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 上海, 中国
  • 景观设计:七月合作社
  • 面积:335 .0m²
  • 项目年份:2020
  • 摄影师: 陈颢
  • 厂家:嘉丁拿
  • 设计团队:康恒、陶大镛、叶钊、沈博、陈阳、曾亚卿
  • 委托方:上海保利浦东滨江禧玥酒店
  • 室内设计:朱周设计
  • 项目位于上海保利浦东滨江禧玥酒店一层,人来人往的接待处两侧,铺陈开安静茶室,组成总约50米的长廊,落地玻璃营造出连续性框景的效果,缓步其中,所见连成一幅长卷。线性视觉有助于营造氛围,但场地狭长的特点令视角过窄,设计师需要解决现有条件造成的问题,同时满足空间造型感受。不仅仅是视觉上引发共鸣,我们希望能在这处停顿、休憩区域,营造出恰如其分的空间氛围,使风尘仆仆的来宾进入后,心情发生些许改变。
  • 进入空间能感受到适宜的光线,设计师有意识地借用景观,影响人们对室内光线的感知。最南侧整体氛围阴翳,多块巨大黄锈石组成的山体,最大限度完成场地外对车道的遮挡。大部分石头向前倾倒,营造向前的压迫感,给人以身处山脚下的感觉。也隔绝了分散视线的其他可能,向后望似无尽头,一再向外延伸,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 随着空间推进,可以明显感觉到外部长廊由南向北逐渐转亮。起初将乱拼石墙和绿篱营造出可稍作遮挡的高度,逐渐石墙高度减低,黄锈石的石墙过渡至芝麻白石墙,颜色趋于明亮。同时选择多杆、飘逸轻盈的植物增加通透感,植物交错种植,将空间景深拉开。直至自然石墙消失,进入灌木区域,通过绿植与碎石整体提亮空间。
  • 三条石墙增加了空间的联系性,功能性上线性隔开庭园与外部区域,增加私密性,也可借后方植物的景,令视觉感受更丰富。使用多品种的植物结合一高一矮的石墙,保证空间横向连续性的同时增加纵向空间景深。黄锈石乱拼石墙材质,呼应着下方雕塑化处理石凳的自然皮面,芝麻白石墙则采用人工感更强的几何切割方式。
  • 设计师尝试用石材、技法去影响光线的进入与反射。均匀的自然光经过庭园后变换了质感,对应着从偏暗的传统茶室,到较为明亮的大堂,再到明亮区域,更富层次与空间氛围。期待来到此地的人们,在进入后能转换心情。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3134211516571.jpg vsszan3134211516572.jpg vsszan3134211516573.jpg vsszan3134211516574.jpg vsszan3134211516575.jpg vsszan3134211516576.jpg vsszan3134211516577.jpg vsszan3134211516578.jpg vsszan3134211516579.jpg vsszan31342115165710.jpg vsszan31342115165711.jpg vsszan31342115165712.jpg vsszan31342115165713.jpg vsszan31342115165714.jpg vsszan31342115165715.jpg vsszan31342115165716.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July Cooperative Company
      • 分类:景观设计
      • 语言:简体中文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2021-8-8 16:38:48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