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从民族文化背景角度出发,研究中国传统的竹材质与手工编织的结合,并最终将结果落实到现代室内陈设产品设计的应用上。
二 中国传统竹文化和编织文化的概述和应用
(1)竹文化
1)竹子的自然属性与精神文化属性
中国地处世界竹子分布中心,具有丰富的竹类资源。据竹子具有生长迅速,周期短,韧性和耐磨性很好的特点。且还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效果。其生态和经济价值都很高。 竹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范畴,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
2)竹子在室内陈设方面现有的产品应用
当今人类面临着人口迅速增长,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绿色设计已成为关注的焦点,绿色设计也将推动材料变革,使得创新的应用型材料应运而生,竹子作为其新型的生态材料在各个领域都展开了设计,而现有的室内陈设方面的竹产品设计包括了吊顶设计。竹椅设计。竹灯设计以及竹地板设计,更甚者竹子作为一种独特的天然材料镶嵌在玻璃中作为夹层装饰。
(2)编织文化
中国是个编织工艺品大国,中国人心灵手巧,编织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手工编织作为最古老的工艺方式,它随着人类生活.行为.观念的改变而进步和发展.表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服装、地毯、容器、建筑、到首饰,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痕迹。但是随着工业社会发展,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业,这种传统的民族手工业正在流失。在民族文化潮流复兴的背景下,编织文化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逐步兴起。
三 竹编织产品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应用
(1)在室内陈设家具方面的应用
原竹在经过处理后可制成竹家具,现在社会中大多的竹家具都是经过拼制而成,也有部分家具是通过编织成的。比如竹席和竹帘竹箱等,这些手工艺在西周就有。但大多数的竹家具都是通过插入拼接制成的。且竹材会受到自身天然因素的限制所以造型较为简单。设计的也不具备个性化。,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竹材独有的特性,将它与手工编织工艺结合同时与其他材质相结合,制成复合型竹材,比如同藤编相结合制作成竹藤家具,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竹子的韧性并结合藤编的柔软编织出耐磨性较好同时兼具藤椅的温馨产品。同样在竹榻、竹凳、竹书架等竹制品中也可以应用同样的手工编织技术和材料复合,制造出较具民族气息的家具。通过复合材质和编织工艺的结合能将中国传统民族的意境做出完美的演绎。
(2)在室内灯饰陈设方面的应用
家具作为室内陈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建筑环境气氛与艺术效果的主体器具,同样,灯饰设计是创造室内环境空间的关键因素。竹子,坚韧,柔软。全身上下散发着大自然的亲和力。随着民族化思潮的兴起,竹子也成为了灯具设计师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现在社会中也出现了众多的优秀竹灯设计。这些竹灯的设计虽然较之于现代灯饰多了几分民族化的气味,却并没有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完全彰显出来。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同样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编织技术引入灯饰的设计中,将竹灯的设计同手工编织融合起来设计出自然、和谐、并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灯饰设计。竹编织材质的韧性与灯光的温暖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在室内工艺品陈设方面的应用
编织装饰画发展到现在已具有很多的品类,从最初的麻编草编装饰发展到现在的纸编装饰芦苇装饰,更甚者玉米编织装饰。但在提倡回溯传统和创新的今天,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着用竹材质编织其装饰画来点缀室内气氛。竹子本身就就有沉静、稳定和坚强的精神文化特征,通过和手工编织的粗糙古朴感相融合,就呈现出传统、古典、回归自然的舒适感。
四 结论
任何产品的设计是需要文化的内涵支撑的,文化就是生活,文化的中心是人,现代设计强调“以人为本”,“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实际上是指出设计的主题就是文化,竹文化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竹材质在设计与制造中符合“天人合一”传统审美观,而手工编织艺术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手工艺之一,本身一具有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内涵。本文通过论述分析竹子和编织这两种带有浓厚中国内涵的,表现了中国精神的材质和手工艺在室内陈设各方面的结合为现代中国的室内陈设设计注入一些新的活力。
五 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论述,在“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时尚潮流中,民族传统文化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室内陈设设计方面也是如此。在新一轮的全球环保潮流推动下,人们重新认识到竹子在环境保护、可再生能力、可塑造性等方面的诸多可贵品质。竹材质被重新开发,竹文化、竹材料、竹图形、竹影像等竹主题元素设计也都延伸到了室内陈设中。并同传统手工艺进行结合,在功能上进行改良和拓展,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品味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