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憲小檔案
1957 生於台北
1980 淡江大學化學系畢業
1988 東京設計者學院建築系畢業
1987 安藤忠雄建築事務所設計師
1988 禾力(黃永洪)設計主任設計師
1991 設陳瑞憲建築研究室
1993 吉瑞凡國際公司建築設計總監
2002 十月設計公司建築設計總監

主要作品
誠品書局、衣蝶百貨、斐儷珠寶、聯合報辦公室、北京PYE Boutique、張忠謀公館、盧一紀念墓園
>
標題 : 建築師陳瑞憲---從台灣紅到全亞洲

摘自-商業週刊(2005/4/10) 文-吳錦勳

他幫華人首富李嘉應蓋圖書館過去十五年,陣瑞憲成為台灣設計界竄升最快的明星,他與吳清友像跳弋一樣,一前一後合作無日,創造台灣誠品無數動人的空間。現在,他與華人首富李嘉誠合作,為汕頭大學設計一座如「知識盒子」般的圖書館。

陳瑞憲是台灣這十年間快速竄起的建築師,一九九四年他入行第六年,就被日本媒體選為當代大中華區最具影響力的五位建築師之一。去年十一月,陳瑞憲以高雄大遠百誠品書店,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這是唯一來自台灣的作品。
從最早的老敦南誠品(已拆除)開始,陳瑞憲幾乎形塑了全台一半誠品書店的風貌。他二十多年的好友、建築師阮慶岳說:「陳瑞憲主導了台北九○年代以來的低限量美學風格、創造一種富含東方人文,簡單、安靜、內省的設計語言。」

他設計的高雄大遠百誠品,從高雄的港口意象出發,以「知識的港口」定調,象徵無垠的知識之海與知識吞吐港。挑高的空間,走道兩側比擬希臘神殿的列柱,廣大主區宛如市民廣場,兩座大階梯可以讓人席地而讀,假日又可在此舉行音樂會。陣瑞憲興奮地說:「二○○一年末,這裡落成時,還曾經容納上萬人一起倒數跨年呢!」

陳瑞憲坐在工作室裡,回想這個難忘的經驗。他一身黑衣黑褲,顯出一派慎重其事的精神,無框眼鏡下有一張非常文氣的臉。他給人感覺很低調、自制,就連工作室也隱僻在建國北路巷子的地下室裡。陣瑞憲沿著地下室入口白大理石迴廊,開一方水池,引入天光,水底鋪著黑色卵石,夏天陽光灑下,反射波光水影。訪問那天,冬兩在水面圈起漣漪,方圓之間像個渾然天成的設計圖。

李嘉誠親邀設計汕頭大學圖書館

這是他匠心獨具的構思,現在,陳瑞憲有史以來最大規格的建築項目「汕頭大學圖書館」正在動工。汕頭大學由華人首富李嘉誠傾八億八千萬港元獨資捐建,這座樓高三層、總面積七千坪的圖書館,預計明年初完成。兩年前,李嘉誠風聞陳瑞憲成功設計誠品書店,委託他負責汕頭大學圖書館規畫案。第一次見面,李嘉誠就告訴他「知識改變命運」,他希望圖書館是「智慧的樹跟知識的盒子」,要讓莘莘學子有更多的武器(知識能力),去掌握自己的命運。

陳瑞憲便把圖書館四百五十個座位的大閱覽室,正對校門口,當有人從外頭玩回來時,走樓梯經過時,必定看到裡面埋首苦讀的學生,「哇,開玩笑,你能不緊張嗎?同儕壓力下,你一定會想趕快進去念書。」陳瑞憲露出愉悅的笑容。他還把圖書館中間開個縫,做一個水的大廳,讓陽光反射水影。「一個用功的學生,必定會在圖書館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落,度過寶貴的大學時光。我曾在東海圖書館,看到陽光安靜地灑在桌上,很多學生坐在那裡念書,啊,那易景真令我感動。」

從小陳瑞憲便易為美的事物感動,由於家族企業和日本的關係,家裡常有日本客人送來的小禮物,精緻的包裝,啟動年少陳瑞憲對美的喜愛,在那個普遍小孩並不富裕的年代,他至今難忘當時家裡富士蘋果的香味……。但走出家門,他卻絕口不提家世。小時候學校校車放學停在他家門口「小美冰淇淋」招牌下,他下車後立刻低頭往反方向走,等校車遠揚,才慢慢回家,絕不讓同車的人知道他家是「豪爺人」。

出身豪門獨子二十七歲才反叛改讀建築

成長在豪門家庭,又身為獨子,他的人生某種意義是被安排的,他大學念化學系,準備以後接手家族企業,但他心裡卻老想改念建築。阮慶岳回想說:「那時候他常跑到我們宿舍,看我們建築系在做哪些作業,看著看著就露出一種很羨慕、嚮往的神情。」

大二時,他父親為挽回他轉系的決定,送他一架鋼琴。畢業後,陳瑞憲到東京學糕餅製作,還在念語言學校時,每天就流連在書店建築設計的書櫃前,拗不住內心的渴望,下決心轉念建築系。那一年他二十七歲,他對自己說:「人生是我自己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他沒跟家裡商量,做出此生一次小小的反叛,進了東京設計者學院建系,最後以第一名成績畢業。

