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主持:王冠(矩阵纵横主持设计)

  嘉 宾:

  郑 鸿(深圳鸿艺源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段文娟(深圳伊派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深圳海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张起铭(张起铭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孙昌文(深圳国文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余义良(美圻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韩 松(深圳市昊泽空间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设计总监)

  黄明强(深圳市汇能空间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

  吉比&Coco(ZiiiBee Design Studio 吉比设计室联合设计人、自由设计师)



【王冠】大家好,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很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在这好好地聊聊。今天我们10位设计师坐在一起聊这样的一个话题——设计师的慢生活。在深圳,对于设计师来讲,我们来聊“慢生活”实际上是一种挑战,特别是今天在座的各位都很年轻。今天的话题我想先从coco和吉比开始,因为他们是最早到这里来等我们的。

  【Coco】很荣幸有这个优势,也很高兴参加这个节目坐在这里和大家聊聊天。我是在武汉长大的,北京、上海,也呆过一段时间,全国很多地方我都有接触和了解过,你在一个城市,该慢的时候还是得慢,该快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得快起来。快和慢是相对的,这和城市的节奏关系不大。看你放在什么样的心态去做你的事情。
 【王冠】现在大家都是在一个创业的阶段,让自己放下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不去打理公司业务,这个其实是很难平衡。

  【Coco】这很正常,确实比较难平衡。大家都是有公司的,比如说段文娟,她可以放下一段时间不去打理公司去过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她手下的人也要生活。我和吉比就两个人,我就无欲无求。前两年,科宝博洛尼提倡悠游主义,悠游主义就是说,你赚了10万,然后花了9万,再继续赚。不仅说我们设计行业,其他行业也是这样。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这和行业其实关系不大。我的担子小,我的平台小。但是我可以花时间慢慢地去做一些精的,我一年可能就只做一两个项目。

  【王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生活方式,可以不给自己增加那么多的负担,也不用给自己找那么多的事情,只需要用心去做好一件事情,做完了之后对自己有一个交代就可以了,剩下的时间我们可以再根据当时情况安排做别的事情。

  【Coco】对,有这样的理解。

  【王冠】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实际上很难做到这一点,这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你刚说你从武汉然后到了深圳,然后选择了这样的工作方式。那我想问下黄工,因为深圳很多人是外来的,而您是汕头人,靠近这边,潮汕地区的文化和底蕴是很深的,我工作中接触了很多的潮汕朋友,我他们经常会在很忙的时候停下来慢慢去谈,他请你喝茶,事情就慢慢谈。地域文化是否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一些影响?请黄工谈谈。


深圳市汇能空间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黄明强浅谈潮汕文化

  【黄明强】我也很欣赏吉比和Coco这样的生活方式。说到潮州文化,作为潮汕人,这一方面我很熟悉,包括孙昌文应该是同脉的,他是福建那边的,孙工也很熟悉潮汕文化。你对潮州文化的理解还是很敏锐的。潮州人是一个主张拼搏奋斗的种群,这种拼搏精神也是中国人的拼搏精神,这也是潮汕文化的一部分。说到慢生活的文化,潮州人在拼搏的过程中都是很辛苦的,每个人都要撑起一个家,甚至一个族群。那么他要有一种解压的方式,潮州人有一个习惯,你谈任何事情,你走进去的时候,他都会说,来,我们先喝两杯茶,再慢慢谈。老外或者其他地区的人看到这种“折腾”很不习惯。改革开放的时候,很多老外进入中国,潮州人都是用这种喝茶的最高礼仪来接待。老外看到觉得是对自己不尊重,说你老是在面前晃来晃去的,洗杯子什么的。但是后来,随着对潮汕文化的慢慢了解,他们也明白了这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潮汕的泡茶功夫可以说是有很深的底蕴的。

  【王冠】泡茶看起来是一个休闲的工作,但是每个环节都要求精准。讲究一定的手艺,这种传统文化通过泡茶这种慢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出来。

  【黄明强】对,理解得很正确。

  【王冠】孙工曾留学在新加坡,在新加坡的时候您是怎样的生活状态或者说生活节奏?

