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及初中, 上海, 中国
  • 建筑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面积:34463 .0m²
  • 项目年份:2020
  • 摄影师: 邵峰
  • 设计团队:王文胜、陆均、姜雁彬、蒋怡青、庄凯明、陈跃东
  • 结构设计:金刚、郭洋、马东亚
  • 机电设计:潘若平、倪自翀、孙立安
  • 景观设计:陆均、姜雁彬
  • 室内设计:陆均、蒋怡青
  • 委托方: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 施工方: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 City:上海
  • Country:中国
  • 本项目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为解决周边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学校按45班规模设计。本地块用地面积小,规划生均用地面积仅11.8.0㎡,低于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的18.6.0㎡的标准。设计在策略上通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积极增加屋面活动场地,教学空间突破平面边界限定,营造了立体复合的校园空间,在达到1.13的高容积率的同时,实现开阔开放的教学空间。
  • 与通常学校用轴线来组织的纪念性空间序列不同,这座学校的空间形式是多中心的,拥有多样化的行进路线与空间序列。场地的限制激发了在垂直方向上创建多层花园的策略:通过建筑景观一体化的设计,在建筑的不同标高上形成下沉庭院、内庭院、中庭、空中花园、屋顶活动平台等多样化、多层面的公共活动平台,通过水平和垂直交通加以联系,
  • 并植入连接不同标高活动平台的“社交台阶”,以鼓励学生之间非正式的互动和社交,在教室之外打造无处不在的泛课堂空间,使得建筑物成为一个鼓励探索与自主学习的校园综合体。
  • 设计运用被动式建筑策略,有效引导自然光与自然通风。结合色彩的运用,室内形成柔和活泼的光环境;徐徐清风带入户外的新鲜空气。
  • 本项目面临建设周期短的困难。设计采用钢结构体系,外立面采用彩色预制混凝土挂板,达到较高的装配率,并通过对节点细部的反复推敲,研究了快速、可靠、经济的建造方式,最终实现了较高的完成度,并突破人们对高装配率建筑预期的效果。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18761112127041.jpg vsszan18761112127042.jpg vsszan18761112127043.jpg vsszan18761112127044.jpg vsszan18761112127045.jpg vsszan18761112127046.jpg vsszan18761112127047.jpg vsszan18761112127048.jpg vsszan18761112127049.jpg vsszan187611121270410.jpg vsszan187611121270411.jpg vsszan187611121270412.jpg vsszan187611121270413.jpg vsszan187611121270414.jpg vsszan187611121270415.jpg vsszan187611121270416.jpg vsszan187611121270417.jpg vsszan187611121270418.jpg vsszan187611121270419.jpg vsszan187611121270420.jpg vsszan187611121270421.jpg vsszan187611121270422.jpg vsszan187611121270423.jpg vsszan187611121270424.jpg vsszan187611121270425.jpg vsszan187611121270426.jpg vsszan187611121270427.jpg vsszan187611121270428.jpg vsszan187611121270429.jpg vsszan187611121270430.jpg vsszan187611121270431.jpg vsszan187611121270432.jpg vsszan187611121270433.jpg vsszan187611121270434.jpg vsszan187611121270435.jpg vsszan187611121270436.jpg vsszan187611121270437.jpg vsszan187611121270438.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图片©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语言:简体中文
      • 编辑:序赞网
      • 翻译:Archdaily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嘬口乐多儿2021-7-25 16:58:56
      大作!太棒了 很震撼 值得学习!!!!
      Xx____偉2023-9-19 15:53:50
      很棒的设计,666666666
      反手一瓜铛2023-12-19 15:17:50

      我也不想抄,学习是真的好。我以前看帖基本不回帖,后来我发现,这样不但会花掉我的金币,而且不厚道。于是我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个帖子,就复制上去,以表达我对楼主的谢意,把帖子顶起来,顺便帮自己挣点金钱。学习中,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