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室搬离水泥森林的大厦,隐匿到街道烟火中。”与此” 是不止设计今年做的一个新尝试。我们回归到市区的老街道,希望新的尝试,是我们在洪流中下的新开始,也可以给原本没有生气的老街道带来些许的温度,也是我们精神场所的重生。

▽改造后外观©马利仁

vsszan198916301856301.jpg
选址在苏州吴江区的老城区,如今的街道早已不似从前的喧嚣,老城区大部分的居民都是老年人偏多。层层叠叠的梧桐树下,带着岁月的气息。

▽改造后外观©马利仁

vsszan198916301856302.jpg vsszan198916301856303.jpg vsszan198916301856304.jpg
前场的咖啡厅是我们开放空间,门头的互动场景、预留卡座,都希望空间可以完全打开,与街道互动。给骑行路过的匆匆朋友们,随时打包的可能。

▽前场的咖啡厅©马利仁

vsszan198916301856305.jpg vsszan198916301856306.jpg
▽营造温馨的氛围©马利仁

vsszan198916301856307.jpg vsszan198916301856308.jpg
我们保留了建筑原先的构造,吊顶拆除之后的木头屋顶,给了我们一个意外之喜。我们决定保留它的大部分。加固过的钢结构,带着生锈痕迹的衡量,以及,屋顶的老木头。

▽保留原先的木头屋顶©马利仁

vsszan198916301856309.jpg vsszan1989163018563010.jpg
店内的陈设软装,都是工作室自用积累下来的一些小物件,从景德镇淘回来的手作器皿、烛台,平时收集的杯子,花器。希望整个的接待区,有一个敞开的客厅的概念,既是咖啡,也仿佛如老友到访,有个有温度的家。

▽陈设软装©马利仁

vsszan1989163018563011.jpg vsszan1989163018563012.jpg vsszan1989163018563013.jpg
▽营造一个有温度的家©马利仁

vsszan1989163018563014.jpg vsszan1989163018563015.jpg
办公区区别于传统的办公空间,我们在整个空间中,预留了一间作为不止设计的办公兼顾接待的功能。在保留原始空间特色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工作室的封闭性,用”客厅概念”模糊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手作器皿、自用旧物等细节构建出”生活即设计”的场域精神。

▽办公兼顾接待的功能©马利仁

vsszan1989163018563016.jpg vsszan1989163018563017.jpg
▽用”客厅概念”模糊工作与生活的边界©马利仁

vsszan1989163018563018.jpg vsszan1989163018563019.jpg vsszan1989163018563020.jpg
在闹市街道后面的小院,也是当初我们确定选址的一个节点因素。夜色落幕,可以邀请三五好友小聚。希望整个空间,有生活的烟火气,有松弛的故事感,有时间和光影的对话,与此,在这里,我们用独属于我们的语言,和老城对话。

▽庭院夜景©马利仁

vsszan1989163018563021.jpg vsszan1989163018563022.jpg vsszan1989163018563023.jpg
▽平面图©不止设计

vsszan1989163018563024.jpg
  • 项目名称:不止设计-回归街道的新尝试
  • 项目类型:商业空间
  • 设计方:苏州市不止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项目设计&完成年份:2025年
  • 联系邮箱:951197972@qq.com
  • 主创及设计团队:李嘉鹏、陈汐言、戴宇阳
  • 项目地址:中国· 江苏·苏州
  • 建筑面积:150.0㎡
  • 摄影版权:马利仁
vsszan1989163018563025.jpg vsszan1989163018563026.jpg vsszan1989163018563027.jpg vsszan1989163018563028.jpg vsszan1989163018563029.jpg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5-7-2 01:48:08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