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在这里既是形容词,也是动词。“旧教堂”一是个关于时间营建的事件。

▽教堂内部概览©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1.jpg

“旧教堂”是阿那亚广州花都九龙湖社区第一个更新落成的公共建筑,其原址是“欧洲小镇”主题公园里的仿教堂建筑,位于小镇的东南角,面向社区的主要出入口。阿那亚希望它能成为社区的首个精神性性象征。

▽教堂原状©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vsszan188431140958322.jpg
▽整体环境鸟瞰©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3.jpg
▽鸟瞰©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4.jpg
▽教堂鸟瞰©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5.jpg
▽顶视图©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6.jpg

原有的建筑物像可被视为一种西方的在地映射,其建造大致始于十多年前。如何化解物像所映射的历史及其建造史之间的错位成为“教堂”更新项目的思辨议题。因而教堂所需要构建的并非空间,而是时间。

▽草图©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vsszan188431140958327.jpg
▽侧立面©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8.jpg
▽钟楼尖顶©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9.jpg

“旧教堂”的设计并非常规意义对旧建筑的“更新”,而是对现状建筑的“更旧”使其获得重生。

▽外观©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10.jpg vsszan1884311409583211.jpg

设计之初我们努力在场地中寻找着时间和历史的线索。面砖的脱落以及南方气候在建筑物上留痕逐渐开启了设计回溯的机会,并逐步奠定了我们称之为“拆解艺术”(demolition art)“更旧”策略。

▽花园人视©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12.jpg
▽面砖的脱落以及南方气候在建筑物上留痕逐渐开启了设计回溯的机会©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13.jpg
▽拱形窗外观细部©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14.jpg vsszan1884311409583215.jpg
▽光影©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16.jpg
▽内部视角©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17.jpg
▽窗口构成景观画框©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18.jpg vsszan1884311409583219.jpg

重构旧教堂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严谨且考究的拆解和“遗址化”的过程:饰面材料被小心地以手工的方式与建筑表面剥离,屋面的钢筋混凝土(现代建造技法)板也被精细切割和分离,让建筑物呈现更本质且根植于土地的自然状态。周边与教堂共生的几株榕树也被保留作为场地共同的原始状态的有机部分。

▽轴测图©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vsszan1884311409583220.jpg
▽外观©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21.jpg
▽入口©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22.jpg

立面上的清晰可见的石制券窗与剥离了饰面的特殊岩土肌理述说着时间的故事。拆除的遗料也被收集堆积成“旧教堂”边上的“旧花园”,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自然遗址。旧的建筑物料,如瓦砾和花岗岩砾石等也被加进新做的室内外地坪的混凝土当作其骨料而获得活化。

▽拆除的遗料被收集堆积成“旧教堂”边上的“旧花园”©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23.jpg
▽废料石笼构成花园边界©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24.jpg
▽细部©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25.jpg

为了在上述建筑拆解场址与物料重组的新“遗址”之上建立空间与自然、大地及苍穹之间的精神连结,我们在拆除而成的屋顶构架当中植入了一个多重“十字”钢木构架,用以在教堂的开放遗址之中塑造高角度亚热带太阳的光影,而这斑驳的光影正体现一种岭南的变化与灵动。西方化的遗址空间在此被在地化和岭南化,也因而进入一种多元时空文化交织的情景。

▽分析图©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vsszan1884311409583226.jpg
▽内部概览©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27.jpg vsszan1884311409583228.jpg
▽多重“十字”钢木构架©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29.jpg vsszan1884311409583230.jpg
▽斑驳的光影©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31.jpg vsszan1884311409583232.jpg
▽仰视钢木构架©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33.jpg
▽仰视钟楼尖顶©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34.jpg vsszan1884311409583235.jpg

人们步入教堂外边的遗址花园,穿过剥离装饰之后的墙垣,进入开放的建筑内部(或是另一个世界的外部),仰望天空,透过十字编织感受南方的阳光、雨露……
旧教堂在此获得重生。

▽夜景外观©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36.jpg
▽夜景©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37.jpg
▽教堂内部夜景©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38.jpg
▽夜景鸟瞰©吴嗣铭

vsszan1884311409583239.jpg
▽施工过程©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vsszan1884311409583240.jpg
▽分析图©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vsszan1884311409583241.jpg
▽总平面图©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vsszan1884311409583242.jpg
▽平面图©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vsszan1884311409583243.jpg
▽结构细部©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vsszan1884311409583244.jpg vsszan1884311409583245.jpg vsszan1884311409583246.jpg vsszan1884311409583247.jpg vsszan1884311409583248.jpg
vsszan1884311409583249.jpg vsszan1884311409583250.jpg vsszan1884311409583251.jpg vsszan1884311409583252.jpg vsszan1884311409583253.jpg vsszan1884311409583254.jpg vsszan1884311409583255.jpg vsszan1884311409583256.jpg vsszan1884311409583257.jpg vsszan1884311409583258.jpg vsszan1884311409583259.jpg


完整项目信息
地理位置: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建筑/室内/景观设计: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O-office Architects
设计团队:何健翔、蒋滢、蔡信乾、李锐波、罗启尧(结构)、逄浡冉、邓伊琳(实习)
幕墙设计顾问:建军、杨旭明、杨小康/ 深圳天盛外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顾问:田欢、胡燕凯、唐薇 / 深圳市汉都灯光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机电设计顾问:唐光华、温东杰、罗子武/ 广州本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业主:中旅· 阿那亚
施工方:广州市鲁班建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和外围景观面积:809.0㎡
建筑主体面积:353.0㎡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与钢木结构
设计时间:2022
竣工时间:2023
摄影:吴嗣铭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陈Bn4e622024-8-15 15:45:20
感谢楼主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