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比利时知名设计师 Alain Gilles
  Alain Gilles出生于比利时,曾在国际金融机构服务多年,但一直对设计怀着无限热诚。离开金融业后修读产品设计学,并于2007年开设工作室,在产品、家具设计、美术指导、室内设计等范畴尽情发挥他的个人风格。Alain Gilles曾跟多个知名产品、家具品牌合作,不少作品也为他带来多项国际性奖项,其中包括红点最佳设计大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金奖。
  ID-CHINA:您参加此次“设计营商周”有什么感受?
  Alain:我非常开心和荣幸此次以客座嘉宾的身份,被邀请出席的香港设计营商周。我总是很开心能够有机会去谈论我的工作并且能解释我的设计理念。我也很高兴有机会与专家和在设计行业有共同兴趣的人交流。
  在去年,我为O'Sun设计的游牧太阳能灯荣获「亚洲设计金奖」,但我因为个人原因没有出席,因此这次能够亲自来到香港我非常的高兴,也对此次行程充满了期待。
  ID-CHINA:此次“设计营商周”以比利时精神为主题,您认为什么是比利时精神?
  Alain:通常所谓的「比利时精神」,是一个非常开放的设计精神。比利时是一个欧洲小国,融合了北部和南部欧洲文化,实质上它还是日耳曼和拉丁国家,所以我们被大量文化所影响。自从我还是个孩子,我们已经看到许多不同国家的电视频道,其中包括具有相似语言的周边国家,或者只是简单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比如荷兰,法国,英国等),所有这些影响,现在已经反映在我们的设计上。企业从一开始就知道我们国家的市场规模,如果他们要生存就得冲出国外,因此这些客观因素会驱动我们去创新,创作与众不同和高质量的产品,使我们有机会在国外脱颖而出。
  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弗拉芒或比利时极简主义。它被描述是无装饰的,这种风格使用了相当自然和朴实的材料,如木材和金属。它通常被一些人称之为“比利时的颜色”,意思是与灰色和米色有关。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比利时和极简主义密切相连,可是过去十年来已经有所变化。现在每个设计师的大量作品更加个性化。比利时设计自此也更多样化, 所以对于我来说,「比利时精神」就是指这种为了生存敢有所不同的能力。
  ID-CHINA:人们在提“设计”的时候总是离不开“创意”,您认为这两者存在什么关系?
  Alain:以前的设计是应用艺术,它服务工业,设计工业产品,最终建立品牌和其精髓,并且设计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而现在随着产品种类变多,消费者可以在众多产品中选择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设计目前已经转变成一个能够连接产品和最终消费者的情感纽带。
  设计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领域,不过在某种程度上,设计会比艺术面对更多束缚。通常设计的产品需要能被消费者使用并且具有合理的价钱以供生产。所以当有限制时,我们要想方设法去超越束缚,并带出创新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生产真正美观的产品。只有你不被产品技术所束缚,并找到发挥自身优势的方法,或跳出拘束进行思考,最终会迸发出全新的想法。
  ID-CHINA:您认为什么样的产品才能被称为“好的产品”?
  Alain: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想法。就我个人来说,当我评判别人的作品时,我会非常开明并且努力去明白他们的想法。不过如果是我的作品的话,我会尽力让这个产品能够实现消费者的梦想,在新颖的同时保证它的功能性。这是我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ID-CHINA:我知道除了产品设计之外,室内设计和美术指导范畴您也有所涉及,这三者之间会有什么联系?
  Alain:我相信大部分人会在「不同」的艺术学科之间设置界限。但那不是我想要的。比如建筑学是去了解人们或者一个团队与空间的联系;产品和家具设计通常是去了解如何将人的手或者身体与某个家具或者作品联系起来;而平面设计则大部分在诠释如何通过眼睛去解读和明白传达的信息。总而言之,对于我来说,所有艺术学科都是紧密相连的。我喜欢将其融会贯通。如今家具设计已经融入到室内设计当中。而品牌管理的核心正是要让我们生活的世界融合更具全球性的看法。
  因此,所有这些东西都是相互联系的,我喜欢做全球设计的理念。从一开始,当我与法国品牌「Qui est Paul」合作时,我就会处理不同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创建一个全新高端品牌的核心理念 ,还有为这个品牌创造视觉形象和品牌名称。
  最近,我们在安特卫普(比利时)做了第一个大型舞台装饰,名为灯光实验室,这非常有趣,因为我们可以做以前不曾做过的事情。我相信在不同艺术范畴工作时,会使我们的创造性更加丰富,也会得到新的灵感。
  ID-CHINA:作为屡获殊荣的设计师,您认为对于产品设计师而言什么最重要?
  Alain:首先我想说,虽然我的作品获奖时非常高兴,但我不为奖项而设计!我只为我自己和消费者设计。我想我最大的驱动力之一就是,我非常幸运地成为了一名设计师并过着梦想的生活。 毕竟,我在32岁的时候改变生活轨道去做一名设计师。我曾经修读过政治社会学和市场管理,并且在国际金融领域工作,所以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但是我做到了,并且很幸运地有所成就。所以从那时起我一直觉得,每一次工作我都要尽力设计出最好的作品!
  我一直想成为一名设计师以便能抛下所有的束缚。我觉得我能凭借自己的作品生存下去。好像只要我仍活着,我就能记住我设计过的作品……所以最好的工作方式就是去设计令人难忘、独特的作品。可能如果我幸运的话,有些作品甚至可以加载史册,不过只有时间能证明这一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whywhy2014-2-8 23:04:56
{:11:} 支持   值得大家一起思考   健康成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