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刀 于 2013-1-17 12:28 编辑

长安古意
【唐】【卢照邻】   
长安
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天中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纬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小刀2013-1-17 11:48:26
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迁徙,但大致都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先后有17个朝代及政权建都于长安,总计建都时间逾1,200年。在这些朝代中,曾经建都长安的汉朝和隋朝与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因此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被列为中国四大古都之首。


当时的长安同时是一座国际大都会,约在公元前195年到公元25年(西汉)、公元581年到公元604年(隋朝)与公元637年到公元775年(唐朝)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共约358年。(中晚唐有争议)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拥有逾百万的人口,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东方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僧侣与商人的到来,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目前西安仍然存有大量当时建造的宫殿遗址、陵墓、佛塔、碑刻、壁画、雕塑及生活用品等文化遗产。


隋代

世界古都--长安_隋代
世界古都--长安_(唐)長~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赞币 +100 收起 理由
net.2004 + 100 非常震撼

查看全部评分

小刀2013-1-17 11:55:14
长安地区很早就有都市存在,早在10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了城垣的雏形,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代表。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高陵杨官寨遗址的发现,将东亚城市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个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聚落,也许是东亚最早的城市,城市边缘有一条长达1945米的环壕。那时,社会已经有了简单的分工,有的古人以制陶为生,有的人耕地,有的人狩猎。维系人际关系的,除了血缘,还有某种制度。这座城市的发现,使得长安可能是东亚历史上第一座城市。





世界古都--长安_水罐water_jar.jpg
世界古都--长安_boat-shaped_pot.jpg
世界古都--长安_Owl\\\\\\'s_face.jpg
世界古都--长安_陶鼎.jpg
世界古都--长安_仰韶文化绘盆.jpg
小刀2013-1-17 11:58:09
本帖最后由 小刀 于 2013-1-17 12:06 编辑

西周丰镐二京


城市史

丰镐是丰京和镐京(“镐”,拼音:hào)的统称,周朝的都城。

周文王之时,为向中原地区拓展,就在沣水渭水间筑设丰京,将都城从岐邑迁至丰;周武王继位,再建镐京,又迁都于镐。历

时300年。镐京又称宗周,据《长安志》卷三引皇甫谧《帝王世纪》解释为:“武王自酆居镐,诸侯宗之,是为宗周”。

周成王时,周人兴建东都雒邑,即成周,以此为中心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周王虽然经常在成周驻节,但还是以宗周为活动的中心。昭穆之世,周人加强了对东方的活动,大量活动开始以成周为中心。等到周幽王时,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经历战火的宗周宫室焚毁,周宗室在丰镐一带再难以立足,周平王只得东迁至成周。从此也有人沿袭西周旧称,将成周称为宗周——“
周既去镐京,犹名王城为宗周也”(见郑注《礼记·祭统》)。

地理位置

丰京及镐京的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12公里的沣河两岸,丰京在河的西岸;镐京在河的东岸。考古发现指出,镐京遗址大约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以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把丰镐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功能划分

丰京在西周后期更多的承担了祭祀的带有宗教性的作用,是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镐京则作为行政中心存在,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习惯上将这两座城市看成一个城市。

相关遗址

丰镐相关遗址包括:丰镐遗址,周原遗址,周公庙遗址(凤凰山遗址),杨家村遗址,梁带村遗址等。

P1
大克鼎1280px-Dake_Ding.jpg

P2
大盂鼎铭文.jpg

P3
虢季子白盘.jpg

P4
墙盘铭文Shiqiangpan.jpg

P5
利簋_1~1.JPG

小刀2013-1-17 12:12:08
春秋战国及秦朝


春秋、战国时期,渭河南岸相对没落,渭河北岸的雍城、泾阳、栎阳、咸阳曾作为秦国都城,咸阳更成为秦朝首都。秦末以后,咸阳没落,长安再度崛起。


相关遗址


郑国渠首遗址,魏长城遗址,秦雍城遗址,栎阳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秦东陵,秦始皇陵,兵马俑,阿房宫遗址。








世界古都--长安_1147px-TERRACOTTA_ARMY_@_Gdynia_2006_-_06_ubt.jpg
世界古都--长安_1280px-Qin_dynasty_bronze_chariot_and_horses.jpg
世界古都--长安_1280px-TERRACOTTA_ARMY_@_Gdynia_2006_-_02_ubt.jpg
世界古都--长安_1280px-TERRACOTTA_ARMY_@_Gdynia_2006_-_05_ubt.jpg
世界古都--长安_TERRACOTTA_ARMY_@_Gdynia_2006_-_03_ubt_jpeg.jpg
世界古都--长安_Terracotta_Pit_1_Pano.JPG
小刀2013-1-17 12:25:35
西汉长安城


建城史


张良像

张良Zhang_Liang.jpg

太祖刘邦真正定都长安,开启1200年的京城据点,源自于西元前202年击败项羽后,刘邦原本想建都雒阳,但是朝臣娄敬建议入都长安,但群臣大多是从东方而来,纷纷反对,认为雒阳更好。于是刘邦征询张良,张良说:“雒阳建都的东周虽然比秦仅两世好,但是城郭仅数百里,田地太薄,四面都是平地,容易遭受到攻击。反观关中有函谷关、陇蜀的沃野千里,南边有巴蜀的富庶,北边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并向东方牵制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运京师,当东方有变,就可以顺流而下。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说的没错。”于是刘邦决定入都关中,并拜娄敬为郎中,赐刘姓。



