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装置, 佛山, 中国
  • 建筑设计:竖梁社建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 面积:120 .0m²
  • 项目年份:2020
  • 摄影师: Ruibo Li, Li Chen
  • 主创建筑师:钟冠球,林海锐,张文豪
  • 设计团队:林海锐,黄文轩,肖文菁,李锐波,侯进旺
  • 带队老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钟冠球
  • 学生团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张文豪,张问楚,黄昱豪,谭智贤,冯宇梁,胡耀文,陈衍臻,杜宇,李相灵,曾译萱,罗雨然,蒋若旻
  • City:佛山
  • Country:中国
  • 项目背景600年前的护龙桥静默不语,300年前的杜氏祠堂肃穆而立,黄龙村浓厚的历史质感穿过南安巷,与富临公园两座火红的雕塑交相辉映,历史与现实在这里巧妙交融。黄龙滨水竹廊2.0位于广东省佛山北滘镇黄龙古村。北滘,古称“百滘”,意为“百河交错、水网密集”。典型的岭南水乡内,滨水的灰空间气候适宜。在黄龙村,大大小小穿插在村子里的公共空间是黄龙村最具人气与场所魅力的活动场所。融合自然更成为居民们生活、闲聊与娱乐的亲水营地。
  • 空间活力竹廊选址在黄龙村中心新建的鲤鱼沙公园,鲤鱼沙公园内虽拥有充足的广场空间与滨水景观,但缺乏茂盛乘凉的植物景观和遮阳避雨的休憩场所而人迹罕至、缺乏活力。在场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公园内滨水的跌级台阶处经常有村民在这里钓鱼和活动,如果能够增加一片遮阴,应该能够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很受村民和游客欢迎的的空间。于是我们选定了在滨水台阶处搭建一个滨水的竹廊,希望通过建构滨水的竹廊,给享受黄龙村水乡风情的居民与游客一个阴凉之所。滨水竹廊采用双边悬挑方式,利用原竹的韧性,实现结构表皮一体化设计。与台阶结合,提供最大化的滨水灰空间,该竹廊底下可承载多重活动功能,集休憩娱乐、观影水上剧场、码头等于一体,激活焕发黄龙村的新面貌。
  • 黄龙滨水竹廊2.0深受村民、亲子和游客的喜爱。在落成后,大家争相在竹廊中合影留念,各类的活动在竹廊底下进行着:垂钓、观景休憩、亲子娱乐、娱乐健身、拍照打卡,而鲤鱼沙公园也因此聚集了更多的人气,还举办了冬瓜文化节等民俗活动,大家共同定义与演绎空间中的故事与场景,拉近彼此的关系。
  • 建构延续黄龙滨水竹廊2.0是长岐球场竹廊方案的延续,竹廊2.0再次尝试延续低碳自然的原竹材料的现代设计与建造,结合乡村传统竹编的手艺与美感,为滨水台阶提供一个悬挑无柱、视线通透、遮风挡雨、不影响活动的灰空间。
  • 结合长岐村篮球场竹廊1.0的经验,我们优化了“结构表皮一体化”的结构选型,通过束柱的方式让原竹错缝拼接达到更长的悬挑长度,内部隐藏的钢骨架协同受力与协助找形,表面的竹片编织一方面为内部空间提供丰富的光影变化与遮阳环境,另一方面蒙皮效应增加整体“伞”状结构的稳定性与整体性,顶上还铺设透明防水胶片为结构与空间遮雨;从单边悬挑升级为受力更稳定的双边悬挑,模糊了黄龙滨水竹廊正反面的区分;通过结构优化,缩小竹柱直径,最大化悬挑深度,伞面直径达9.3米;
  • 从建构上探索更符合竹材建构与耐候的设计逻辑,突破长岐村1.0单体模块化导致整体造型单一重复的限制,转向黄龙竹廊2.0的原竹构件模块化,从生产的角度单体模块化和构件模块化的建构逻辑是一致的,在设计上实现二维曲线拟合三维双向曲面悬挑结构,实现了施工二维化、扁平化,更有助于原竹实际工程推广与应用;长岐村竹廊的工匠营建队伍也参与了黄龙滨水竹廊的营建,设计与建造团队共同进步。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14281242021581.jpg vsszan14281242021582.jpg vsszan14281242021583.jpg vsszan14281242021584.jpg vsszan14281242021585.jpg vsszan14281242021586.jpg vsszan14281242021587.jpg vsszan14281242021588.jpg vsszan14281242021589.jpg vsszan142812420215810.jpg vsszan142812420215811.jpg vsszan142812420215812.jpg vsszan142812420215813.jpg vsszan142812420215814.jpg vsszan142812420215815.jpg vsszan142812420215816.jpg vsszan142812420215817.jpg vsszan142812420215818.jpg vsszan142812420215819.jpg vsszan142812420215820.jpg vsszan142812420215821.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竖梁社建筑
      • 分类:景观装置
      • 语言:简体中文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