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连接现有的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新建的文物馆扩建部分以“承古开新”为设计理念,旨在向学生与公众传达其延续大学文化传统、深化中国艺术认知、激发中华文化兴趣的使命。建筑形态亦回应这一理念,由现有建筑自然过渡至新馆,整体犹如“悬于空中的山石”,于山坡之上安然栖息,构成独特的视觉姿态。

▽建筑外观©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1.jpg vsszan198297050039472.jpg
扩建部分同时与现有自然环境展开对话。设计灵感源自张大千的《四屏山水》与戴进的《远马图》——主展厅被抬升至距现有坡地12米高处,使得坡地上的树木得以保留,并融入整体地形之中,营造出“树影石下”的艺术氛围。

▽《四屏山水》©张大千
vsszan198297050039473.jpg
▽设计意向©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4.jpg

▽建筑主体被抬升©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5.jpg
悬挑结构为基地地形赋予诗意回应。它不仅强化了地势的艺术意象,也满足功能需求。主展厅被整体抬升,使新展厅与原有两个展厅之间形成流畅的参观动线。此外,新馆建筑侧设有一条“策略性捷径”——一座大尺度阶梯连接大学道与大学广场。观展路径穿行于坡地原生树木之间,依次经过多功能厅、大台阶、新展厅与原展馆,构成一段文化旅程,引导观众自然而然地与艺术作品相遇,丰富观展体验,激发探索兴趣。

▽悬挑结构回应基地地形©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6.jpg
建筑的核心结构语言也隐含了中国文化中“承”的观念,不仅是传承文化价值,更象征“托举”与“支持”的行为。这一概念最终以V形柱的形式发展为结构支撑体系,呼应文化延续的寓意,同时也巧妙致敬捐赠人罗桂祥博士所创立的“维他奶”品牌。

▽以V形柱的形式发展为结构支撑体系©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7.jpg vsszan198297050039478.jpg
▽以V形柱的形式发展为结构支撑体系©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9.jpg
建筑立面设计借鉴了中国山水画技法中的“皴法”,即以渐变墨色勾勒出树石水纹的层次与空间深度。设计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结合独特模版,通过不同深度与密度的肌理刻纹,将画面中山石肌理的笔触痕迹转化为立面肌理的当代表达。新馆总使用面积为1,770平方米,包含特展展厅(Harold and Christina Lee Gallery)、咖啡厅(Ideaology)、书店、艺术家工作室、装裱工作室以及可远眺美景的屋顶平台。

▽立面渲染图©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10.jpg

▽建筑立面设计借鉴了中国山水画技法中的“皴法”©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11.jpg
▽无障碍通道©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12.jpg vsszan1982970500394713.jpg vsszan1982970500394714.jpg
▽展览空间©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15.jpg
▽屋顶露台©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16.jpg
▽夜景©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17.jpg
▽动线分析©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18.jpg
▽一层平面图©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19.jpg
▽二层平面图©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20.jpg
▽立面图©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21.jpg vsszan1982970500394722.jpg
▽立面渲染图©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23.jpg
▽剖面图©Rocco Design


vsszan1982970500394724.jpg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5-6-5 16:45:15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ppap7772025-6-9 22:10:31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