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栋老旧的法式建筑上贴满了7亿多古瓷片,从而把建筑与艺术、现代与古典完美融合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件惊世骇俗的艺术品。
位于天津赤峰道上的这栋建筑,有着一个洋溢着浓浓中国情调的名字――瓷房子,因其大胆的创意和接近虚幻的美丽,正在成为天津的新地标,不仅为市民所熟知,也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瓷房子”是天津收藏家张连志从2002年开始,先后用去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瓶和4000多个古瓷盘碗,对一座法式小楼进行装饰改造,在这里几乎可以见到中国各朝各代窑址中的瓷片。一条长768米、宽0.8米的巨型瓷龙盘旋在“瓷房子”屋顶,水晶和汉白玉石随意粘贴的装饰物随处可见。灿若繁星的东方中国古典艺术品与西洋建筑的完美结合都显露出设计者的宏大构思与精心策划,堪称中外一绝。     
     建造瓷房子的四年间,没有一丁点建筑知识的张连志说他近乎得了“魔症”,常常半夜三更,一有灵感就会驱车直奔瓷房子,甚至夜宿瓷房子与工匠同吃同睡,以便能更好地沟通。他说自己特别喜欢流畅曲线带来的感觉,于是与施工工匠沟通,要求瓷房子的每一部分都要和音乐一样有节奏有生命。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线条活了,就对了。”线条的流畅在围墙的设计上可见一斑。十余米长的围墙,一共用了六百三十多个瓷瓶,且大都以元青花为主。大小不一的古瓷瓶如同将要行军打仗的士兵,听从将军的安排站在自己最需要的位置上。瓷瓶与瓷瓶之间的缝隙用水晶、玛瑙填充,为了保证瓷瓶的安全,在每个瓷瓶被当作“材质”修建平安墙之前,都有专门的工匠在空瓶子里填注水泥,确保瓷瓶不中空,以保证它的坚固性。将瓷片固定在墙上也不是容易的事。先是要在一箱箱的古瓷碎片中寻找到合适的,备用的瓷器有瓶、有罐、有碟、有碗,凹的、凸的、带把的、起棱的各色俱全,因此,在用时首先要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开。另外,瓷片不同于瓷砖,底面不平会进空气,不易挂住,所以使用的是白色硅酸盐水泥混合石膏粉,然后加入强力胶水,一起勾兑后形成的白色胶状物进行粘贴。
张连志认为,瓷房子对于他的意义,不单单是一件艺术品收藏的集合体,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符号。他期待着用瓷房子这种形式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展示给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

P1

201422216168637.jpg


P2

201422216186979.jpg


P3

201422216197279.jpg


P4

201422216204807.jpg


P5

201422216237144.jpg


P6

201422216253188.jpg


P7

2014222161745690.jpg


P8

2014222161854574.jpg


P9

2014222161920777.jpg


P10

2014222161932698.jpg


P11

2014222161942240.jpg


P12

2014222162026112.jpg


P13

2014222162049312.jpg


P14

2014222162328973.jpg


P15

2014222162340193.jpg


P16

2014222162349686.jpg


P17

2014222162430151.jpg


P18

2014222162441250.jpg


P19

2014222162449749.jpg


P20

2014222162456212.jpg


P21

2014222162557688.jpg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石衣2014-5-14 09:40:49
专门去过那里,。真的很让人难以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