  【孙昌文】我祖籍是福建,现在户籍是深圳的。我是1995年到1999年在新加坡留学,那个时候有两个国家可以选择:法国和新加坡。我基本上不会讲法语,新加坡是讲三种语言,华语,英语,马来语。华语和英语基本上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所以我选择了新加坡。我们大家都是装修设计出身,我们在艺术类,比如画画上都非常棒,但是至于语言文化方面可能比较弱一点。我在新加坡留学的时候,各方面也都是非常紧张的,因为老师讲课都是用英文讲的,刚开始我听不明白,除非他是用我们的国语来讲。英语的口语我基本会讲一点。福建那个时候有一首歌叫《爱拼才会赢》,我就想怎样才能将英语学好,怎样为我们国人争光。新加坡的文化很多起源于中国,因为新加坡80%是华人,我们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在新加坡都会有,新加坡和深圳的的节奏是非常相近的。也是快节奏。所以我在那边的生活状态基本是用忙碌和快节奏来形容的,除了学习基本课程,还得努力学习英文。那边的设计师也是如此。

  【王冠】也是很忙碌的。
【孙昌文】很忙碌,我们刚讲了一个“大气候”,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讲,怎样将我们繁忙的生活转换成我们的慢生活?我们早上九点到公司,这一天的生活就是非常紧张繁忙的。不管多忙碌,关键就看我们自己怎样调节自己。我会很珍惜自己的下班时间,下班之后我会强迫自己画一幅素描。出差的时候我先将别的事情处理好,然后我会很享受出差的那段时间。出差的时候我可以关上手机,不去理会一些事情。住在酒店里,我很享受自己的单人世界。

  【王冠】先强迫自己停下来,慢下来。拿出更多的时间给自己充电或者去品味生活。我们在享受慢的前提之下还要先忙完手上的事情,同时,设计师也要学会控制自己。让自己有意识地慢下来。

  【孙昌文】是这个意思。

  【王冠】我想问下韩工和余工。韩工是深圳市“印瑜伽”会馆和“尤+瑜伽”会馆指定设计师,经常练习瑜伽是我们很多人所追求的一种健康的休闲生活,通过做瑜伽可以培养自己的气质,让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余工专注于SPA美容会所的研究,对于健康生活也是有自己的感受的。请你们谈谈自己是如何理解慢生活的,结合到自己的工作之中又是怎样的情形?


 美圻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余义良

  【余义良】慢生活是诸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客户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要想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首先你要自己会生活,才能通过设计或者自己的专业方式去引导别人生活。有可能设计师本身节奏很快,所以首先自己要学会生活。

  【王冠】通过自己的专业表达出其慢的生活方式。那韩工是怎么理解这个的。

  【韩松】我们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其实我们主要就是在灌输一种生活方式,大部分时间我们可能都是在工作上吸取新鲜的东西,但是这些都还不够,我们要到现场去体验。我们做了一个项目,可能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已经忘记这个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但是最后让你记住的一定会是你在现场的时候获得的一瞬间的感受。这种感受也许说不清楚,也很抽象。现在我们设计师一直在做的,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给客户一种感受,或者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今天聊“慢生活”这个话题,我在想,首先我们这个社会有没有一个现实的基础?目前来看,我是比较悲观的,我们中国目前是以一种高歌猛进的状态前进着的,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面对这种状态和大环境,你该怎么办?你想慢下来?好,那就是不进则退。你选择退又能有这个心理承受能力么?你能放弃你现在好不容易拥有的么?我们都做设计做了十年以上了,大家都是处于一个事业、人生的上升阶段,能放下是很难的。而你要是不放弃,那就坚持去做,越做越好,同时,也越来越疲惫。

  【王冠】我们现在已经过了磨合期,正在高速旋转的时候。

  【韩松】有时候烦的时候我就想不干了,回学校当老师去。

  【王冠】那你有时间可以多找吉比和Coco聊聊。

  【韩松】是啊,我听吉比和Coco讲,我很震惊,一年做一个项目,这种内心真的很强大。
【Coco】我们其实很贪心的。贪心的是什么呢?就像我经常说吉比很“好色”,喜欢这喜欢那,包括喜欢服装,什么都喜欢。我也总说,不够!你给我赚钱去。我们也在总结这个问题。

  【王冠】这个很矛盾,不接项目又想过慢生活。

  【吉比】这是我的终极梦想。

  【韩松】我也是这种梦想,在中国可能真正可以实现这种生活的不会是设计师,而是公务员。

  【Coco】公务员不见得真的慢。


ZiiiBee Design Studio 吉比设计室联合设计人、自由设计师——吉比

  【吉比】我们有接触很多的公务员,他们的生活其实不慢,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王冠】可能有文化因素的影响。今天还有几个设计师比较有特色,像段文娟和张起铭,都是以做样板房为主的。那我们在做样板展示的时候,总是希望传达出一种很舒服的感受,像泰式的,他本身传达出来的就是让人很舒适的空间感受,其他风格也好,如果设计师很毛毛躁躁地去做一个东西,显然会影响到所做的东西的整体效果,让一个原本很风情的东西变得不是那么风情,买方一看,就感觉不对。我想从这一块,起铭和文娟怎么从专业这一块,尤其是地产这一类的项目,要求不去快速复制,并要求将风格表达精准,你们是怎么去做到的?

