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心, 南通, 中国
  • 建筑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面积:30000 .0m²
  • 项目年份:2020
  • 摄影师: 马元, 章鱼见筑
  • 主创建筑师:江立敏、张煜、罗溪
  • 设计总负责人:江立敏、张煜
  • 建筑团队:罗溪,王玫,刘鎔玮,巢静敏,张潆镱,徐艳,董英涛
  • 结构团队:朱亮,罗志远,林昶盛,董佩伟
  • 给排水团队:李丽萍,徐钟骏,金伟格
  • 电气团队:张英,周波,罗颜,王胜
  • 暖通团队:禹小明,秦卓欢,张萍
  • 幕墙团队:田利军、李峰、张磊、闫云斌
  • 照明团队:杨秀、马玥、卞晨、葛雪停、葛文静
  • City:南通
  • Country:中国
  • 背景
    2020年10月,南通开发区公共文化中心经过3年的设计与建设终于落成开放。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约3.2万.0㎡,其中地上面积2.5万.0㎡,由图书馆(10000.0㎡)、文化馆(10000.0㎡)、档案馆(5000.0㎡)三大功能组成。基地位于南通开发区能达商务区核心地块,占地约3.5万.0㎡。北临城市干道诚兴路,东西与城市支路长园路、长通路相望,南侧与能达中央公园相接,是商务区中央轴线和生态景观轴线的交会之处。
  • 设计理念——白鸟栖霞、斯革斯飞
    作为平地而起的城市新区,城市历史文脉和城市空间特色的缺失往往是建筑师所需要面对的难题。因此我们遵循挖掘场所基因、融合地域印象的设计原则。挖掘场所基因:设计灵感来源于建筑师在现场踏勘时于基地水岸边所见的悠悠白鹭,而中央公园恰巧亦以白鹭为主题。文化中心坐落于一方静水之上,建筑南侧连续通透的折面幕墙向湖面打开,幕墙玻璃采用丝网印刷形成飞扬的“羽翼”形式,犹如张开的双翅;建筑整体轮廓起伏、灵动飘逸,传神地抽象出一幅“白鸟悠悠云自去”的生动画卷。

生成(TJAD.gif
  • 融合地域印象:文化中心的天际线由若干连续舒展的弧线构成,随着人的视线移动而形成步移景异、不断变化的丰富天际线效果。而连绵起伏的屋顶曲线正是江南传统聚落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飞檐反宇在更为灵动轻盈的江南建筑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故而设计在现代简练的同时又融合了江南传统文脉的印象。
  • 设计生成——一体成形
    首先,根据周边城市功能分布,形成东-档案馆、图书馆(城市属性)和西-文化馆(社区属性)的总体格局。设计并非将3个功能独立形成分散式布局,而是通过一个中央门厅有机的将三者串联、融为一体,建筑的集约化、复合化使各功能紧密的连结在一起,在缩短流线、节约用地等方面都效果显著,同时预留了未来发展的可能。其复合多元的文化综合体概念更加符合当下开放和高效的设计原则。
  • 其后,再通过“引、延、展”的一系列手法,令建筑自然伸展,与城市和自然形成相互交融渗透之态。
    引:为呼应城市关系,建筑边界在朝向基地周边四个方向内聚形成入口广场空间自然形成建筑形体,每个广场都与中央大厅相连接、融会贯通,形成北侧市民广场、西侧运动及生态公园、东侧纪念公园、南侧滨水休闲公园共4大主题广场公园。
    延:建筑主体向南侧伸展,朝向开阔的湖面。从而使中庭、文化馆、图书馆皆拥有犹如“风景长卷”、“城市巨幕”般宽大通透的景廊,仿佛悬挂在城市中央的巨幅画作。
    展:建筑屋顶通过起伏伸展形成“翼”状的屋顶空间,南侧屋顶根据剧场顶部空间需要及图书馆的视线拓展逐渐起翘,形成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优美天际线。
  • 建构策略——一语贯之、造妙入微
    建筑师力求以一语贯之的策略操作,在深入的建构中继续以“白鸟栖霞”这一独一元素作为创作理念的表达,避免过多手法和元素杂糅导致文化性上的削弱。作为新兴城区的公共建筑,应当以彰显时代性的姿态示人,但在运用当代前沿的设计语汇和理念的同时,应当把地域文脉潜移默化的融入到细部的设计中,而非反其道而行。故而,我们希望在幕墙和百叶表皮上造妙入微。
  • 折叠羽翼幕墙:在面向湖面展开的南立面“城市巨幕”上我们采用了折叠式丝网印刷玻璃幕墙。通过三角形的立体组合,结合与透明玻璃相间的白羽图案丝网印刷玻璃,形成羽翼舒展、层叠相间的视觉效果。同时营造明暗相间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
  • 立体羽翼百叶:玻璃幕墙外,一改常规的铝合金片状百叶,设计别出心裁的采用了立体百叶的手法。在减少建筑能耗的同时,立体切割的多折面百叶形成了丰富的光影效果和生动的表面韵律。不仅如此,我们将白羽图案穿孔于立体百叶上。在呼应主题的同时,增加了建筑近人尺度的细腻层次,结合内部灯光亮化的设计,形成独特而富有文化气息的夜景效果。
  • 功能复合
    南通开发区公共文化中心功能多元复合,建筑包含一座市民图书馆、一座区级档案馆、一座黑匣子剧场、一座800人观演厅及包含青少年及老年等活动的综合型活动中心。此外,三大功能区块之间及各自都设有开放共享、生态宜人、立体复合的特色中庭。我们通过上述大量灰空间的植入,使其在核心功能之外更复合了运动、休闲、餐饮、零售、社交、展演等多元化公共服务功能,在满足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之外,更加注重社会交往、参与互动、艺术熏陶、健康生活等多方面的人文生活关怀,从而以一种全新文化生活方式创造者和引领者的姿态呈现在城市之中。
  • 结语
    “白鸟栖霞、斯革斯飞”:南通开发区公共文化中心,以其优美典雅的形象、开放包容的姿态、锐意创新的气度,和生态友好的理念,自建之后,已然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城市新客厅和引领文化中心发展变革的时代开拓者。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27558242024451.jpg vsszan27558242024452.jpg vsszan27558242024453.jpg vsszan27558242024454.jpg vsszan27558242024455.jpg vsszan27558242024456.jpg vsszan27558242024457.jpg vsszan27558242024458.jpg vsszan27558242024459.jpg vsszan275582420244510.jpg vsszan275582420244511.jpg vsszan275582420244512.jpg vsszan275582420244513.jpg vsszan275582420244514.jpg vsszan275582420244515.jpg vsszan275582420244516.jpg vsszan275582420244517.jpg vsszan275582420244518.jpg vsszan275582420244519.jpg vsszan275582420244520.jpg vsszan275582420244521.jpg vsszan275582420244522.jpg vsszan275582420244523.jpg vsszan275582420244524.jpg vsszan275582420244525.jpg vsszan275582420244526.jpg vsszan275582420244527.jpg vsszan275582420244528.jpg vsszan275582420244529.jpg vsszan275582420244530.jpg vsszan275582420244531.jpg vsszan275582420244532.jpg vsszan275582420244533.jpg vsszan275582420244534.jpg vsszan275582420244535.jpg vsszan275582420244536.jpg vsszan275582420244537.jpg vsszan275582420244538.jpg vsszan275582420244539.jpg vsszan275582420244540.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图片©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语言:简体中文
      • 编辑:序赞网
      • 翻译:Archdaily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