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小刀2013-1-17 14:04:24
本帖最后由 小刀 于 2013-1-17 14:26 编辑

隋大兴城与唐长安城

城市史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隋文帝便决定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杨坚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塬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隋书·高祖纪》)的地方建造新都,新都定名为“大兴城”。大兴城的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要由建筑学家太子左庶子宇文恺主持规划建设,先造大兴宫城,后造皇城。开皇三年(583年)在城西侧开挖龙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引浐水、交水、潞水,直通宫城。第二年由大兴城东凿300余里至潼关,名为广通渠,引渭水注入渠中使漕运直通黄河。 由于杨坚是以北周的基础而建立隋朝的,本来北周在前朝君主的治理下,已日益强盛,更已吞并北齐统一北方,政治较为稳定因此使北方较为平定,故促进农业发展,令国力快速上升,杨坚建立隋朝后,隋之国力更加因杨坚励精图治,以图灭陈,而于公元581年至公元589年间更进一步上升。杨坚更在建立隋朝后,先后平定西域,配合建造大运河连接长安来往潼关的要道,重新开通自东汉以来一直被人遗忘的丝绸之路。由于隋朝几乎完全控制由敦煌至长安的大片土地,加上隋文帝出身北方,妻子又是胡人,于是和胡人的关系较亲近,所以他较少受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思想较为开明,鼓吹贸易,不太岐视工商业的政策,使到外国人得以直接进入隋朝国境进行贸易,使丝绸之路的贸易货物数量大增,外国人经常进入长安城,大大促进长安城的繁荣,加上鼓励生产,恩威共施希望周边外族国家投靠隋朝,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一体,使农田数量大量增加,长安城的人民基本上都能得温饱,绝少出现有人饿死的情况。再者,杨坚创立科举制,更加是打破从秦朝以来,录取官员的制度,由推荐改以考试,更加是促进有才之士纷纷进入大兴城,以利用科举的公平公正,得以能够为朝廷效力,引致长安城人民激增,有才之士都以留在长安城为荣,加上粮食不忧,引致诗歌也在此时开始兴起,以供诗人自娱打发日子,简直和唐朝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的长安城没有分别,是推动长安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自从东汉以来长安城难见的局面。


很多人都以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实际上隋朝开皇年间比唐朝更繁荣。






世界古都--长安_青铜和铜镀金制的皮带扣及首饰.隋朝时期.jpg
世界古都--长安_狮足立陶器大约是北朝至隋朝时期.jpg
世界古都--长安_隋朝朝圣瓶炻器(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石胎瓷).jpg
世界古都--长安_隋朝持罐侍女白琉璃像.jpg
世界古都--长安_隋朝骆驼陶像.jpg
世界古都--长安_隋朝时期的铜镜背面显示出十二生肖.jpg
世界古都--长安_隋朝时期釉面勇士俑.jpg
世界古都--长安_隋文帝 杨坚Sui_Wendi_Tang.jpg
世界古都--长安_隋運河~1.PNG
世界古都--长安_597年隋朝青铜镀金菩萨像.jpg
世界古都--长安_Stroll_About_InSpring.jpg
世界古都--长安_隋大兴善寺Xingshan_Temple.jpg
小刀2013-1-17 14:53:25
本帖最后由 小刀 于 2013-1-17 15:03 编辑

唐长安城

有三座主要的宫殿,分别是太极宫(隋称大兴宫)、大明宫和兴庆宫,称为“三大内”。其中“大内”就是宫城中的太极宫,是隋朝和初唐时期的皇帝居所和朝会之地。太极宫东西宽1285米,南北长1492米,面积约1.92平方公里。宫内由南向北分为前朝、后寝和苑囿三块区域。前朝的正殿为太极殿(隋称大兴殿),四周有廊庑围成的巨大宫院,东西两侧建有官署。后寝的主殿是两仪殿(隋称中华殿),周边有万春殿、千秋殿、甘露殿、神龙殿、安仁殿等殿堂。苑囿位于宫殿最后部,有亭台池沼等,其北的宫墙上有玄武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此。由于太极宫是隋文帝所建,所以装饰等都较为简朴。唐高宗继位后,认为这里比较潮湿,于是搬到了大明宫居住.

唐朝时期漫长,大致上可以分成前期与后期。其分界点可按政治与经济角度区分成安史之乱与两税法的颁布。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武将四处开疆拓土,文臣稳定朝政,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乱事发生后,唐朝遭遇许多问题,国力趋向衰退。从经济的角度看,前期采取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在唐德宗颁布两税法后,中国后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基本上以两税法为基础。比较传统的分法有四分法,即唐高祖至唐睿宗的初唐、唐玄宗至唐肃宗的盛唐、唐代宗至唐文宗中唐与唐武宗至唐哀帝晚唐等四个时期。






世界古都--长安_唐高祖李渊.jpg
世界古都--长安_唐太宗李世民.jpg
小刀2013-1-17 15:14:56
现在的西安城墙是明朝初年在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补,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周长13.75公里,是中世纪后期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

目前西安城墙共18座门:(明代原有城门标注为:明;民国新开标注为:民;共和国时期新开标注为:共)南面:由西向东分别为含光门(民,共)、勿幕门(民,小南门)、朱雀门(共)、永宁门(明,南门)、文昌门(民,共)、和平门(民,共)和建国门(共),共7座。
北面:由西向东分别为尚武门(共)、安远门(明,北门)、尚德门(共)、解放门(民,共,小北门)、尚俭门(共)和尚勤门(共),共6座。
西面:由南至北分别为安定门(明,西门)和玉祥门(民,小西门),共2座。

东面:由南至北分别为长乐门(明,东门)、中山门(民,小东门)和朝阳门(民,共),共3座。





世界古都--长安_1280px-Xian_wall_2006_2 - 副本.jpg
世界古都--长安_1280px-Xian_wall_2006_2.jpg
世界古都--长安_1280px-Xi\'an_-_City_wall_-_012 - 副本.jpg
世界古都--长安_1280px-1_xian_city_wall_2011.jpg
世界古都--长安_明代西安城墙1280px-Xi\'an_walls.jpg
世界古都--长安_1280px-Xi\'an_-_City_wall_-_008 - 副本.jpg
世界古都--长安_1280px-Xi\'an_-_City_wall_-_008.jpg
世界古都--长安_1280px-1_xian_city_wall_2011 - 副本.jpg
小刀2013-1-17 15:23:14
长安旧里唐 .韦庄
满目墙匡春草深,伤时伤事更伤心
车轮马迹今何在,十二玉楼无处寻。

夏阳2013-1-17 19:51:11
西安的历史在地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可看的,有的也大多是明代的建筑。要了解九朝古都的魅力能看的也只有地下也就是陕西博物馆。馆藏文物在全国能和它相提并论的也只有北京故宫了!!!
nanabian2013-1-18 21:41:27
长安 长安{:2:}{:2:}
HR-lin2013-1-23 16:09:57
原来古时长安是现今西安附近。。。。文化底蕴是否很深厚呢???真希望有机会去瞧瞧~~
lf583162013-2-3 21:52:56
古时长安是现西安和咸阳之间  文化底蕴自然深厚了  就如今大中院校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
勤空2013-3-21 12:47:24
咱们做设计的其实就是研究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我的一位师兄在上海的一家大公司里上班有一次邀请来了一位台湾的设计大师到他们公司去讲座,大师阐述了设计的重要性,咱们做设计的往着文化的方向去发展就可以少走三年的弯路!可能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体会吧。。。

权当只是一个想法
何汀汀何2013-4-9 18:08:10
明天出发去长安,哦耶!
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