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景区、神州之最――灵山。文化与艺术、信仰与科技造就的神奇――灵山。作为一尊高达88米、国内最大的青铜佛像,灵山大佛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宗教、历史和文化上,还体现在旅游上,灵山担负着带动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重任。大佛、大庙、大景区,浓郁的佛教气息,无处不在的信仰精神和感化力量--这是灵山大佛景区的宏伟蓝图。灵山大佛景区于1997年建成,占地面积约30公顷,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江南佛教文化的代表性丛林。使灵山在国内的旅游行业中取得了重要地位。
从杏坛广场往上,攀218级登云道,看六角古井,观七级浮雕,于大佛基座游览灵山佛教文化博览馆。博览馆以神州五方五佛、中华四大佛山、藏传、南传、汉传三大佛教语系以及佛教文化艺术为展览主线,充分展示博大精深的佛教义理和文化。自博览馆乘电梯而上,游客还可参与“平安抱佛脚”活动,登高望远,凭栏临风,近可观景区全景,远可观太湖湖光山色。从大佛足部步行而下,可参观灵山万佛殿。灵山万佛殿供奉着近万尊灵山大佛之真身小佛像,供游人瞻拜迎请。2000年灵山景区新增两处精彩景点。大型青铜浮雕“百子戏弥勒”喜庆吉祥,深受游客喜爱。位于大佛脚下二层的灵山随喜堂是灵山的又一处综合展示佛教文化的神圣殿堂,将令您叹为观止,并有品种多样的佛教工艺礼品给您选购。
灵山大佛于1997年11月15日落成开光,海内外高僧大德及各地信众十万余人亲临现场。是日慈云端霭笼罩大佛金身,至开光仪式举行,祥云飘升,大雾竟奇迹般地散云,预示法轮常转佛光普照。
大佛所在位置系由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其次,灵山大佛是在德高望重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自主持下建造起来的,得到了中国佛教界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襄助。在灵山大佛建设过程中,赵朴初先生还提出了神州“五方五佛”的理念――伴随着灵山大佛的建成,得以圆满了东方灵山大佛、南方天坛大佛、西方乐山大佛、北方云冈大佛、中原龙门大佛之“五方五佛”的格局。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灵山大佛比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17米,由1560块青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的,总用铜量达到了700多吨,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焊接它们的焊缝总长度达了35公里。在大佛的建造过程中,运用了现代高新科技,如先进的抗风、防震、避雷等措施,其中,避雷针就被巧妙的藏在大佛的发髻里。由于使用了特型铜壁板和先进的焊接技术,大佛的外型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大佛右手指天,称为“施无畏印”,那是大佛在为众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称为“与愿印”,那是在保佑众生平安快乐。庄严安详的大佛,时时刻刻都在祝福我们呢。可以说,灵山大佛是集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体的大型艺术珍品。 如此浩大的工程,也只有在我们现在这样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盛世,才能实现这一盛举。
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有一座被称作"鱼米之乡"的城市--无锡。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浩浩荡荡三万六千顷太湖孕育了历代贤儿女,发凿于隋唐时代的京杭运河穿城而过,打造了水网交错、人家枕河的江南水乡风情。无锡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一颗明珠,一直是我国传统的旅游城市。无锡延伸入太湖中有一个半岛,因传说岛上留有秦始皇所骑骏马的蹄印而得名"马山"。这里山不高而俊秀、水不深而清幽,丘陵起伏、郁郁葱葱、一级空气、二级水质,国务院批准的全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的"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就位于这个岛上。
在岛上的几十个山峰中有一座小山与众不同,这座山就是小灵山,小灵山脚下有一座千年古刹--祥符寺。祥符寺在历史上规模宏大、高僧辈出、法务兴隆、香火鼎盛。传说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曾驻锡于此,因见寺后主峰钟灵毓秀、翠霭多姿,与天竺佛陀说法处的灵鹫山颇为相似,遂将其命名为"小灵山",并由其大弟子窥基在此开宗立派,创建了佛教中著名的"慈恩宗"。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将这段历史总结为八个字--"山连鹫岭,法继慈恩",意指小灵山与印度的灵鹫山,祥符寺与玄奘法师开创的慈恩宗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斗转星移,一千三百多年来,小灵山祥符寺几经兴衰,终于在抗日战争中因掩护抗日志士而惨遭僧人遭戮、庙宇被毁的命运。昔日香火鼎盛的一方宝刹落入屋宇残破、佛像毁败、荒草凄凄、僧人四散的境地。
时光飞逝,进入九十年代,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由中国佛教协会、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发起,恢复了千年古刹祥符寺,并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一代高僧茗山法师出任住持。同时,为促进佛教文化的交流、满足海内外广大佛教信众宗教生活的需要、完善中国佛教五方五佛的信仰体系、发展无锡地区的旅游业,在寺后的小灵山上修建了一座高达88米的灵山大佛。
大佛看点九龙灌浴
根据佛教典籍《本行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一诞生就能说话会走路,他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开出一朵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这时候花园里忽然出现了两方池水,天空中出现九条巨龙,吐出水柱,为其沐浴净身。这个故事十分神奇,让人浮想联翩。更难得的是,灵山胜境的大型音乐动态群雕“九龙灌浴,花开见佛”再现了故事中的绚丽景象。在九龙灌浴广场,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莲花铜雕矗立在前方,巨大的荷花由四个威武的大力士托起,底部衬托着白色的圆形大理石水池,九条飞龙和八个形态各异的供养人环绕着巨大的水池。
天下第一掌
天下第一掌位于佛手广场行道的左侧,是按灵山大佛右手复制,且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铜质手掌, 灵山大佛天下第一掌
在灵山,有“摸佛手有福气,摸佛脚有灵气”的说法。这是因为这只右手的印上是“施无畏印”,佛教的说法是寓意除却众生痛苦,抚慰众生心灵,佛掌心的千辐轮,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灵山照壁
照壁立于七色莲花池中,莲花是佛教的吉祥花木之一,相传佛祖出生后即会行走,走出七步,每一步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这就是七步莲花的典故,照壁的南立面为“灵山胜会”大型石雕,取材于佛经上佛祖西方灵鹫山说法,诸佛菩萨秉承听经的典故,这组石雕上会聚了佛祖、四大菩萨二弟子、五百罗汉等佛教人物。照壁的北面为“唐僧赐禅小灵山图”,这是关于灵山的一段历史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