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和小伙伴们在群里探讨酒店设计的种种,大伙聊的嘴角发白,各种灰空间,各种大牌设计师,各种物料软装艺术品,我不做酒店设计,于是冷冷的说了一句:
如果酒店被互联网颠覆了呢?
如果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改变了呢?
如果酒店以后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呢?
如果现在大牌的酒店管理公司都诺基亚了呢?
好吧,没有人理我,也没人回复。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好吧,先扯的远一点,说说我为什么会说酒店有极大的可能被颠覆掉,话说,从前有个人,他有一辆车,他在的社会里人人都有一辆车,烧油的车,有尾气的车,每天大家都生活在雾霾和严重的交通堵塞里,越堵雾霾越大,而他每天其实只是使用车最多2个小时(不堵车使用40分钟就够了)剩下的22个小时车这个资源是闲置的,有一天,一个叫“天朝屏蔽”的公司发明了无人驾驶系统,同时一个叫“不走正路”的国家里的一家公司制造了一种灰常NB的电动汽车。于是人们在设想,也许有一天我们把所有的车都改造成电动的,无人驾驶的。当人们用车时,可以一键呼叫最近的无人出租车,几乎不用等,非常方便,这样我们就不用家家买车了,所有的闲置的社会资源都被高效利用起来了。同时由于无人驾驶和汽车饱有量的下降,降低了交通事故的概率,也没有了空气污染,更没有交通堵塞。车还TM的是智能的,没电了还会自动到就近的电桩充电,当然你非要买车也可以,你买了也是无人驾驶的电车,你要么让它加入整个社会的交通体系,要么征收你天价的税,来补贴公共交通。
于是汽车作为交通的基础设施,拥有它的产权不再重要,拥有使用权才重要!
你看,互联网改变了资源的组织方式,解决了效率问题。同时在互联网的文明里拥有权不再重要,访问权(使用权)才重要(卧槽,我党神武,我们的土地房产政策就是这么设计的)。
那么问题来了,请问一个城市里未被高效组织起来的仅有车吗? 居住的地方呢?可以像酒店一样解决居住的基础设施的空间资源呢?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分时出租的概念这么被资本看好的原因吧(据我所知,好像做快的打车的那个80后现在正做这个分时出租,就是要颠覆酒店)。
这个月,凯文·凯利先生在上海的演讲里也提到:酒店这个行业和客户的消费习惯很有可能被分时出租颠覆掉。当然,你可能既不知道凯文·凯利是谁,也不相信分时出租会颠覆掉酒店客户的消费习惯。但是没有关系,想想十年前你用诺基亚手机的使用习惯和你现在用智能手机的使用习惯,再想想假如15年前我要告诉你,你绝大多数的消费是从网上,而且你的支付和打车等都是通过手机完成的,你不需要信用卡和钱包,恐怕你会说我疯了。那么,5年后的酒店呢?10年后呢?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更好玩的。
前几天小伙伴在微信上转发给我宋家泰先生的那篇大红的文章《这个户型为啥没人用?》 文中各路大神的各种吐槽精彩之极。
读后我一方面再次感慨设计这个行业的猜心程度之高,一面觉得地产这个行业的傲慢,如果用互联网的产品精神来看这些文中观点,遍观所有大神的点评,我就是没有找到用户的声音,用户的点评,用户的吐槽。所有人都有意见表达,唯有客户不在现场。所以用户参与不到产品设计里来,用户的利益是被代理的,是基于一系列的傲慢的、代替的、假设的、无验证的。其实用当下最流行的一句话总结就是:“用户没有参与感” 其实酒店有何尝不是如此?
作为一个产品狗,我有时候也在想,假设酒店的基本形态没有被分时出租颠覆,那么在这个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如果我要做一款好玩儿的酒店产品,我应该怎样去玩儿呢?
我们有没有可能做出一款“年轻人自己的酒店”?
我们有没有可能做出一款“费用极低甚至免费的酒店”?
我们有没有可能在“某一个体验点上做到极致”?
也许有的时候,唯一限制我们的是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那好,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该怎么做,有没有可能先让酒店变成一款互联网产品,让我们的用户(客户)参与到游戏中来?
