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ablr 于 2012-9-25 22:22 编辑
需要强调的是我是油画专业出身,现在从事FFE相关工作,所以从油画方面开始着手阐述我的色彩理念。(不要问我油画与装饰画的区别,装饰性油画与装饰画是两个概念,什么时候看见卢浮宫开始收藏劣质印刷品后且我还活着,你在来问我...
关于色彩,作为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士都有一定的了解,什么对比、明暗、纯度、色相等等一切都学习过,所以这里不讲这些纯粹书本常识性问题,如有不明去百度。
从油画上讲,我们每下一笔理论上讲整个画面上“原固色”都必须包含在其中,描绘对象的固有色,还有一些是眼睛看不见但却是存在的对比也就是互补色。例如有红花的时候,旁边的空气、阳光、任何一背景都泛着绿 ,其中这个绿就是高级灰,我把它称为原有色。它肉眼无法看见但是它“真实存在”,因为你的肉眼需要这个绿色来调节你的视觉印象疲劳,抛开环境色因素,其实这个绿色是真实环境中不存在的,但是理论分析中它却必须存在,我们不会从白光中看出红、黄、蓝三原色,不代表他们不存在。
其次我们要了解一个观念,红色为什么会这么红,那是因为旁边有绿叶陪(注意我用的是陪而不是配,配是临时起意搭配之意而陪是时刻在一起,脑海里深刻记忆这个观念),所以任何一个颜色漂亮都需要它的对比互补色做贡献。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以为一把大红色的椅子就需要草绿色来陪,诸位可以想象那是什么样的效果。
问题就是只学了皮毛没学精,以为红配绿就是大红配大绿,其实恰恰错了,红色系配绿色系才是它想表达的完整观念,那么什么是红色系、绿色系呢?我个人理解的观点是组成颜色的元素之红、绿对比,一句话是红元素配绿元素。简单的讲,比如窗边一个纯红色苹果,它在靠近窗边的地方是玫红带粉色,这个颜色怎么来的呢?其实就是因为在无光照的情况下阳光呈蓝色,红蓝应该呈紫色,可问题是红元素占99.9%蓝元素占0.1%,所以...(不要想象天蓝那个颜色,这里的蓝色指的是阳光中带有3元素中的蓝元素,也是我这一大段废话想说明的一点,不要一说到蓝色就想起天蓝、钴蓝那类“纯”的蓝色,深绿、草绿也带有蓝色,绿是由黄、蓝组成。)
都说色彩三原色是红、黄、蓝,我不知道是谁最先翻译过来三原色,他肯定不是学习或者运用色彩之人,我把它称之为'色彩三原色素"后一切都迎刃而解了。红绿不分家,黄紫永相逢,其实归根结底不是红色需要绿色才好看,核心应该是红色元素需要绿色元素,红、绿对比是需要红、绿元素的对比,而不是红色和绿色对比(不是想象中R=100% G=100%的纯色对比,一直在强调红色不只是大红、朱红这类色,橙黄色是红色系橙色专业橙黄方向...犹如设计系室内设计专业、餐厅方向、娱乐场所方向)
以上,了解上面我想表达的观点后,我将以实例来阐述。
《滑铁卢大桥》 克劳德 莫奈
选取印象派大师莫奈的作品,来深入分析色彩理论中关于对比、环境色、饱和度等等一系列相关指标的实际运用。(关于为什么选莫奈而不是梵高,我记得我曾说过梵高、更高、塞尚在于提高艺术审美,而不在于学习色彩理性关联,那是现代艺术思想大于内容的开始)
色彩对比很明显,黄、紫的主调互补对比色关系,这是大局上面的主旋律,同时融合也是它们永恒不变的话题。所以黄、紫两色都是纯度以及明度降低的情况下,黄色明度与纯度高于紫色,这里面既包含了为了服务于整体所以它们降低自身的明度与纯度来降低对比强度,从而达到一个柔和的效果,但是为了体现色彩特有的美感,在整体服务的情况下区别进行对比,大融合小对比是真理。
仅以色彩来说,很显然上面有灰紫,其实是有钴蓝或者蓝的元素在里面所以整个环境有发紫的情况。首先要强调紫色是调和色,由红色系和蓝色系的配比来得到的紫色,这其中涉及到知识非常复杂。红色系和蓝色系不单纯是红色和蓝色,如果想用高级灰色必须要由邻近色的混合才能得到高级灰,这个高级就体现在需要经过多次不同比例混合。例如,红色和黄色混合得到橙色、蓝色和绿色混合得到水蓝色(这个是我自己为了表示好记而归纳的一个"次基色" 想象蓝天倒影在绿草旁边的波光...)橙色和水蓝进行再次混合就出现了高级灰中的灰紫,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其提升4色中的某中元素比例!
请注意看,画面右上角那一块纯度很低的紫泛红黄显橙灰色,是否在其中夹杂着黄色,却泛着一丝丝的绿意,这一丝丝绿意是比“高级灰”还高级的东西,由于作画时间是傍晚,所以不可避免的空气中泛着太阳落山时的金黄色,微风吹来海的气息,湛蓝的海面映着天是那么的蓝,橙色和蓝色是紫色,黄色和蓝色是绿色,所以这一丝绿意就是这么恰到好处的出现了,为了配合着一丝绿色远处的高楼似乎遥遥看去近似一种带有红的赭色,完美的配合与对比。同右上角相对的左下角即左起第一个桥洞边,这一块钴灰蓝色是整个画面中纯度最高的颜色之一,因为与它相对的右上角那块带有橙色意味颜色纯度过低,所以那块蓝色纯度相对高就与右上角形成对比,当颜色满足色相、纯度、明度的三要素对比,剩下不虚赘言。
按照同类办法,自我感悟...现给出同一角度,不同的时间,画家对于色彩的感悟,如果吃透下面这些画,那么你所欠缺的仅仅是熟练度...
穷光色之极致,甚为感叹,余生有其一,虽死无憾!
没理解就当我胡言论语吧,知之为知之!
如有不解,请观看32楼
http://a.mt-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5134&pid=2623978&page=4&extra=page%3D1#pid2623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