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WAY Studio 为北京市中心营建了一所小型综合体建筑。在这个改造的项目中,未/WAY Studio通过云廊的衔接去阐述人造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索城市更新与城市的公共性。
▽人与建筑、人与自然©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1.jpg

新旧交替”人与建筑、人与自然
本项目作为一个创新大胆的尝试,在设计当中并未简单的复制那早已完美无暇的亭台楼阁四合院,反而采用现代的曲线来诠释“旧”,在有取有舍的反思当中突出“旧”的价值。设计通过重塑空间秩序,改变人们对传统四合院的惯性思维。

▽重塑空间秩序©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2.jpg
▽入口特写©曾皓 Zeng Hao

vsszan185258122359373.jpg
▽远望云廊©AkunLee

vsszan185258122359374.jpg
▽新旧交替©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5.jpg
项目位于北京市中心,紧邻故宫东侧,于90年代改为独立的私用四合院。此次改造将原来私人空间,转变为现代的城市公共空间,420平方米的院子形成一个多功能城市客厅进而迎合城市的不同需求。
▽项目紧邻故宫东侧©未/WAY Studio

vsszan185258122359376.jpg
在功能流线组织中,保留传统中式四合院的设计理念的同时,通过上下双流线的安排让空间从原本私密的、缺乏合理性的无序布局转变为具有现代功能与空间层次感的小型商业综合体。
▽上下双流线©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7.jpg vsszan185258122359378.jpg
▽建筑与自然©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9.jpg

云廊、洞天
人,人造,自然,造景
为了激活城市深处的公共空间,未/WAY Studio在改造时并没有变动传统建筑本身,而是加入廊桥,对院子中的“空”进行设计。将其以装置作品的形式与空间进行对话,“天人合一”的理念,在空间中以各种姿态演绎。人们对曲线天生有着某种程度的迷恋,其与人的搭档显得毫无违和感,可能是因为人本身也是曲线构成的原因。

▽云廊-洞天©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10.jpg
▽云廊©未/WAY Studio

vsszan1852581223593711.jpg
未/WAY Studio在改造的过程中,通过云状连廊重塑传统四合院的天际线,让自然与人造空间形成新的 关系。进门后的第一印象是云状连廊怀抱着两颗参天大槐树的院子,树荫清爽了整个夏天,抽象扭曲的镜象悬浮于天花板上,随着夜幕的降临变得光怪陆离,一步步引人入胜。
▽入口云状连廊怀抱两颗参天大槐树©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12.jpg vsszan1852581223593713.jpg
曲径通幽后便来到主院,传统的四合院天井形象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映 像之河与天空的碰撞,云状连廊使四合院各个房子之间形成了新的天际线。廊桥成了建筑的延 伸,重组其虚实关系,于室内外形成“灰空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能提供遮阳避雨的人尺度 空间使其逗留,才凸显出让城市客厅的意义,建筑的社会性也由此产生。
▽云状连廊使四合院各个房子之间形成了新的天际线©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14.jpg
室内外由两部楼梯与云廊连接,步入云廊之上,传统的四合院屋顶如岛屿般被其环绕,心中不免泛起上房揭瓦的冲动。一层院子的轮廓在二层被云廊勾勒出丰富的层次,最重要的是这些戏剧性的曲线栏杆与人形成的有趣的互动,为空间增添了最重要的人文色彩。
▽室内外形成“灰空间”©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15.jpg
▽传统的四合院屋顶如岛屿般被其环绕©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16.jpg
▽戏剧性的曲线栏杆与人形成的有趣的互动©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17.jpg

城市客厅 An Urban Common Room
灵活多变的城市客厅/小型综合体
未/WAY Studio在梳理各个功能的可能性及核心空间需求的同时,尽可能的保留了空间的多功能性及模糊性以适应不同。室内空间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进入院内,北侧原传达室被改造为咖啡茶馆,主体建筑的南房亦由展厅及一个可供14人用餐的长吧台衔接,北屋一层作为包间使用,二层作为国学交流中心分别设有茶室和国学堂。几个主题功能亦根据日夜时间转换或者节日、活动等,互相调配空间使用及院内的公共空间。

▽灵活多变的城市客厅-小型综合体©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18.jpg
▽南房—餐厅—长吧台©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19.jpg
园中呈现全日的生态转化,为了适应时代的多样性,形成自己的一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状态。晚上作为餐厅运营,整院可接待约50名宾客,极限的活动状态可达到200位以上的客人。应对不同的需求,呈现不同的应变,从而实现了灵活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客厅©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20.jpg
▽拆解轴测图©未/WAY Studio

vsszan1852581223593721.jpg

东方美学 – 别有洞天,别有天地
35号院的项目也像是东方美学价值观落地的尝试,让人们跳脱出所谓”中式空间”的固有印象,而是在现代功能与东方美感中完成一番“别有天地”的创新尝试。体验与功能同时呈现流动的状态。
别有天地的概念来自李白的《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别有天地非人间©高原 Yuan Gao

vsszan1852581223593722.jpg
▽一层平面图©未/WAY Studio

vsszan1852581223593723.jpg
▽二层平面图©未/WAY Studio

vsszan1852581223593724.jpg
▽剖面图©未/WAY Studio

vsszan1852581223593725.jpg

功能 Function:小型综合体 Mini Mixed-Use(咖茶、餐厅、中式生活用品、画廊、国学馆、茶室)
地址 Address:中国北京 Beijing, P.R.China
面积 Area: 440 平米 sqm. | 高度 Height:12米m.
设计团队 Design Team:
郑涛, 黎紫翎 Fernie Lai,张泽群,方文,王天墨,陈宇
Zheng Tao, Fernie Lai, Zhang ZeQun, Fang Wen, Wang TianMo, Chen Yu
总包单位 Contractor:北京赫立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Beijing Helida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摄影 Photography:高原Yuan Gao;曾皓Zeng Hao ;AkunLee
项目周期 Project Duration:2022 – 2023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HZ小青年2024-3-13 12:14:46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syhgdesign2024-3-14 16:36:10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