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环”折射的电力学科趣味
除了环形形体上的生态性,图书馆文化意义上是一个电力的“能量环”,这来源于学校鲜明的学科特征。建筑表皮通过遮阳杆件粗细变化抽象地展现闪电形态,也就是人类认识电的源起——弗兰克林引天电的故事,以此轻松趣味地表达着电力校园独特文化魅力,创造具有科学精神内涵和电力科学内涵的校园文化载体。走进图书馆,室内空间也承载着电力文化的内涵。室内大厅中央再次出现一个盘旋的、沟通天地的、形态不同更加充满趣味的“能量环”——一个独具特色的巨大木制楼梯,与共享大厅的圆形空间共同构成了一个无限循环的“电力巨构”,体现了人与自然能量的交换、循环往复和科学沟通天地的科学文化趣味。“能量环”图书馆把电力学科的来源、人如何利用自然力量的东方智慧,以及人和自然的能量互动关系进行了独特的空间展现。人从自然中认识了电,通过电力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对科学的认知。人类通过利用自然、更了解自然,实现了自我的一次次革命和发展。同时,人和自然不是简单的索取关系,而是互动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需要保护自然,回归自然。“能量环”体现了电力作为人类利用的重要能源,进行能量循环的一种趣味,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互动和依存,以及人去主动地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融入自然的积极哲学含义。“能量环”圆弧形共享大厅作为图书馆的主要交通空间和交流空间,不仅完成其功能意义,同时实现了图书馆空间场所育人的文化价值。
▽建筑表皮抽象地展现闪电形态©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