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前的快速发展阶段,我们经常用“城市化”这个词汇来表述中国目前的城市状态,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另外一个词义——“程式化”。

当城市被“程式化”的时侯,就出现了今日城镇“千城一面”的结局。而当景观被“程式化”时,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经常可以在学者笔下见到遭受批判的城市景观:相似的广场、相像的公园、相同的摩纹绿化等,所有的这些都被设计师用所谓的“景观语言”熟练应用在不同的设计作品中。

笔者在近期做《中国园林》“植物园专题”的过程中,很多专家也明显感受到:国外设计公司设计的植物园往往比较纯粹、比较理性,整个设计主题就是紧紧围绕植物细致、全面展开:而国内设计师的植物园往往会套上很多的“帽子”,就像我们在每一个设计文本中都会强调“以人为本”、“生态设计”、“地方文化”和“可持续设计”等理念一样,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满地抓”,想把所有好听的设计里面统统放入其中,如此“均匀用力”往往会使得本该最核心的部分不够好切不彻底。

“程式化”的中国景观设计模式到底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

一方面,现在的建设项目往往令设计公司应接不暇。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当面对这么多项目时,很多设计公司的领导就明确表示要将项目划分成“金字塔”。

另一方面,这与设计师的创新意识也有很大的关系。设计师不能让自己成为在工厂里生产产品。在每一个项目中都会做很多有意思的尝试,而能创作这种“有意思”也许就是设计师与普通大众的区别之一。设计师要通过艺术性的手法科学的去创造美好的环境。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hanshuijuzhu2011-8-20 16:21:05
当设计设计被“程式化”,设计师也就成为流水生产线操作工了
艺羲2011-8-23 21:18:51
是啊,生有同感。。。。。
1781256052013-7-10 12:18:39
程序化没有特色。
wangwengwu2hxw2013-8-13 11:00:24
同感啊!加油,中国的设计师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