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盔甲星2014-7-11 09:45:58
元素符号只是设计的一种工具,设计前期拿来主义是无可厚非的,但如何使用这个工具,还是驾驭这个工具是我们思考的,很多客观和主观的因素,让目前设计师只能拿来主义,创新提炼都是要时间的,还有一个沉淀的过程,我们的设计周期太短,有时项目和出作品是矛盾的,设计这条路大家都在努力 着。
loudou2014-7-11 10:33:15
颓废以后 发表于 2014-7-10 23:31
这里所谓的精神指的是本质概念,就是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东方情节,而不特指那种学派或儒道法家。而是一种 ...

请教这个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的精神形象,每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有的东方情节,应该是什么?
flyingpig2014-7-11 10:41:14
这种感觉一定是要有深厚的功底呀!
颓废以后2014-7-11 11:13:30
loudou 发表于 2014-7-11 10:33
请教这个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的精神形象,每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有的东方情节,应该是什么? ...

前贴不是回答了吗
loudou2014-7-11 12:42:30

没回答清楚哦 ~ 那么您心中的精神形象、东方情节又是什么?
颓废以后2014-7-12 00:25:08
本帖最后由 颓废以后 于 2014-7-12 00:28 编辑
loudou 发表于 2014-7-11 12:42
没回答清楚哦 ~ 那么您心中的精神形象、东方情节又是什么?


好吧,那我就给你上一课,这一类理论的表述方式来自荣格心理学,也可以叫做类推概念,思想逻辑是在语言文字中表现的,并以对话的形式向外输送。而类推的思想被形容成类似领悟,想象和不可言传的,它是非对话形式的,是对过去主题的沉思冥想,是内部独白。类推思维是古风而原始的,在实践中它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述。而与空间的联系,需要中介形式的换喻,简单的说,就是新形式对其所引用的旧形式或片段,做语意的指向过程。另外,情结和精神形象可以理解为同源现象,前面一番话为了解释同源,而同源的重要性就是它的最终结果是要达到同源。也就是类型状态在人记忆中形成同类区分,这一原型可能属于抽象范畴,通过同源现象的产生,可以完成对现实与历史之间的沿袭与超历史的处理。而引用原型越近则新形式越具象,换喻越容易则所受限制与束缚越大,反之同理。而中国美学精神中的精神形象来自自足的完成态(统一世界史之前准确说1840年以前)具有独特的话语系统,道德文章,相佐而成。儒·道,释意蕴深广,礼俗百艺,景观粲然。中国历来精神层面的推展皆是形而上的,建立在最高的境界与形式之上,即是典型的人文精神,也是对人类终极意义的关注,所以所谓情结来自本源地域性和复杂的文化性,最后加上对周遭质变的体验感萌生出的个体哲学,而这些状态与同地域人群产生同源感,并且极度雷同。而人类迷恋这种现象,并通过潜意识引导行为状态,对同源文化辅以实施性,于是同源感被放大,再放大,最终形成对本源的集体识别,使人极易产生认同,并用语言或文字做出评价,例如感人,生动,静思,等等感觉。以上所述的同源状态带来的潜意识认同感,就是情结的描述方式,而潜意识里的换喻过程是无法实现语言和文字的。希望你看的明白,我已尽可能将哲学长句变得通俗了。
zuxiani2014-7-14 17:03:08
本帖最后由 zuxiani 于 2014-7-14 17:22 编辑
颓废以后 发表于 2014-7-12 00:25
好吧,那我就给你上一课,这一类理论的表述方式来自荣格心理学,也可以叫做类推概念,思想逻辑是在语言文 ...

话说得太多了。看着累,偶尔说下书本上的东西就好了,你这是在解释名词吗。希望能看到你的理解,哪怕是部分理解,大方面和小方面说说都值得欣赏。。
精神应追随先辈,求旧之精华。知道先代的光荣和原因。易经里面的象数理,从哪方面出手都没问题,只要能达到和先辈一样的中心就好了。又要回到个体,去中和个体。而不是把好的高高挂起来。个体是人,是事物。感觉走来走去,还是没走出先辈的范围
__赵化2014-7-21 21:36:03
氛围做的很好啊
水印2014-7-23 10:28:13
颓废以后 发表于 2014-7-8 23:24
你也看得很仔细,这个空间里的中国历史符号确实有些乱,但我觉得不是重点,因为都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脉络, ...

哥们估计把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都翻烂了,厉害厉害
血血阿狸2014-7-30 09:33:25
简洁干净做出了味道 不错!
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