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70670111519521.jpg
vsszan70670111519522.jpg

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在对场地多次的勘测之后,沙盘模型中不断的推敲,最终将主体建筑放置在两个小山丘夹峙的平坦空间之中,沿南北向以缝合两侧的山坡。为了避免建筑体长度对自然环境的压迫感,建筑的体量如同《白鲸记》中的Moby Dick,庞大的身躯在自然的环境中翻江倒海,欲将两侧的树林吞噬到自己的体内。隐约可见银白色的金属皮肤映射着湖光山色,高低起伏的屋顶亦是对周边地形地貌的模拟与复刻,借以造型与材料的方式将庞然大物隐匿在自然环境之中,又可开辟一片与大自然能够亲密无间的活动空间。
vsszan70670111519523.jpg vsszan70670111519524.jpg
自然体验中心以东紧邻稻田与不远处的水库风光,巨大的屋顶在这一侧开放给景观,连绵的通透玻璃幕墙对于自然没有任何的保留,试图抹去室内与室外的边界,低矮的屋檐也将面对的风光压缩成了一份近百米长的自然风水卷轴,在不同的角度激发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与欣赏。出挑6米的屋檐是为了应对当地多雨的自然天气状况,令游人能够在任何状况下都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田野气息。这座人造山丘卷曲的铝镁锰屋面向西侧倾斜到地面,仅在一处向上掀起形成建筑的主入口,无法全窥内部的风貌,也为进入景区营造了类似盲盒的惊喜。在这片自由形态的屋顶之下,覆盖了信息中心、咖啡、书店、会议及餐饮等功能。
vsszan70670111519525.jpg vsszan70670111519526.jpg
钢结构的骨架支撑了整个建筑的表皮,室内暴露的结构系统配合着呼吸起伏的屋顶造型,戏剧般的空间足以产生皮诺曹在鲸鱼腹中的奇幻体验。而仿照水库群岛造型的家具布局,可以释放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情。建筑基地上原有的大树也得以保留并穿越过大鱼的身体,表达出建筑与自然共生的态度。
vsszan70670111519527.jpg vsszan70670111519528.jpg
在树林、稻田与池塘的边界上发展了若干个形态迥异的独立木屋,应对这地形面对着不同方向与景色,或亲近稻田或360度俯瞰鱼塘,为游人们长时间休憩在乡野之间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建筑表皮的瓦片在时间的流逝下不断的雕刻上自然的机理,终究会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vsszan70670111519529.jpg vsszan706701115195210.jpg vsszan706701115195211.jpg vsszan706701115195212.jpg vsszan706701115195213.jpg vsszan706701115195214.jpg vsszan706701115195215.jpg vsszan706701115195216.jpg vsszan706701115195217.jpg vsszan706701115195218.jpg vsszan706701115195219.jpg vsszan706701115195220.jpg vsszan706701115195221.jpg vsszan706701115195222.jpg vsszan706701115195223.jpg vsszan706701115195224.jpg vsszan706701115195225.jpg vsszan706701115195226.jpg
  • 建筑师: 度向建筑
  • 面积: 2800.0m²
  • 项目年份:2021
  • 摄影师:夏至
  • 主创建筑师:王克明,宋小超
  • 设计团队:薛骐, 郑琦,高一宁,杨雨茜
  • 客户:Tree Wow
  • 项目城市:新余市
  • 项目国家:中国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度向建筑
    • 图片©度向建筑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95qabc2022-10-12 17:02:30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