  【张起铭】做一个项目,无论是什么风格,哪怕是很休闲的。这个是一种心境,你不一定为某种模式或者风格去表达它。

  【王冠】你不怕甲方催图么?天天要效果图,你今天给我出30张。你不得不强迫自己快节奏地去完成工作。


张起铭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张起铭

  【张起铭】你说的是时间的问题。我要说的是什么呢?比如说,你要做一个很休闲的项目,你要把想表达的休闲的心境带进这个空间里面,那么你就得带着一种休闲的心境去做这个项目。并不是说用具体风格才能表达这种休闲。设计师的心境要和作品结合。我也看过你类似的作品,比如说能用不同蓝色的变换表达那种海洋般的休闲空间,也是很漂亮的。我觉得这是一种表达方式,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说了慢生活,我想慢生活其实不在于你的职业是什么,并不是说我们设计师比别人会生活。我不这么认为,一个人会不会生活能不能慢下来这个是一种心境。当然慢也需要一些经济基础,我觉得这是不矛盾的,精神和物质的东西永远需要一个平衡线上。如果你做不到,永远也慢不下来。

  【段文娟】生活应该分成几部分,事业、家庭、生活、学习等。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各部分的重视程度及花时间的比例都会不一样。想做好设计做好事业会牺牲很多,拿出很多的时间花在工作上,而忽略了其它方面。其实全面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设计是专业活、技术活。设计师开公司主力是专业,而管理、营销、市场、培训等都是弱项,随着公司队伍的壮大,整体水平都要同步上升,设计师能够处理好或有团队来做这些事,他才能够有时间及精力享受慢生活。如果什么都是亲力亲为事业很难做好,自己也吃力不讨好。

  【王冠】文娟用女性独特的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给了我们另外一些启示。慢生活还可以用高效率以及规划来实现。高效做完工作之后我们没必要加班,也没必要白天黑夜颠倒,同时我们还有时间去旅游,去充电,这也是非常好的。我想问问郑鸿,你接触的大多是一些私人业主,你对他们的设计服务比较多,按我以前接触私人业主所形成的观念是,对私人客户服务的过程比较长一点,跟做地产不一样。你可以用很长的时间去跟客户慢慢磨合。我觉得这个慢生活你也有发言权,你可以聊聊。

  【郑鸿】我们一个项目前前后后可能需要半年时间,其实对于这个慢生活我的理解很简单,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玩的时候好好玩,这是我的理解。你说要做到慢生活很容易也不是很容易,你像韩工,到了一定时候,想慢下来也慢不下来。做公司很难,下面一帮子人跟着你都要吃饭。他们跟着我们希望能生活得更好,不是简单地解决温饱问题,是让他们在得到一定收入以外能生活得更有品质。同时他们在我们这里也能学习到一点东西,我们也不提倡他们只是为了赚钱。对于慢生活,我觉得最有代表性的是潮汕人,像黄工,还有孙工,慢慢喝茶聊天,我觉得这种方式非常好。还有成都人,喝茶聊天吃早饭,吃早饭可以吃一个上午。很多的广东人喝早茶喝下午茶,这种方式以及条件我觉得谁都具备。

  【王冠】你每天喝几次?(笑)
【郑鸿】很惭愧,我作为广东人,比较少喝茶,这种习惯我还没养成。像韩工说到的那样,要做自己的公司,确实非常不容易,早餐之后我们到公司,然后就开始忙碌。喝早茶时间只有在星期天,我们再忙都好,不管那么多,至少是星期天休息。赚钱的最后目的就是更好地体验生活。周一到周五就好好工作。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庭,也是很普通的人,有自己的小孩,有自己想要过的日子,我们也会每年至少去几个地方玩,去体验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其次,你也得好好犒劳下自己。对不对?