那幾年在日本闖蕩,讓陳瑞憲眼界大開,像個求道者,依建築導覽,往大師建築一間間叩門,不斷在一次次的旅行裡豐厚建築的領略,像日語說的「眼睛上的鱗片掉了下來」。有時他坐兩小時火車、兩小時汽車、再徒步一小時,只為看某位大師的建築一眼。「建築是身體的行為,是人與空間的對話關係。你必須用摸的,用聞的,走到裡面呼吸,用你身體來感覺。你推過大門才知道多厚?什麼材質推起來有怎樣感覺?」他還鑽進圍籬裡的工地,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工法,有一次他鑽進修繕中的日本老寺廟,驚訝發現一根根巨柱用厚厚的棉被包裏住,不忍刮傷,好像它們都有生命一樣,令他感動不已。

後來,他因傾心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精純洗煉的風格,運用父親在日本關係,進入大阪安藤忠雄的事務所,這時他小別愛往京都跑,看日本保留唐宋中國遺風的建築,成為他日後的養分。回國後,他短暫在家族相關企業當了一年副總經理,後來建築師黃永洪引介他入事務所,算是解救了他。

如此迂迴才走到心愛的建築設計,陳瑞憲格外珍惜。黃永洪說,他把每個案子當作是一件「作品」,「絕不隨便交差了事,每件都是有話要說、準備留名的作品,這是他個性很獨小的一面。」

但開始他面對的是一連串的挫折。因為理想性過高,在「摳得很緊」的房產建築上吃了很多苦頭。曾有一個辦公大樓的案子,黃永洪欣賞他的才分,放手支持他,「支持他到一個地步,結果失去了那個案子,因為陳瑞憲有很強的空間意圖,跟業主想法不合,最後沒蓋出來。」黃永洪呵呵笑著,「他也在業主的反應中,慢慢學到現實是如何一回事。」

十五年前,陳瑞憲遇到他的伯樂──誠品董事長吳清友,開始建立他跟誠品書店的因緣。「吳先生自已非常用功,常看相關書籍,所以很有自己的想法。」那時每件誠品案都是經過十幾二十次的討論。

與吳清友合作就像跳探弋

「十幾年,磨合到現在,我們他(吳清友)的關係,就像他打個噴嚏,我就知道他心裡想什麼事情,好像跳探弋,兩個人你前我後,不會碰在一起。」但有時,陳瑞憲覺得溝通太順暢,也算有點可惜:「磨合也是激發新領域的必要過程,像探弋跳不熟時,有時你踩我一腳,我大叫一聲,大叫可能是另一種驚奇,另一種火花。」
黃永洪認為,陳瑞憲的空間很強勢,很扣人心弦,「在很內斂的秩序中,隱含有很強烈的紀念,那是他設計中獨有的。」一般設計師要做到氣勢磅礡,會刻意裝腔作勢,但陳瑞憲反而極度收斂,「這非常難做到的,他這麼年輕就有這種成就,很不容易。」

陳瑞憲說,「我每回完成一件作品必放置兩三天,回頭再看時,就挑出多餘的,把這個拿掉,那個拿掉,只留最必要的」。這是陳瑞憲的減法美學,像書法的留白一樣。去年底,陳瑞憲和書法家董陽孜在北美館開展覽「有情世界──書法與空間的對談」。

奉行減法美學如同書法要有留白

董陽孜說,陳瑞憲的設計,每件東西都很「落位」,「就像寫書法時,每個筆畫都在最好的位置。」因其簡約、落位,便可創造留白,讓空間有收放自如的力量。「我偏好戲劇性比例,從極小壓縮到突然放大,形成一股空間的張力。我不喜歡拖泥帶水,我喜歡,啪!一刀斃命。」陳瑞憲對自己這種兵不血刃的技藝非常得意。有些設計師很不喜歡設計功能導向強過賣場,怕會折損理想性,陳瑞憲卻對賣場及公共空間抱有一股熱情,既能滿足自他的創作慾,又能同時容納很多人共聚一堂。就像他在大家族成長,敏感早熟擅於跟人溝通一樣。

阮慶岳說:「這幾年,陳瑞憲現實感逐漸變強,早期他是疏離的貴族,現在則比較隨和,具有一種雅俗共賞的人間性。」

陳瑞憲說,「沒任何目的純粹藝術創作,會像在海裡游泳,自由但是沒有方向。我喜歡帶有一點目的、功能的建築,那是一種guide-line。」越是千絲萬縷的考慮,陳瑞憲反而能玩出新奇的變化,「所謂設計,就是尋求最好解決問題的方式,從中產生風格。我的風格就像一張濾網,會來找我的業主,都知道我在做什麼,我也不需要做一個美學槓桿,去拉他們靠近我。」

陳瑞憲至今仍保有徒手繪圖的習慣,纖細如鋼琴家的手指碰觸琴鍵一樣,「我在畫一條線時,我筆會轉的,轉出來的線有變化才叫有生命,我的手跟腦連在一起,筆尖跟紙是有溝通的,光聽那沙沙沙的聲音,就非常enjoy。

