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共空间为导向的新型城市复合体项目通过双子超塔的建筑形象将智慧之门以抽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地块南侧城市轴线的终端, 双子塔的门户形象回应基地周边的城市空间关系,与整体的城市设计相协调。设计以公共空间为导向,四向开敞,围合出一个开放的中央绿地。组团内的配套商业以开放市集的形式与塔楼形成对景,完成超高层综合体组团群落中高低起伏的尺度的转换。建筑布局形成可渗透的城市界面,吸引各方到达的访客,以激活整个社区。不同于传统的以商业为主导的高密度城市综合体,杭州世茂智慧之门对于新型城市综合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力图优化市民性的开放空间。设计将公共艺术与建筑相结合,部分通风、排烟等设施以铜色铝板包裹,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将造型进行艺术化处理。公共艺术装置放置于两幢超高层塔楼之间,吸引人们驻足的同时,提供了增加双塔连接性的公共活动空间。富于雕塑感和未来感的雨篷设计衔接双塔底层,结合中央绿地与公共艺术的空间处理,为市民创造一个独特的步行体验。三层的E楼作为配套服务建筑,主要承担社区服务和承载部分超高层设备机房的功能。对比超高层塔楼,这处近人小尺度的空间设计更具亲和性。入口平台延续的坡道可以让人群分流直接来到二层,横向表皮处理仿佛是延绵起伏的江面,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宜人通透的界面。屋顶平台的线条进一步向外延伸,将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形成地景式的艺术美感。虽高度有异,但设计在元素、材质和形式上都与超高层建筑在风格上保持一致,因此空间的气韵顺畅流动在整个场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