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 更新项目, 太原, 中国- 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面积:49033 .0m²
- 项目年份:2019
- 摄影师: Wenzhong Gao, 张广源, Ji Li
- 设计主持:崔愷, 景泉, 徐元卿
- 项目建筑师:张翼南, 姚旭元, 林贤载, 徐建邦
- 结构设计:施泓, 陈越
- 给排水:朱琳, 杜江
- 暖通:徐征, 唐艳滨, 高丽颖
- 电气:常立强, 肖彦
- 总图:段进兆
- 室内设计:邓雪映, 李海波, 陆丽如
- 智能化:刘炜
- 景观设计:关午军, 朱燕辉, 申韬, 戴敏
- 幕墙设计:郑秀春, 陈飞
- 照明顾问:Ning Field Lighting Co. Ltd
- 合作方:China Sport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 City:太原
- Country:中国
- 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建成于1998年,是山西省早期修建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之一, 为迎接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滨河体育中心作为乒乓球、举重项目的比赛场馆,迎来了改造与扩建。
- 改造前
老滨河体育中心场馆设施老化,沿街建筑风貌混乱且周边环路交通组织不便,缺少绿地和停车设施。
- 整理环境要素
本方案拆除周边建筑以将体育中心主体露出城市界面,形成城市视角形象,将腾退的场地及东侧代征绿地统一设计体育公园;利用公园下部设置600辆规模地下车库,解决地面乱停乱放问题;将腾退的服务性功能植入建筑内部,赛后作为体育培训、体育商业等租赁,为场馆生命周期的良性运营提供基础。
- 采用统一的屋面将保留和扩建部分连成一个整体,硬朗的造型表达体育建筑的力量感和速度感。利用中部新建的半地下健身游泳馆的屋面,设置坡道广场指向北区并架设过街天桥以整合割裂的南北两区。

- 安全性保障
保留的老馆原钢结构网架已变形,经结构检测和经济性论证后整体更换;老馆的混凝土部分采取增加阻尼器、粘接钢板及钢筋网片等方式加固。
- 功能空间品质提升
局部打通观众集散厅楼板,形成上下贯通的空间,同时增加斜向支撑用以实现上部悬挑的室外平台并天然成为通高门厅内的装饰造型;东侧通过新建结构扩大的通高公共空间。
- 延续建筑记忆
老馆外立面标志性的Y形造型在改造中得到保留,并采用横向条状参数化处理的铝板幕墙赋予新的肌理,实现开窗处“鲨鱼腮”形态格栅掀起。
- 再现环境要素并增进公众参与
主入口大台阶和喷泉及旗杆广场,老滨体元素在新的场地设计中都有意向上的延续,同时提供了大量市民健身休闲场地。新的滨河体育中心不仅良好了解决了常规体育赛事的功能提升需求,补充了赛后场馆全周期运营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借由建筑改造实现了城市功能修补和生态修复,给周边区域带来新鲜的活力。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分类:健身房
- 语言:简体中文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