  【王冠】你不光自己要慢,也要让员工去体会生活,慢生活除了是我们这些创业者的追求之外,也要灌输到员工身上。这样,员工也学会了去过健康的生活,然后才能好好工作。接下来大家可以放松一点,刚刚听各位聊,我发现其实我们都在追求这种慢生活,有刻意,也有无意的。


ZiiiBee Design Studio 吉比设计室联合设计人、自由设计师——Coco

  【Coco】刚刚文娟说的那几点我有点不同的意见。你公司管理再好,你能慢下来呢,梁志天先生慢么,高文安先生慢么?据我所知,他们全国到处跑。梁志天先生给“华润幸福里”做样板房,花了一两年的时间,经常去,而且收费特别低,给华润面子。因为这个行业就是这么现实。所以我觉得慢生活应该从另外一方面去看,现实社会是现实社会。慢生活应该体现在骨子里或者说灵魂里面,我们大家都可以做到慢生活,只是大家都没踏出那一步。踏出那一步,大家还可以做自己的事业,你再忙也不会觉得累,你心里有一点寄托。很多现实原因决定我们无法和客户以及员工进行心灵交流,员工能成为你的镜子么?我们大家都是在一个圈子里面的,那我们同行之间可以很好的交流学习下,互相学习。你心中有一些寄托了,这不就是慢生活了么?像今天我们这样的交流,也是慢生活的一部分。吃萝卜还是白菜,看你是什么心态。

  【韩松】我现在听出来两个观点:一个是通过自身来调节做到慢生活,一个是通过公司管理。实际上这两种我都经历过。首先我就是像COCO说的,我想过是不是放弃不干了,退到二线去?但是人肯定都是不甘心的。不甘心就会出现第二个问题,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朋友,我们在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他有一个很有名的香港设计师朋友,60岁了,他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现在终于可以做到半年的时间工作,半年的时间可以玩了。但是说实话,相比较自身调节,我更赞同后一种观点,通过公司管理。我的公司在去年做了一个很大的变革。“革我自己的命”,首先就是拿出一部分利润分给员工,让他们知道跟着我干有希望,让他安居乐业。同时,我需要有人组成我的核心团队。这样我才能出去旅游,出去体验生活。通过管理,让公司变得更好了,慢生活才有可能实现。

  【王冠】我的团队帮我做的很好,让我很满意,我才能慢下来。

  【韩松】这个需要自己有很大的容忍性,因为可能员工会做很多让你崩溃的事情,然后你去擦屁股,最后你发现你在给下属打下手,实际上,有时候这也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的团队开始慢慢上了正式的轨道,很多事情不需要你去操心了,你也不需要给每个人擦屁股了。同时,我发现,以前招人永远都是不满意的,但是现在开始有人让我满意了,因为我的筹码更高了,这个筹码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希望、技能、知识、机会和平台,后面这些其实是员工更看重的。但是我也有一个观点,我不赞成公司做得很大。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管理人员。一旦超出一个限额或者瓶颈,它又会是一个新的方向,甚至出现你无法掌控的局面,这样会让自己很疲惫,到那个时候,我们就真得要革自己的命了。

  【段文娟】设计师得要重视管理,做任何事情要找到一套系统的话,复杂的事情可以简单化。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摸索与重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公司设计项目分两大块,一部分是样板房,一部分是公装。前者我们找到了一套流程方式,现在可以很好的配合。公装部分同样希望找到一个方法来减少沟通、摸索、配合时间,这样可以使工作更轻松,有更多的时间,生活自然就可以更精致。

  【王冠】一个完善的工作系统可以减少中间浪费的时间。

  【段文娟】系统在任何行业都是要运用的。可能是性格的原因,我觉得只有把事情做好了才有心情去做其它的。所以,自我感觉事情做得不错的情况下就会选择旅游、团体活动等。

  【余义良】改天我们去参观下你们的系统。

  【段文娟】系统是参观不了的。

  【韩松】这是商业机密。(笑)

  【段文娟】这不是什么商业机密,它只是一种配合起来更方便的流程。

  【王冠】她讲的是一个系统。

  【段文娟】管理不是我们来管人,而是制度来管人,依靠制度来约束一些人和事情。

  【王冠】余工,这种事情你们是怎么处理的。比如说,如果事情落在老板或者主创设计师身上了,那么底下的设计师没事做,或者就是等你来发号施令,要么是设计师在底下做,老板也看不住。刚韩工也讲了类似的一些,文娟是用一种管理的手法把这些化解掉了。

  【余义良】我们这边其实也比较简单。大部分就像他说的以自我为中心来做。

  【王冠】啊!个人英雄主义。其实都可以,只是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做法。

  【Coco】但是重点是大家要成一个团体。

  【余义良】这就是团队协作。
【韩松】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可能采用的手法跟和走的途径都不一样。

