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115194221533451.jpg
山中天艺术中心(二期和三期)的庭院名为“石屏庭院”,在235平方米的空间内浓缩了思想和经验。采用更加注重户外设计的设计策略,翻修采用轻质材料将空间相互连接,同时强调建筑、场地、道路和景观之间的协同作用。在第二阶段,庭院两侧是一家咖啡馆和一家音乐画廊,而第三阶段则引入了一个艺术实验室和办公空间。石屏庭院不仅是一个空间中心,更成为艺术中心的文化和体验核心,举办户外展览、儿童活动、艺术发布会和公众集会。
vsszan115194221533452.jpg
vsszan115194221533453.jpg
Spatial Domains and Landscape
庭院坐落在现有结构之间,通过战略性干预来应对空间限制。东南角竖立的钢制展馆是展览空间、咖啡馆和庭院之间的连接组织,整合了室外卫生间和垂直流通等功能元素。它的深色处理创造了一种对自然光条件有反应的反射性内部品质。
vsszan115194221533454.jpg
vsszan115194221533455.jpg
空间序列通过一系列精心校准的过渡展开:双层铝制走道在各个阶段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而L形混凝土“石屏”则将庭院作为物理和视觉焦点。因其韧性而选择的本土植物物种创造了一个需要最少维护的生活景观,同时唤起了自然过程。水景的石头边缘过渡到碎砾石,为空间体验增添了听觉维度,营造了一个平衡的感官环境。
vsszan115194221533456.jpg
vsszan115194221533457.jpg
该设计通过材料和空间策略巧妙地化解了刚性边界。钢亭和“小山屋”是室内外领域的过渡门槛。半圆铝立面创造了渐变视觉边界,软化了上部体积的感知。材料选择——生混凝土、裸露的钢材和保留的工业元素——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形成了时间的连续性。
vsszan115194221533458.jpg
vsszan115194221533459.jpg
展馆的黑色钢表面和分段浇注的混凝土纹理将不完美作为设计原则,在人造世界和自然世界之间创造了一种对话。锯齿形的铺路边缘和未铺砌的外围区域允许自然融合,反映了一种重视有机增长而非僵化描绘的设计理念。
vsszan1151942215334510.jpg
vsszan1151942215334511.jpg
Urban Space and Garden Landscape
为了应对城市碎片化,该项目拥抱复杂性,而不是消除复杂性。庭院的分层构成反映了城市环境的混乱活力,将混乱转化为精心策划的空间体验。该设计摒弃了人为的形式主义,转而采用适应多种阅读和使用的空间策略。“石屏”既是物理屏障,也是视觉连接器,而水景则为体验引入了感官维度。
vsszan1151942215334512.jpg
vsszan1151942215334513.jpg
该项目展示了建筑干预如何利用普通城市结构的潜在潜力,创造出既能容纳集体记忆又能容纳新兴体验的地方。通过保留现有结构的工业特征,并将新元素与敏感性相结合,该设计实现了历史与当代之间的平衡。
vsszan1151942215334514.jpg vsszan1151942215334515.jpg vsszan1151942215334516.jpg vsszan1151942215334517.jpg vsszan1151942215334518.jpg vsszan1151942215334519.jpg vsszan1151942215334520.jpg vsszan1151942215334521.jpg vsszan1151942215334522.jpg vsszan1151942215334523.jpg vsszan1151942215334524.jpg vsszan1151942215334525.jpg vsszan1151942215334526.jpg vsszan1151942215334527.jpg vsszan1151942215334528.jpg vsszan1151942215334529.jpg vsszan1151942215334530.jpg vsszan1151942215334531.jpg vsszan1151942215334532.jpg vsszan1151942215334533.jpg vsszan1151942215334534.jpg vsszan1151942215334535.jpg vsszan1151942215334536.jpg vsszan1151942215334537.jpg vsszan1151942215334538.jpg vsszan1151942215334539.jpg vsszan1151942215334540.jpg
  • 建筑师: 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 面积: 739.0m²
  • 项目年份: 2024
  • 摄影师:金秋野
  • Lei Bie: 美术馆
  • Lead Architects: Qiuye Jin
  • Design Team: Leilei Gao, Liyuan Liu, Tao Chang, Junjie Shi
  • General Constructing: Beijing Zhongl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 项目城市: Beijing
  • 项目国家: 中国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 图片©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5-5-23 04:08:27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