經年伏案工作的高壓緊張,陳瑞憲前一陣子胃痛,這陣子則出現可怕的耳鳴,「發作起來的聲音就像牙醫唧、唧、唧,拿電鑽鑽磨你牙齒一樣。」他痛苦皺眉頭說。

而設計過程又何嘗不是鑽磨牙床的過程呢,為什麼仍設計如此引他?「那是用空間追求詩的吉光片羽,詩意的酵素在我體內發酵,起微妙的化學變化,那是種無法掌握的亢奮,維繫我一輩子的幸福。」

他用感性的口穩說:「我希望人在走進我設計作品時,也能被它的詩意打動,好像吃到很好吃的東西,那種宛如天堂的滋味,即使只有一下子也好。」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desmand52012-2-4 18:06:40
台北衣蝶百貨




21.jpg 20.jpg 19.jpg 18.jpg 01.jpg 1.jpg 02.jpg 2.jpg 03.jpg 3.jpg 04.jpg 4.jpg 5.jpg 07.jpg 12.jpg
陳瑞憲_05.jpg
陳瑞憲_6.jpg
陳瑞憲_7.jpg
陳瑞憲_8.jpg
陳瑞憲_09.jpg
陳瑞憲_9.jpg
陳瑞憲_15.jpg
陳瑞憲_16.jpg
陳瑞憲_17.jpg
陳瑞憲_22.jpg
desmand52012-2-4 18:09:39
台北故宮三希堂





包廂1.jpg 天花10.jpg 天花8.jpg 室內2.jpg 包廂3.jpg 室內4.jpg 室內18.jpg 室內17.jpg 燈光1.jpg 座椅1.jpg 燈具2.jpg 燈具1.jpg 燈具3.jpg 邊景2.jpg 燈具10.jpg 邊景4.jpg floor plan.jpg exterior1.jpg ceiling4.jpg 天花3.jpg 天花2.jpg 天花1.jpg 天花5.jpg ceiling2.jpg ceiling1.jpg 16.jpg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7.jpg 12.jpg 11.jpg 10.jpg
陳瑞憲_06.jpg
陳瑞憲_08.jpg
陳瑞憲_09.jpg
陳瑞憲_15.jpg
陳瑞憲_ceiling3.jpg
陳瑞憲_interior1.jpg
陳瑞憲_天花4.jpg
陳瑞憲_天花6.jpg
陳瑞憲_天花7.jpg
陳瑞憲_天花11.jpg
陳瑞憲_包廂2.jpg
陳瑞憲_室內1.jpg
陳瑞憲_室內3.jpg
陳瑞憲_室內13.jpg
陳瑞憲_室內14.jpg
陳瑞憲_室內16.jpg
陳瑞憲_室內入口1.jpg
陳瑞憲_廁所2.jpg
陳瑞憲_說明.jpg
陳瑞憲_燈具4.jpg
陳瑞憲_燈具5.jpg
陳瑞憲_邊景1.jpg
陳瑞憲_邊景3.jpg
陳瑞憲_邊景5.jpg
陳瑞憲_邊景6.jpg
desmand52012-2-4 18:11:40
住宅設計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12.jpg 10.jpg 09.jpg 13.jpg
陳瑞憲_08.jpg
陳瑞憲_11.jpg
desmand52012-2-4 18:14:11
台北聯合報中心



0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6.jpg 18.jpg 19.jpg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陳瑞憲_01.jpg
陳瑞憲_02.jpg
陳瑞憲_03.jpg
陳瑞憲_04.jpg
陳瑞憲_05.jpg
陳瑞憲_06.jpg
陳瑞憲_07.jpg
陳瑞憲_08.jpg
陳瑞憲_09.jpg
陳瑞憲_10.jpg
陳瑞憲_11.jpg
陳瑞憲_12.jpg
陳瑞憲_13.jpg
陳瑞憲_14.jpg
陳瑞憲_15.jpg
陳瑞憲_16.jpg
陳瑞憲_17.jpg
陳瑞憲_18.jpg
陳瑞憲_19.jpg
陳瑞憲_15.jpg
陳瑞憲_17.jpg
desmand52012-2-4 18:16:19
桃園  饕餐廳

室內8.jpg 11.jpg LIGHT 1.jpg WALL1.jpg 入口1.jpg 室內1.jpg 室內2.jpg 室內3.jpg 室內6.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陳瑞憲_10.jpg
陳瑞憲_12.jpg
陳瑞憲_13.jpg
陳瑞憲_室內4.jpg
陳瑞憲_室內5.jpg
陳瑞憲_室內7.jpg
desmand52012-2-4 18:17:57
高雄遠大誠品書局


1.jpg 2.jpg 3.jpg 5.jpg 6.jpg 7.jpg 8.jpg 10.jpg DFAA_Brochure_Part2_16_0001.jpg
陳瑞憲_9.jpg
陳瑞憲_31.jpg
lion2012-11-16 15:42:25
美感來自於學習與累積
迟小钝1862013-5-13 14:11:33
太感谢了  正在找他的作品
下一页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