  【王冠】比较理性的就是通过这种系统来进行管理。

  【Coco】文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强人。

  【王冠】余工的意思是通过个人魅力让大家跟着我们走。

  【Coco】要整个社会好了才是慢生活,如果我们做好了别人没做好那也是白搭了。其实行业里面应该真正有一个很和谐的团体。你是你的,他是他的,但是大家没有一个很好的圈子。既然我们大家都是做一个行业里面的,彼此之间都是一面镜子,大家应该更团结。

  【王冠】Coco意思是我们约个时间到她家去吃饭。(笑)

  【Coco】最多是让你的肚子吃饱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的意思是大家把心态放平和一点,一个人不是全能的。刚说的很好,你在管理上有你的优势,他在别的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大家在一起交流就可以互相学到其他人的好的方面。

  【王冠】对,像今天我们这样坐下来交流我觉得就能学到很多东西。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咱们这里面有谁是晚上十点之前睡觉的。

  【孙昌文】我十点半之前睡觉七点半之前起床。起来首先送小孩去上学,回来之后就是八点多了,刚好到公司去,我的时间很规范的。

  【王冠】那么早起床干嘛?孙工应该将你的生活时间表跟大家介绍一下。

  【孙昌文】我们的主题是慢生活,慢生活不要说跟社会没关系,社会在发展。速度肯定都非常快的,慢生活应该是自己控制的。原先我做独立设计师的时候,我做方案也要做到凌晨一两点。但是第二天也是中午起来,你每天所花的时间也是8个小时到10个小时,你还不如按照正常的、规律的时间来做,所以我一般在十点半之前睡觉,七点半起来。我有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现在的很多模式采用国外的模式,传统的模式或者观念不引进。原来可能说设计师一定要有长头发,而我们就慢慢把头发剪掉了。在很多人眼里,设计师一定要有长头发,艺术家一定要怎样。我觉得不应该再以这种模式来衡量。设计行业越来越规范化了,越来越讲究思想了。

  慢生活其实也很好把握,慢生活是在自己的思想里面。不是说开公司受到干扰了就没办法让生活慢下来,我会强迫自己,强迫也是一个制度。我一个月花点时间出去旅游,哪怕就去大梅沙拍几张照片写写生,或者周末的时候我带着小孩爬爬山逛逛公园,下班的时候在家画画素描,这都是一种慢生活的表现啊,这是很让人享受的。甚至去看看电影,这也是在学习,我们在电影的一个情节里面可以寻找我们设计的灵感,比如说《非常勿扰2》,里面的很多情景,包括室内设计等都可以用到我们的设计里面去或者给我们一些启示。慢生活的生活方式是在我们的工作之中的,在玩的时候可以学习,在学习的时候可以玩。我原来想等我有钱了就去玩,但是什么时候算有钱呢?有钱的标准是什么?

  【韩松】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慢生活是被现实左右的。比如说我很多时候被迫慢下来是为了陪我的小孩,我的妻子,周末我要是不跟着他们出去的话,那下一个礼拜都过不好。这是很现实的状态。你会被迫慢下来,你会感到不耐烦,但是你被慢下来之后,你又会觉得挺好,之前的不耐烦也没有了。我们真的能做到这些,这很简单。我2011年的计划就是每个周末带着我的孩子去写生。这个既让自己舒服了,对孩子也好。

  【王冠】我有个问题很好奇,想问下韩工,你做了那么多年的瑜伽会馆,你自己有去练过么?

  【韩松】练过啊。我是有年卡的,最近半年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身体不好了,人就开始悲观了。

  【王冠】那要多休息了,今天坐在一起也是休息。

  【Coco】今天我们大家坐在一起,能聊到一起去,就可以让心得到快乐,心快乐了,就自然慢下来了。做什么行业都应该有一面镜子,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大家在交流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可以让每个人的心灵快乐了。人要有寄托,我觉得慢生活就是在我们在交流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的时候,让彼此感到心灵快乐。

  【黄明强】慢生活关键还是从自我做起,不是说你慢了我就能慢下来,我本身是一个很快的人,包括我走路在这里面可能是最快的,包括出图的速度也是最快的,但是近几年来我在调节自己。一个人习惯了快,要是慢下来真的很痛苦,像韩工那样,他的经历跟我的差不多,要带老婆和孩子出去,其实我真的不想去,我就想去工作,我把工作当做乐趣。

