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184481260015061.png
‍在地性

如实地讲述设计思考与来源,远比写一段设计说明来得更有意义及重要得多。

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息,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与西人相同。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现在我们不必削足就履,将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 摘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vsszan184481260015062.png vsszan184481260015063.png
左:(元代)倪瓒的《容膝斋图》 右:(2023)MAO BY MAO 诚品中心苏州店概念方案

造园,一向是非常传统中国文人的事。关于造园,近两年我常从元代画家倪瓒的《容膝斋图》讲起。那是一张典型的山水画,上段远山,一片寒林;中段池水,倪氏总是留白的;近处几棵老树,树下有亭,极简的四根柱子,很细,几乎没有什么重量,顶为茅草。这也是典型的中国园林格局,若视画的边界为围墙,近处亭榭,居中为池,池前似石似树。但我谈的不是这个,我谈态度。《容膝斋图》的意思,就是如果人可以生活在如画界内的场景中,画家宁可让房子小到只能放下自己的膝盖。——摘自:王澍 《造房子》
vsszan184481260015064.png
当我第一次站在威尼斯建筑学院大门前,瞬间就明白了困扰许久的问题,何为在地性。陆续地几天穿梭在意大利中部、南部,看了几乎所有斯卡帕建筑。在最后行程去往的布里昂夫妇墓地(Tomba Brion)时,还坐错公交车,在意大利圣维托乡村公路走了近一个多小时,当时几乎是扒着玉米田走到现场。当站在这个建筑面前时,几乎眼泪要出来。在不大的布里昂墓地里,转了接近6个小时,呆到傍晚。
何为在地性?它即,溯源 / 根源性。通俗来讲,就是有根。
布里昂墓里随处可见的标识性的锯齿型叠级结构,奎瑞尼·斯坦帕里亚基金会水门的堆叠楼梯,让人不由自主地和威尼斯潮涨潮退的水位线联系起来;奎瑞尼·斯坦帕里亚基金会里那个隐藏了散热器锯齿形石柱,和Olivberti陈列室内著名的层级楼梯下锯齿状的透光门窗,不就是威尼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随处可见的转角石吗;维琴察公寓醒目的红色钢梁,它转译的很可能是古罗马又或拜占庭时期的石柱的一种当代表达……它极具古典与未来主义。
vsszan184481260015065.png
而放眼当今我们建筑室内它的「根」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梁思成先生说,它在我们旧建筑构架纵横承托有机结构里,在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的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息,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里。王澍说,在中国文人的园林山水画里,在元代倪瓒的《容膝斋图》里。它指向的是人的精神世界,是在田野、山川、自然间,而非居住的房子本身。人与自然,穿行停歇,逗留游赏,还有大段落的留白。
不再拘泥于场域本身,它有广阔的天地和流动性。而这也契合MAO BY MAO品牌内核:自然、当代、人文理念。索性,我们也为她造一个小世界,把品牌精神注入进去,构建它本身的美学语言体系。
——王晗文2024/1/16
vsszan184481260015066.png vsszan184481260015067.png vsszan184481260015068.png vsszan184481260015069.png vsszan1844812600150610.png
直指东方精神性
中国本土的独立设计师服装品牌MAO BY MAO首个独立线下店落地苏州诚品中心。从品牌哲学与视觉语言的角度,另奕可能将文化的在地性、与东方精神性的表达融入空间之中。
vsszan1844812600150611.png
檐 & 柱

门口一抹轻薄的屋檐,悬挑于细柱之上。再前走两步,又错落两片堆叠。这一语言的表达既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中“檐”与“柱”的当代性转译;同时也以在商业空间中创造一种温和、适度的围合感 。
vsszan1844812600150612.png vsszan1844812600150613.png vsszan1844812600150614.png
入口处有意控制的暗光线,区别90%商店刺目的光线引导,引发顾客一种被照顾的心理感受。
vsszan1844812600150615.png
前台区域的设计隐藏着诸多细节。首先在于材料,背景墙采用不锈钢板制成,但在光滑反光的金属质感之上,另奕可能通过多次表面进行化学腐蚀测试,最终得到了如今自然而充满时间感的肌理效果。岛台的原料则来自于云南的老木,设计中特别选择了具有孔洞、裂痕的部分,在方正硬朗的造型之外,通过微小细节带来自然般的体验。
vsszan1844812600150616.png
岛台也似是园林中的一方台地、岛屿,扎根于空间中。外部造型简洁,内部则另有天地。整合了收银、储藏、收纳等多项功能,在台面和基础部分还附有透光石的设计。一方面通过灯光调节空间氛围;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辅助顾客在透光石上查看衣物的材料与质感,帮助顾客了解品牌特性。
vsszan1844812600150617.png
岛台与背景墙设计,天花顶部出现了品牌LOGO形成的“方角圆”。
vsszan1844812600150618.png vsszan1844812600150619.png
克制的语言中包含丰富细节,铁艺糖果盒也呈现“方角圆”的形式。
vsszan1844812600150620.png
亭、屏、杆

