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酒店”其命名源自于1977年的一纸土地征用批复文件。1977年5月,“4201工程办公室”征用南京建设兵团一师四团二营的山地31.72亩。建成宿舍区和战时避难所,而后成为电信基地。电信基地经过数十年的闲置,留存的老红砖房掩映在山林中,人迹罕至,恍若隔世。

▽场地鸟瞰©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1.jpg
▽主入口©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2.jpg
▽多功能区域©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3.jpg

该项目场地位于“光棍山”山脚,风光优美的中苕溪流域。场地内树木高大茂盛,原有一层红砖建筑十余栋,防空半地下建筑两栋,总建筑面积约为3500平方米,场地由西北向东南逐级抬升。

▽逐级抬升的围墙©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4.jpg
▽园区步行主路©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5.jpg
▽主入口小景园©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6.jpg

红砖建筑区域在改造设计中保持台地地形不变,保留原始的台地风貌、砌石。延续原有红砖建筑的轮廓、高度及主体结构体系,对破旧的红砖墙及屋面进行替换更新。更新后的建筑依旧以红砖作为主要材料,同时用各种砌筑方式形成更为丰富的建筑表皮质感及阳光下的光影变化。置入钢构及大玻璃面,使红砖建筑改造而成的客房拥有良好的采光及景观视线。入口大门,围墙,院墙甚至酒店标牌依然用不同砌筑方式的红砖建造。

▽标准套房©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7.jpg vsszan187018291508298.jpg
▽入口金属景墙©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9.jpg
▽无边泳池©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10.jpg

两栋轮廓较大的防空半地下室建筑被改造成大型的多功能空间,在地下建筑范围内向上搭建钢构和玻璃组成的无柱大空间,并以折叠的坡屋面覆盖,以期与周边自然环境及红砖建筑形成良好对话。

▽酒店大堂©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11.jpg
▽四卧室别墅客厅©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12.jpg
▽卧室©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13.jpg

以半地下建筑为核心,形成酒店的公共活动区。较大半地下建筑一侧场地改造成下沉广场,作为设置于地下室的餐厅的户外拓展空间。两栋半地下室建筑之间的场地则改造为逐级而上的台地,台地最高处设置泳池,台地和泳池构成的场所成为多样户外活动发生的载体。

▽浴室©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14.jpg
▽标准套房卧室©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15.jpg
▽星空浴室©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16.jpg
▽景观浴室©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17.jpg

不变的场地高度关系、建筑轮廓及高度的保持、场地中大树乔木的保留以及红砖主材的延续,使场所原有的整体意境得以还原及延续。故事经年,不变依旧。

▽鸟瞰夜景©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18.jpg
▽夜间景观©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19.jpg vsszan1870182915082920.jpg
▽傍晚景色©思图象印

vsszan1870182915082921.jpg vsszan1870182915082922.jpg
▽一层总平面图©杭州在地建筑设计事务所

vsszan1870182915082923.jpg
▽原始建筑和地形©杭州在地建筑设计事务所

vsszan1870182915082924.jpg
▽原始建筑轮廓©杭州在地建筑设计事务所

vsszan1870182915082925.jpg
▽立面图©杭州在地建筑设计事务所

vsszan1870182915082926.jpg
vsszan1870182915082927.jpg vsszan1870182915082928.jpg vsszan1870182915082929.jpg vsszan1870182915082930.jpg vsszan1870182915082931.jpg vsszan1870182915082932.jpg vsszan1870182915082933.jpg vsszan1870182915082934.jpg


项目名称: 故事经年——径山1977酒店有机更新
设计方: 杭州在地建筑设计事务所
公司网站: http://www.caaladi.com/
联系邮箱: 283491811@qq.com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 2023年
主创及设计团队:
主创:孙科峰
建筑:王渊、厉云鹏、徐璐佳、姜超逸、胡佳杰、黄武可心
室内:朱科柯、金翰
景观:高艳、史钧波、陈铁英、费木云、龚彬燕、宋芸、郑雨姝
结构:孔魏、杨阳
给排水:朱三利 周涛
电气:周茂利、许超
暖通:甘铭、余家庆
弱电:沈年 徐军校
项目地址: 浙江杭州
建筑面积: 3500平方米
摄影版权:(需要在投稿图片中注明每张版权) 思图象印
合作方: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4-5-30 02:58:12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