  【张起铭】今天我们聊的是慢生活,刚段工说的,工作和生活要分开,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是没有分开的。

  【黄明强】我是没有分开的。我觉得要去享受这种生活,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张起铭】如果你没有分开生活和工作,就永远做不到慢生活。什么是生活?工作是属于生活的一部分,但你要是将生活和工作完全分开了,那就是两部分了。

  【黄明强】我也认可你的观点,但是要有个人的选择。我的个人选择是以工作为乐趣。为什么富士康会发生跳楼事件?富士康其实是严格地把工作和生活分开的。我在公司对员工说,你要练成职业病。你要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进入设计行业是很开心的事情,因为你能把艺术、生活、工作结合起来,而不是工作仅仅为了赚钱,回到家里才是真的自己,这样是很累的。当然我不反对各种不同的生活模式,比如我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回到家之后我什么都不管了。我就真正地去享受,这其实也是我的终极生活目标。但是你没有办法模仿别人的。你只能根据自己的选择来做。将近一年来,我都很躁动。快节奏的生活绝对做不出好的作品。

  我现在特别喜欢打坐,早上起来我会打坐一个小时,然后上班去。甚至上班的时候,我开着音乐,我只有这样调节自己,把自己放松下来。从中我体会到非常好的一点就是,一个人能静下来,你就会思虑。静而虑,虑而就能得。就像我们《大学》里面写的那样。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你只能做产品,不是作品。我也不主张公司的扩大,一个公司如果能做强那是非常了不得的了。做大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刚文娟也说了,大家都是设计师,专业出身,做管理其实是非常差的。跟客户聊天我觉得没问题,尽管去进修了,也懂得点,但是说到管理毕竟不是我们所能操作的,设计师都带着强烈的个性,都不希望将这些个性给磨掉了,那没意思。从自己修起,修自己,也是修他人。
【段文娟】人生阶段不同对慢生活的理解会有差别,有些也是水到渠成。比如有家庭、孩子的设计师,肯定不能像没成家的设计师把所有的时间放在事业上,工作外可以享受家庭的幸福。我赞同工作生活分开,但会比较难做到。工作与玩的心情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放松的,另一个是带着目的与使命感、责任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目的地去做一件事,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说说我们公司吧,完成了某个大项目或忙了一段时间,我们就会组织一些活动,旅游、运动会、唱歌等,比如唱歌,我们在团队选出主持人、摄影人员、活动策划、颁奖人员……这样可以让活动更有意义,提高团队凝聚力。这也算是工作中的慢生活吧?

  【王冠】加强团队的凝聚力,然后更好的工作。起铭你是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的,包括自己的工作?

  【张起铭】其实我的工作生活不是很规律,但是这和慢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我觉得要做事就要高效率做事,我做设计一般都是晚上,白天效率低些,有外在的事务影响。

  【王冠】晚上有灵感。

  【张起铭】这个和灵感没有关系,就像黄工说的,能静下来。所以我觉得静下来的时候能够把事情做好。我会转换一下,白天做点别的事情,比如公司的安排和工地上的事情。

  【黄明强】以前我也像你一样的,晚上工作我特别有灵感,晚上的氛围特别好,又回到那句,人静而能思能虑。我自己也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一个人的身体没有调理好的话,对你的工作前途个人身体都是非常不好的。但是这个其实完全可以改变,十点半睡觉是最好的,养肝,我现在尽量控制在十二点前睡觉,其实形成规律没有什么改变不了的。

  【王冠】我们应该像黄工学习下。

  【韩松】其实我真正地进入设计状态的话可能在下午三点以后,整个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这段时间基本上不做。但是我这个时间是越来越靠前了。公司现在在做一些调整,很多业务和行政管理这一块我都交给了我太太打理,我是不管的。我一天的电话就那么三四个,这种情况差不多一年多了。现在的电话是什么呢?一个是我妈妈老是打电话让我回去吃饭,第二就是中介公司打电话给我要不要买房子,然后是材料商给我打电话。属下的电话这一块少了。我现在看到电话粘在耳朵上的设计师是有问题的,我觉得你可以用一种介质来让自己定下来。就像《盗梦空间》里面那样,用一个小东西来界定自己是不是醒着的。一样的,你可以通过一种介质来让自己进入另外一种状态。原来读书的时候我很鄙视日式的茶道。那种繁琐的东西让我觉得很烦。真正到了南方之后,到了一定年纪的时候,发现茶道可以让人心静下来,让自己很浮躁的状态一下子静下来。有时候我们得调节自己,包括我的公司现在都搬到家附近了。我现在上下班都是步行回家吃饭,我很享受这种生活。