由画入景,另奕可能在空间中筑起一座意向性的“亭”,供与顾客的试衣&休歇区域 。
vsszan1844812600150621.png vsszan1844812600150622.png vsszan1844812600150623.png vsszan1844812600150624.png vsszan1844812600150625.png
结构框架采用在服装陈设中最经常用到的“衣杆”,通过这一简单元素的反复重构、组合,抽象性地搭建出一方属于MAO BY MAO的小世界。
vsszan1844812600150626.png
在这里,我们想象着它是一片随机形成的自然林地,它是能够承载精神依托的“内心园林”。纤细衣杆彼此组合,重构成空间中的“园林”意向。
vsszan1844812600150627.png
法国艺术家Pierre Sernet曾经周游世界,在他的“One”系列摄影作品中,艺术家随机选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客人,并邀请他们在由12根木棍组成的便携式的“立方体”中品一碗茶。
vsszan1844812600150628.png
▲图源网络

这12根木棍同样在最小的干预中制造出一种“空间的幻觉”:在这个立方体的场域内,似乎任何文化、精神、宗教或哲学价值都可以被包容其中,人的心念意识也散于天地之间。从园林到自然,另奕可能也在设计的语言中试图构建相似的“精神自在”。
vsszan1844812600150629.png
文徵明《拙政园十二图》用来围合的亭子的“屏风”,尺度可以很低,人与自然草木的距离似可随时跨越信手拈来。受此启发,另奕可能以简约、当代的语言,在亭子边添置了一片“画屏”。
vsszan1844812600150630.png vsszan1844812600150631.png vsszan1844812600150632.png vsszan1844812600150633.png
与东方美学统领下的轻盈画屏相对应的,是斯卡帕古堡博物馆中所出现的厚重屏风。在挑高极高的古堡空间中,屏风的高度是模度尺寸,人站立伸手高度。在空间中形成一抹带有记忆性的背景色。
vsszan1844812600150634.png vsszan1844812600150635.png
另奕可能将东西方对于屏风这一元素的不同理解和处理在同一空间中并置和对比。稍稍前置的墨绿色高耸屏风、向后错落的暖黄色屏风、搭配上黑色的背板——三块板,四个面,形成空间的自然流转,也在颜色与进退的转折中,完成对后部消防通道的遮挡和聪明的回应。
vsszan1844812600150636.png vsszan1844812600150637.png
石 & 桥

置石是园林造景的必要元素之一。在本案设计中,设计师将原始或是被弃置的石材回收、切割、设计,重新组合而成具有当代性特征的艺术装置与新的景观视觉语言。
vsszan1844812600150638.png vsszan1844812600150639.png
三块互相咬合而成的白玉石的装置,是对"太湖石"的当代性转译。
vsszan1844812600150640.png vsszan1844812600150641.png vsszan1844812600150642.png vsszan1844812600150643.png vsszan1844812600150644.png
空间中的家具也由另奕可能特别设计和定制。以艺圃园林中曲折尽致的“石板桥”为原型,形体上曲折错落,既可以作为家具、供顾客休息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展览展示的陈列架。
vsszan1844812600150645.png
目光所及的家具,都可以随时在店铺中移动,这一灵活性的设计是遵循可持续与环保的品牌理念,也是回应“艺术策展型商店”计划,即空间中的一切陈设都是可以移动、可拆卸的,在未来MAO BY MAO与艺术家的合作展览中,这一空间也将变为是艺术的展览空间,而不仅仅作为衣物的展示而存在。
vsszan1844812600150646.png
“林中空地”与“野马天籁”
MAO BY MAO 24年春季主题“林中空地”,来自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澄明能够照进林中空地,乃是一切在场者和不在场者的敞开之境。
vsszan1844812600150647.png
另奕可能在橱窗角隅,以东方旧梁木对话被割弃西方大理石回应这一主题。基座是ta们相遇的地方,ta们就靠地球自重“吸引”在了一起。
vsszan1844812600150648.png
在空间最初的提案中,另奕可能概念效果图里,就有匹白色骏马。设计师说那是古人丈量世界的工具,马必不可少。而在本案空间拍摄时,设计师团队居然实现当初的概念想法。那晚在凌晨5点钟的苏州城,追风(马的名字)奔跑在城市马路的时刻,长唤一声——那一刻“野马天籁”,我们仿佛看到了东方精神在这座城市中的停留与续写。
vsszan1844812600150649.png vsszan1844812600150650.png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MAO BY MAO 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项目地址:中国 苏州
项目面积:170.0㎡
项目业主:MAO BY MAO
设计单位:另奕可能 ALTERNABILITY DESIGN
主案设计:王晗文
设计团队:王晗文、禤锐涛等
施工图深化:刘锦
施工负责人:冯友成
项目摄影:王可
项目视频:黄晓东
鸣谢:MAO BY MAO全体同仁 、一尚门及参与团队 、苏州诚品生活 、追风及它的驯养员
vsszan1844812600150651.png
王晗文 Harvey Wong

另奕可能 创始人&设计总监

一间多学科创新型设计研究室。专业范围涵盖:建筑、室内设计、家具、装置及品牌咨询等。2017年成立于中国广州,「当代 先锋 实验 设计团体」是品牌核心与愿景。另奕可能以空间为媒介平台发声,在无规则边界探索建构当代设计文明的可能性。当代区别于现代设计,旨在提供多元与贴合人心的设计;先锋指设计本身前瞻性与国际化视野;而实验则是对材料在地性与创新性研究探索。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4-1-27 02:14:03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HZ小青年2024-1-27 13:11:36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油条豆腐脑2024-1-29 10:24:47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