那么首先我可能会在一个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当中的一个,做五个集装箱当做客房打样的基础。因为这个BOX容易移动,同时全世界的人都容易了解集装箱的尺寸,都容易参与进来,然后整个酒店的客房的面积就会严格控制在这个集装箱的尺寸以内。
然后同时开展项目的传播,我们在微博,微信上制造传播事件,让年轻人的意见领袖,80后设计师,90后设计师参与进来。让年轻人当中的旅游达人、泡妞达人参与进来,邀请他们关注这个项目,一起来吐槽这个集装箱内的小客房设计,并且公开海选设计概念。这个概念不一定来自于设计师,你用文字、简陋草图能表达清楚你的想法也可以,最后海选出5个最好玩的概念。开始让专业的设计师接入深化迭代这个概念(想法),同时开始在集装箱内实际打样产品,社交媒体同步更新这个项目的进展,保持和粉丝的互动与参与,随时倾听粉丝和小伙伴的吐槽,并随时把这些建议落实迭代到产品当中去。
当五个不同的小客房基本出来了,我们就和粉丝一起完成了第一轮的产品打样,接下来真正好玩的时刻才来临。
我希望控制成本,我希望垂直深耕,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我要知道哪些是用户真正的痛点,哪些成本的降低不会影响用户感受,所以我会在这五个客房的天花板上,装上网格式感应器(绝对不是摄像头哟)。于是我们就开始和粉丝和用户一起开始第二轮的产品迭代和优化了。
如果想体验这个酒店,很简单,不需要花钱,你要从微博和微信上申请,之前参与到项目当中的粉丝和参与者都自然成为这个产品的第一轮的天使用户。当然我们也会请这些90后80后当中的意见领袖,请他们来免费的体验我们的这个产品。并且当你的申请成功后,你也可以叫上你女朋友,好基友一起来体验。当然我也会提前告知你,我对这个房间有数据采集,你要接受才可以住进来,你入住后我们会收集到详细的信息,比如:
你在这个房间里呆了多久?
在某个区域呆了多久?
房间里在什么时间段的什么温度你最舒服?
这种温度湿度的变化和你睡眠质量的关联性。
房间里的哪些家具设施设备是你使用频率最高的?
哪些东西是根本没有使用的。
房间里平均的睡眠时间是多少?深度睡眠多久,普通睡眠是多久?
这种深度和普通睡眠之间和温度湿度以及其他事物的关联性。
坐马桶会花多长时间。
甚至如果带女朋友来,啪啪啪的时间,平均时长是多少?最受欢迎体位是什么?
......
在感应器积累数据的同时,我们收集用户所有的意见反馈和吐槽。这样我们通过感应器分析用户怎么做,在通过线上互动分析用户怎么说。我相信,可以挖掘出连用户自己都不知道的一些痛点,无数个可被改善优化的地方。与此同时,我们不断的对五个套房做评分,哪一个客房的平均得分最高?哪一个平均最低?过程当中我们不断的调整优化客房的硬件设施,最终我们将保留最棒的客房。
因为有了数据收集,我们可以做到对成本和效率的精确控制,客房里面使用频率最低的东西我们就会把它拿掉,使用频率最高的我们加大投入做到极致,于是这样做就可以尽可能地降低营造的成本。这也就是我们之前讲到的垂直切割,把体验不断的强化做到极致,把一些无关紧要的浪费资源和效率的东西全部剔除掉。
接下来,我们可以开源发布我们的最优化的设计结果,分享给全世界,并且鼓励全世界的年轻人,自己组织资源自己做这样的酒店,继续在这个相对优化的设计的基础上,继续的迭代产品,继续的让这个产品进化,成长。而我们这个项目的发起团队,可以筹建一个众筹平台帮助全世界的年轻人找钱,帮助他们做自己的酒店,同时做好粉丝社区,让很酷的一群年轻人聚合在一起,让这个酒店线上变成一个社交的场合,这时可以和各个商家合作,资助年轻人的活动,如旅行等等。把房价做到最低,把卖房间这个事干成卖陪伴,让年轻人参与到这个酒店当中来,让酒店参与到年轻人的生活当中去,我相信可以把这个事做的小而美。
最后还是那句话:唯一限制我们的是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
1,有关前期融资或众筹等各种找钱和商业模式的事,我没写,大家脑补,因为我相信基于真善美的有参与感的好产品,是不用愁商业模式的,其实这个项目的玩法只是我的想象,还有无数的可能性,有无数个好玩美好的故事会发生,我的读者里要是有土豪也觉的这个事好玩,可以搞一搞,那么壕哥,请和我们做朋友吧,联系我呦!
2,请大家原谅我起了这么一个危言耸听的标题来吸引你们,抱歉!同时也感谢你能看到这个地方,这说明你是一个眼界开阔,理解能力超强,对差异事物很敏感的人,按流行的话讲就是“高感知力人群”,再次感谢!
………………………………………………………………………… 这个蒙汉岳的小段子,是我走路或开车或睡觉前用语音软件记录下想法,然后转文字,有空了就改一改,字句基本通顺就发了,是自己的生活和思考的记录,非常的自我与主观,不是什么大道理,仅仅是些想法,既不系统,也不成熟。所以,来这里寻找真理的,分辨对错的,究竟黑白的,请移步马列研究,那是宇宙真理,这里是一个设计屌丝的段子集合。那些想通过证明我是SB 从而证明你很NB的哥们,请止步,作为一个屌丝,我不证自明的就是很 low 。现在请带着胜利和优越感,高傲的滚蛋吧!么么哒。。。。
PS:转载请注明,作者为成象设计--岳蒙
岳蒙其他文章请点击链接查看: 【蒙汉岳】CES-补刀 吐槽那些难看的展厅设计 http://www.mt-bbs.com/thread-297721-1-1.html
【蒙汉岳】我想做一家这样的公司,来吧,让我们一起! http://www.mt-bbs.com/thread-300335-1-1.html
|