  【王冠】我们这里是不是有人每天都自己做饭的。

  【Coco】有时候会自己下厨做饭,有时候也会去外面吃。

  【王冠】我觉得做饭的过程和喝茶的过程是一样的,也是一个享受慢生活的过程。

  【Coco】我就是好吃,要是在外面吃到什么菜我就要回去研究出来。

  【黄明强】太幸福了,吉比要吃撑了。

  【Coco】我很喜欢《料理鼠王》这部动画电影,里面有个美食评论家,我看过电影之后我就想,行,我要将自己的终生事业放在吃上了,以后要想吃菜可以找我,要学管理可以找文娟,要喝茶可以找黄工,大家各自有各自的专长。

  【黄明强】下次再举办这样的活动可以到我的茶馆去。(众人羡慕中)

  【韩松】为什么我觉得这个活动挺好,因为我有很强烈的愿望想知道深圳的同行在做什么,对于我来说有没有借鉴性,当然首先要知道同行在做什么,这样我也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那么,你要有战略,公司到了一定时候,你要有远景,如果我对其他公司茫然无知的话,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王冠】其实说实话,我们今天的交流已经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从韩工那里:我要拿出自己的东西跟员工分享;文娟的思路非常清晰,用制度化、规范化来管理公司,我想很多设计师做不到,但是她提出来了这个,我们有得学习了;Coco这种很自由很包容的生活状态;黄工说通过打禅的方式让自己静下来……每个人讲出来让我们都有收获。

  【韩松】上一次我们去佛山参加活动,黄工都将喝茶的工具都带上了。我就觉得这点难得,我在公司都办不到。

  【王冠】不怕行家说不行!

  【黄明强】其实我泡功夫茶那套在老家那边的人看来,很臭,我都不会说因为臭就不敢拿出来,这是我个人的,是一种享受,我也喝白开水,也能喝茶品茶,但是要有特定的环境才可以,甚至你的心情可以影响到水。刚孙昌文说的把出差当旅游很享受,同样的把事情办完,带着功夫茶就可以泡茶。

  【王冠】余工有什么可以分享给我们的。

  【余义良】我觉得慢生活对于我们这些年轻设计师来说有点难,但是我们可以去体验这个东西,我的很多客户都是慢生活的人,做会所的,做SPA的,如果你没有慢生活哪有时间去做这个,还有的人会到国外去做美容。她没有钱、没有物质如何去体验这个东西?所以慢生活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讲有点远,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去体验。

  【孙昌文】我上个礼拜跟我太太去做美容,一个多小时的等待过程我觉得是一种享受。我可以把手机关掉。

  【王冠】看!已经有人慢下来了。
【孙昌文】这是我向往的一个目标,往前才能进步。我今天把手机都关掉了,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感觉很开心,我们可以交朋友,很多设计师的心态都挺好的,一个人的时间还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多参加这些类型的活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习到一些东西。

  【韩松】其实设计师都有一个壳。

  【黄明强】光环。

  【韩松】你把这个壳去掉了,设计师都是很单纯,都很好接触的,大家就是要像Coco说的,把心打开点。聊得更直白些。我们都是很感性的人,你现在做的事情对于一个圆来说,只是做了一个扇形,其它地方都是我们所缺失的。如果靠你一点点去实践体悟的话,这个过程就太漫长了,可能会走很多的弯路。如果是大家经常在一起交流的话,可能一句无心的话,就让对方感悟到什么,那么你的扇形就一下子扩大了,今天花两个小时,以后我们就不会那么忙碌。

  【王冠】郑鸿呢?

  【郑鸿】我现在想的一件事就是尽量做到四十岁就休息。

  【Coco】今年几岁了?