清朝毕沅所绘的汉长乐未央宫图,载于《关中胜迹图志》卷四

汉长乐未央宫图.jpg

汉太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开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太祖七年(前200年)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汉惠帝元年(前194年)至五年(前190年)建造城墙。汉武帝设京兆尹治理长安,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并在城西扩充了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建章宫等。
历史地位


在西汉的200余年历史里,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商道,长安城成为连接欧亚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起点,繁盛一时。



丝绸之路

汉朝丝绸之路Silk-Road_course.jpg
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时,城墙内统计内常住人口有8.8万户,24.6万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在公元前195年超过南亚的孔雀王朝首都Pāṭaliputra (天城文: पाटलिपुत्र),现代印度城市巴特那,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直到公元25年东汉朝迁都洛阳,被罗马帝国第一个王朝,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首都罗马超过,共220年。



城市布局


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区西北郊外,面积约36平方公里,大约是同时期罗马城的四倍。城市有12座城门和8条主要街道,最长的街道长5500米。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和宗庙等建筑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


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和明光宫等。其中未央宫是从汉惠帝开始的许多皇帝的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宫殿之一。在城西有面积广大的上林苑,苑内主要有昆明池、建章宫等。在城南有一组王莽时期建造的礼制建筑。


居民区分布在城北,划分为160个“闾里”。市场在城市的西北角上,称为“长安九市”。汉长安城一改战国时期大小城相套的格局,把居民区、工商业区和宫殿区集中在一座城市里,后世的都城都沿用了这一体系。


相关遗址


目前汉长安城相关的遗址主要为:汉阳陵在内的西汉十一座巨型帝陵(一般仅仅封土边长就有两百米左右),霍去病墓,汉长安城遗址,甘泉宫遗址,司马迁墓和祠,京师仓遗址,良周遗址等。


小刀2013-1-17 12:32:30
西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多姿多彩的时代风貌。

西汉China_Han_Dynasty_1.jpg



世界古都--长安_镀金 煤油灯3.jpg
世界古都--长安_飞廉纹六曲银盘.jpg
世界古都--长安_西汉 彩绘帛画Western_Han_Chinese_Silk.jpg
世界古都--长安_西汉女性陶俑0.jpg
世界古都--长安_西汉三足煤油灯Western_Han_Dynasty_Bronze_Lamp.jpg
世界古都--长安_长信宫灯.jpg
小刀2013-1-17 12:34:43
本帖最后由 小刀 于 2013-1-17 12:43 编辑

新朝东汉至南北朝长安城


西汉末年王莽执政,建立新朝,并将都城长安改称“常安”,此后各地发生起义,常安城一度毁于战火。至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雒阳,长安改作西京,失去了原来的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但仍是丝绸之路上极其重要的城市。


及至汉末,汉献帝曾迁都回长安。西晋末年,晋愍帝在此短暂建都。此后长安几度又成为战争频发地,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秦、后秦、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北周等政权也都将首都设在这里。





小刀2013-1-17 12:50:50
本帖最后由 小刀 于 2013-1-17 13:58 编辑

长安--中国汉传佛教的译经中心

释道安--众生致力于整理和翻译佛经,将长安经营成北方佛教的译经中心。为僧团制定法规,为寺院制度奠定基础。
中国出家僧人改姓“释”,即是从道安开始。


鸠摩罗什(梵文:कुमारजीव Kumārajīva),西域龟兹国的王子,传说佛陀大弟子舍利弗的转世……

*
401年,后秦姚兴得以迎至长安。鸠摩罗什备受姚兴尊敬,待以国师之礼,入长安西明阁和逍遥园翻译佛教经典!

鸠摩罗什在长安前后住了将近12年,依照《出三藏记集》的记载,共翻译出佛经35部、294卷。鸠摩罗什与法显、玄奘、义净、鉴真等一样,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乃至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他译出的佛经在内容的表达、词语的应用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世界古都--长安_鸠摩罗什  译 金刚经.png
世界古都--长安_鸠摩罗什译版《佛说阿弥陀经》.jpg
小刀2013-1-17 14:00:06
本帖最后由 小刀 于 2013-1-17 14:01 编辑

从鸠摩罗什所翻译的经典而言,可知他致力弘扬的,主要是根据般若经类而建立的龙树一系的大乘中观思想。
他所译出的经论,在我国佛教史上,带来巨大的影响。
《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后来道生弘扬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代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因此,鸠摩罗什被尊为三论宗之祖。三论再加上《大智度论》,而成为四论学派。此外,《法华经》,是天台宗的绪端;《成实论》,为成实宗的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为净土宗的依据;《弥勒成佛经》,促成弥勒信仰的发展;《坐禅三昧经》,促进菩萨禅的盛行;《梵网经》,使我国能广传大乘戒法;《十诵律》,是研究律学的重要典籍。……鸠摩罗什在佛教史上,承先启后,功不可没。






下一页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