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的电影《教父1》的入殓师,找教父帮他的女儿报仇。教父并没有向他提出任何回报要求。N年以后,教父的儿子被杀,教父找到这个入殓师,让他帮忙给儿子画一个最好的妆,以免儿子的母亲,他的太太感到难过。
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免费的设计,只不过是一种隐性的商业模式罢了。这种社会契约的运行,并非建立在现金的流通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大家的情感账户里的。
第四种情况 ,那就比较有意思啦 ,比方说,一个你不是特别熟悉的人,一个新认识的朋友。认识没多久,他在你的情感账户里的存款不是很多,对你也不是非常的了解,甚至也不可能在很多事情上帮助到你。他们对设计的理解,往往就是:设计就是动动脑,动动笔很简单的事情嘛,你帮我一个小忙吧,这都是小事。
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有技巧的拒绝,保持你的原则。可是,我见到的绝大部分的设计师朋友,一方面非常的想在陌生人那里保持体面 ,总想想证明些什么(大概是太渴求被认同了,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人,呵呵)。不愿意拒绝无理的要求,又很尴尬的胶着着,不愿意所谓的得罪人,其实这种行为本质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因为你的行为没有以原则为中心,而是以别人对你的评价为中心,因为你在内心深处,渴望被别人认可,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你被这种叫:“渴望被认同” 的心智模式绑架了。
焦灼和不知可否的尴尬的最终结果是,你的虚荣和被别人认可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但是并没有现金上的交易和往来。而所有的交易一样也是发生在情感账户中的。你只能期待着有一天,你在需要对方帮忙的时候,能在对方情感账户里变现。
所以,无论是否免费,其背后本质的原则,还是那句老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不过是商业模式的一种运作方式罢了。
而真正伤害我们这个行业的,并不是免费,或者免费设计的噱头,而是不健康的商业模式。比方说拿材料的回扣,正是这种行为,才助长了所谓免费设计的商业模式的成立,同时也违背了设计师的天职,因为你是靠拿回扣收黑钱获取商业利益的。
几百年前,新教的兴起,带动了整个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新教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就是人们可以不通过教会的代理就与上帝沟通对接。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劳作,对自己职业的尊重,从而达到与上帝沟通的目的。也就是说,人们不把辛苦的劳作,或者卑贱的行业,看作是简单的行业和劳作,而是拿这些劳作当做一种修行、一种修炼自己的手段。也就是说,无论你做什么行业,什么工作,无论贵贱,都要认真,尽善的做好你手上的工作。如此这般,你就做到了荣耀上帝。因为这一切这就是你的天职。上帝赋予你的天职,天职这个词就是从这里来的。
而天职的第一守则,就是你不能做有损你自己这个行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