木的,悸动的……

这种异形,甚至是杂乱无章的处理手法是蓝天组的一贯表现形式和风格,也许是他们对教堂和上帝的理解~



小刀2011-10-27 17:13:58
另外建筑是由具体的物质构成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其实并无任何固定的特殊的形状,我们普通人把物质的形态归结为圆形,方形,三角形其实是一种近似的理想的结果,几何学不过是在对自然的表达和模仿以及数学物理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约束。
构成自然和建筑物的形体了带来空间变化和联想,在正常的情况下,形体的存在在建筑学的意义上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的,稳定的,可解读的,第二个层次,由于变构的存在,而不再是基本的,稳定的,可解读的;复杂,动荡,不确定,暧昧,含糊成了设计的基调。

从他们的设计理念出发,其实教堂的顶不一定要是穹顶,可以使金字塔,扭曲的,异型的,各种夸张怪异的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