  【王冠】还年轻,十七岁(笑)。

  【郑鸿】十七就好了。前期忙碌点,做好点,后面就休息。

  【余义良】为了慢生活而努力,我觉得慢生活真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说你十七八岁就可以慢生活的,除非你生下来就有金钥匙。

  【郑鸿】做十年,不管你是很有钱也好,一般般也好,有人觉得一千万很多,有人觉得一千万很少。这是人的欲望的问题。欲望永无止境,是心态问题。

  【余义良】十年后一千万就是十万那么多了。

  【黄明强】其实是心态问题,有人有十万就觉得自己很富有,有人一个亿也觉得自己很穷。

  【韩松】我刚一直在考虑,我40岁的计划有很多,我回学校当老师,我40岁学厨艺。

  【张起铭】你要是会回学校当老师我就很佩服你。

  【韩松】但是我回不去啊,我文凭不够。我为什么非要放弃一些东西呢,就像我刚才说的,你可以通过另外的办法。

  【郑鸿】不是说40岁完全不做事。

  【韩松】我们可以通过公司管理运作,公司继续往前走,你可能已经撤出来了。

  【郑鸿】把自己撤出来,做想做的事情,现在这些事情已经做得很开心,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慢慢去做了,去享受了,当然我们现在做项目一年做10个项目就了不起,每个项目慢慢去做,生活方面尽量在12点前睡觉。

  【王冠】行动上的快和意识上的慢是不矛盾的。慢不是说你拖拖拉拉做事情,就像文娟讲的,要有一个很硬性的要求,在这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把事情安排好,做事的时候要快,但是我的意识是慢的。我来深圳是2001年,住在默林,后面有山,有栅栏阻隔着。我就想那山上是什么,我一定要去爬爬。爬上去一看,有一个水库很大,那里面不像现在还有登山道。我就一直往里走,在山底下有一片林子,扒开那片林子,有一个水帘洞一样的景,下面是水潭,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去跑步,然后去游泳,起来之后感觉眼睛放亮,很舒服。那个时候我每天9点之前睡觉,现在不行了,10点前睡觉。我每周最少一次健身,不忙的话,隔一天去一次。

  【段文娟】健身对平常缺乏运动机会的人非常重要,我今年的计划是每周抽出3天去健身,跳肚皮舞和健身操,特殊情况除外。

  【王冠】健身会让你原本萎靡的状态一下子就很精神了。

  【段文娟】是的,一定要坚持。即使是不方便去键身馆的话,也可以在家里,比如在家做个小健身房,可以跳操、练瑜珈、跑步等。能否坚持下来就得看重视程度和意愿了。

  【王冠】如果你有一个意识,不管在哪里。健身是一个大的概念,爬爬楼梯也是一个锻炼,你有了健康的身体之后,你才可以去谈其他的事情。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慢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设计师,我们除了有事业,还有自己的家庭,你每天早上去接送孩子,这不是一个累赘,这些应该成为你生活中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就像孙工说的陪太太去做美容,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不觉得是枯燥,而是一件很享受很幸福的事情。

  【吉比】我们要因人而异。我认为慢生活更应该看重“生活”这两个字,不是快与慢,快与慢只是一个相对的比较而已,或者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我们的落脚点是放在生活上,看你有没有好好的生活。每个人工作和生活分开也好,或者工作生活不分也好,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怎样的生活是自己的选择,就看你怎么去看这个生活,如果你对生活很热爱的话,你自然而然就会慢下来,真的生活状态就应该是自然的转变,你过得很舒服很自然就是你的慢生活了,不在于节奏、方式,主要是自己的选择。
【王冠】大家说的都是每个人的感悟,只是我们选择的方式不同。

  【吉比】对,每个人的具体条件和情况不同,他的状态也就不同,给人的感觉或者你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的确有一些伟人由于工作很少睡觉,但是他在睡觉的时候谁也别想打扰他。这是他的生活方式。不管是白天工作还是晚上工作,只要是你自己的状态调整好了,你能保证自己的一个基本的生活品质就可以了。

  【王冠】时间也差不多了,韩工和者黄工给总结下吧。

  【韩松】我是看过一个节目,养生节目,节目上讲的一个道理值得我们去学习,如果你追寻自然规律,任何行业任何地方,只要你追寻着规律,那你所有的一切都会很顺。说个最简单的,就是“春种夏治秋收冬藏”,像这么冷的天气我们就应该坐在这里,围炉而谈,像古代人,冬天就应该是休养生息的。要想过程正常的生活就应该自律。律,就是规律,就是大自然的规律,现代人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太放松,破坏了自身的规律。

  【黄明强】很多东西我们应该向我们的老祖宗学习,包括很多西方的学说都回到东方文化中去寻找,只是我们可能经济落后了,或者意识没跟上,把我们拥有的一些优秀的东西都当做糟粕给扔掉了,引用《大学》里面的一句话就是,慢生活应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当你遵循了这个客观规律后,你会有想象不到的收获,回到现代语言来说,慢生活要回归到静,静不仅是外表的静,还是内在的静。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