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


一说:赑屃 | 睚眦 | 嘲风 | 蒲牢 | 狻猊 | 囚牛 | 狴犴 | 负屃 | 螭吻


赑屃(bìxì),又名龟趺、填下、霸下,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而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其背亦负以重物,在多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墙头装饰,属灵禽祥兽。其原形可能为斑鳖。


传说

传说赑屃在上古时代常驮著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巨大石碑,上面刻上大禹治水的功迹,叫赑屃驮著,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赑屃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赑屃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著,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中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赑屃驮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建筑运用

在拆除北京旧城墙时,在东便门和西便门的城墙下各发现半个赑屃,因此有赑屃驮着北京城之说。

台湾现存有清乾隆皇帝为了表彰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特赐十块以金门“麻糬石”雕刻而成的龟趺御碑。每块碑高3.1米,宽1.4米,其中四座全刻满文,四座全刻汉文,二座汉满文合刻。龟趺御碑运抵台南府时,其中一龟座不慎掉入港内,就另以砂岩仿造一座,原座直到1911年才被台南渔民捞起,供奉在保安宫内。碑座中的九座在赤崁楼中保存,另汉满文合刻的一座则立于嘉义,这碑座经数次迁移,最后安置于现址嘉义公园为福康安纪功碑。
江苏涟水嵇安墓碑就是此神灵驮着的。




驼碑的赑屃

龍生九子_驼碑的赑屃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小刀2013-1-11 16:48:09

睚眦,龙生九子之一,龙身豺首,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杀好斗,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
俗语说: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睚眦便成了克煞一切邪恶的化身。


睚眥

睚眥

小刀2013-1-11 16:53:11
本帖最后由 小刀 于 2013-1-11 18:00 编辑
嘲风,龙生九子之一,有凤凰的形象,是鸟的化身,平生好险,一般在殿或屋的房顶上,如今殿角走兽即是其形象。


嘲风,龙生九子之一,有凤凰的形象,是鸟的化身,平生好险,一般在殿或屋的房顶上,如今殿角走兽即是其形象 ...

嘲风,龙生九子之一,有凤凰的形象,是鸟的化身,平生好险,一般在殿或屋的房顶上,如今殿角走兽即是其形象 ...



小刀2013-1-11 16:57:53
本帖最后由 小刀 于 2013-1-11 18:01 编辑


蒲牢

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传说其生性害怕鲸鱼,因此铸有蒲牢形象的大钟,通常用刻画有鲸鱼形象的钟槌撞击,以使其声音更加洪亮。

蒲牢,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传说其生性害怕鲸鱼,因 ...

蒲牢,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传说其生性害怕鲸鱼,因 ...


小刀2013-1-11 17:03:42
狻猊(拼音:suān ní ,粤音同“宣倪”),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水浒中,邓飞绰号火眼狻猊。
《西游记》中,狻猊是妖怪九灵元圣的孙子之一。



龍生九子_狻猊.jpg
小刀2013-1-11 17:13:46
囚牛,龙生九子之一,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龍生九子_囚牛 2.jpg
龍生九子_囚牛1.jpg
小刀2013-1-11 17:18:31
狴犴,又名宪章,传说中的兽名。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天禄识余·龙种》:“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


龍生九子_狴犴.jpg
小刀2013-1-11 17:21:37
本帖最后由 小刀 于 2013-1-11 18:01 编辑

负屃(fuxi),龙生九子之一,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龍生九子_负屃.jpg
小刀2013-1-11 17:29:12
螭吻,又叫鸱尾、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物的脊梁上的一个设计。传到日本后则称为“鯱”,最为人所知的是位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城上的金
龍生九子_螭吻1.jpg
龍生九子_螭吻2.jpg
龍生九子_明代琉璃螭吻.jpg
小刀2013-1-11 17:40:19
本帖最后由 小刀 于 2013-1-11 18:02 编辑

椒图,龙生九子之一,形状像螺蚌,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





龍生九子_椒图3.jpg
下一页
12345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